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示范区的机制与模式

    姜德文曹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中游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能源基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任务艰巨,迫切需要科学、精准、高效监管.针对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面广量大、监管能力不足、传统监管方式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创建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示范区的工作机制、模式等:一是创新工作目标,率先做到无违规项目;二是创新合作共建工作体制,构建目标一致、行动自觉、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内生动力,以自律守约为核心,整体提升水土保持信用水平;四是创新认知提升路径,各级领导、建设单位、青少年、社会公众整体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认知水平与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五是创新高质量评价内涵,全面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六是数字赋能,科学分类管理,创新智慧监管平台,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现智慧技术指导、智慧跟踪、智慧预警.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监管新机制管理新模式晋陕蒙接壤地区黄河中游

    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马中东周桐桐高建刚
    6-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表现为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进一步考察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对外开放、政府支持的单一门槛效应.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数字经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外开放政府支持黄河流域

    黄河上中游水风光发电出力特性研究

    张权陈嘉威刘杨虎珀...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在此背景下,需开展水风光一体化建设,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分析"双碳"背景下黄河干流调节能力较强的宁木特、茨哈峡、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小浪底水电站典型年出力特性,开展其周边风能资源、光能资源出力特性研究,为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提供支撑,为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高效转化奠定基础.研究表明:茨哈峡、龙羊峡、刘家峡、古贤、碛口、小浪底水电站年内丰枯出力比较小,宁木特、黑山峡水电站年内丰枯出力比较大;研究区域内风电年内出力高峰发生在冬季、春季或夏季,不同电站周边区域日内出力高峰发生时间不尽相同,出力系数峰值为0.5左右,风电全年平均出力系数为0.30~0.48,保证率为31%~45%;光伏电站出力系数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昼夜出力变化较大,多数在每日13:00~14:00出力达到峰值,出力系数峰值为0.70~0.79,光伏电站全年平均出力系数为0.23左右,保证率为36%左右.

    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光能资源出力特性出力保证率黄河上中游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水文统计模型精度集合评价

    刘昱于坤霞李鹏李占斌...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得分法,构建多层次多指标的模拟精度评价指标体系,探究体系化的综合模型精度集合评价.选取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内7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依据较为广泛应用的4个水文模型建立基于降雨量的倍比、线性及不同指数下的水沙拟合公式,以径流突变年份划分序列率定期和验证期,评价模型在率定前后精度,通过对比最优精度模型与实测数据下降雨及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准确性.综合得分表明各模型精度接近,总体表现为率定期精度高于验证期,研究得到了率定期及验证期内各水文站的最优精度模型.与实测序列驱动因素贡献率对比发现,最优精度模型计算出的贡献率最接近实测值贡献率,能够反映出与实测序列相同的水沙变化情况.

    模型精度集合评价评价体系综合得分水文统计模型黄河中游

    陕西省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程兀杰孟妮娜蔡昕楠高琦...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1-2020年MODIS NDVI 数据,结合降水、气温等资料,采用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陕西省近20 a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探讨省内气候因素及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的影响以及NDVI对降水和气温响应的时滞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陕西省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0.004 7/a,NDVI在不同生态区有所差异,空间异质性明显;②陕西省NDVI变化的反持续性强于持续性,未来NDVI变化趋势以反持续改善(退化)为主;③陕西省降水和气温对NDVI变化均产生了正向影响,且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强于降水;④陕西省NDVI对降水的响应不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对气温响应的滞后期以0~1个月为主;⑤陕西省大部分地区NDVI残差呈增大趋势,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

    NDVI时空变化Hurst指数时滞效应残差分析陕西省

    基于IHA-RVA法的若尔盖湿地水文情势研究

    许明一苏柳
    35-3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若尔盖湿地为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为研究若尔盖湿地水文情势的变化,选取黄河干流吉迈站、玛曲站和主要支流白河唐克站、黑河大水站的历史逐年、日流量资料,应用Mann-Kendall法、距平累积法以及Pettitt检验法分析4站突变特征.采用水文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和水文改变度法综合评估各站对比时段和评价时段水文指标改变程度.研究结果表明:4站年径流量无显著突变趋势;与对比时段相比,评价时段4站整体水文改变度接近中度改变,其中唐克站达到中度改变;32个水文改变指标中,极端大流量事件均以减少为主,高、低流量脉冲频率均以下降为主,改变度最大的是流量改变率及逆转次数,玛曲、吉迈、大水站流量增大率和减小率均下降,逆转次数减少改变度除唐克站外均达到中度甚至高度改变,这将给河流生物群落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退化现象.

    水文情势IHA-RVA法水文改变度若尔盖湿地黄河

    西天山某流域积雪变化及其与径流量相关性分析

    王迎春王蕊李胜阳刘娟...
    40-4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4-2020年MODIS积雪资料和实测流量资料,分析西天山A河流域年际年内积雪覆盖率(全流域和7个分带)、雪线高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径流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高程分带积雪覆盖率随海拔的升高不断增大,且海拔越低积雪融化时间越早,开始累积时间越滞后.不同高程分带积雪覆盖率、雪线高度与次年径流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海拔2 500~3 500 m积雪对次年径流量的贡献最大,与月均流量幂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64以上.各积雪要素与次年径流量、月均流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通过0.1、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MODIS积雪覆盖率雪线高度径流量多元回归

    河道推移质最大输沙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樊金生白玉川罗秋实黄河清...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道推移质最大输沙能力受到水动力和河道边界多因素的共同影响.采用水力半径分割方法,以河岸坡角为θ的等腰梯形为过水断面,λ为河岸与河底的相对糙率,d50为床沙中值粒径,nb为河底糙率系数,Q为流量,S为比降,利用变分方法解析各因子对河道的推移质最大输沙能力和相应最优河道形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河道推移质最大输沙率随着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θ的增大而减小,即河岸糙率的相对增大或河岸坡度的减小都会提升最大输沙能力;流量Q、比降S的增大,均可提升最大输沙能力;河底糙率系数nb减小、流量维持不变将会降低最大输沙能力,床沙中值粒径d50减小则会提升最大输沙能力;既不特别宽浅又不特别窄深的河道具有最大的推移质输沙能力.

    河道最大输沙能力推移质变分方法河道形态水动力河道边界

    基于文献计量的城市洪涝灾害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吴京戎陈鑫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SATI3.2和Citespace软件,以2001-2021年中国知网634篇中文文献为研究样本,分析城市洪涝灾害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演进脉络、研究前沿和未来研究趋势.结果表明:城市洪涝灾害问题研究始终保持着较高热度,呈现多学科交叉特点,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设计规划单位和各类高校;根据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和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发现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和风险评估是当前主要研究热点;根据年度文献频次图、关键词共线图和时区图谱,将城市洪涝灾害研究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完善期4个阶段;根据关键词突变图谱和时区图,发现韧性城市、脆弱性和耦合模型将成为未来研究趋势.

    城市洪涝灾害文献计量CitespaceSATI

    论水权交易的功能导向与优化措施

    张泽
    58-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推行水权市场化交易.以当前水权交易的政策理论和地方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归纳得出当前水权交易制度具有促进水资源有偿使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护私有权利的功能导向.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发现,这些功能在逻辑性、兼容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不足,可能导致水权交易偏离正确导向,使公众产生交易方式不合法与不安全、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被剥夺、交易价格不合理的质疑.研究认为:水权交易的功能应当重新定位,推行优化举措,宏观层面从维护国家所有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3个角度重新定位,微观层面推进水权登记数据电子化与动态化、水权交易规则合法化与合理化、扩大公众和利害关系方参与、科学评估交易价格.

    水权交易功能导向水资源配置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