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梯级水库大坝风险评估与管控的战略思考

    李宗坤王特葛巍景来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梯级水库群的安全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梯级水库风险格外复杂、难以量化的问题,基于系统风险识别与分析,将梯级水库大坝风险分为自身风险和附加风险,将溃坝风险后果分为直接后果和潜在后果,建立了梯级水库与单个水库大坝风险计算方法的有效衔接.以连溃条件概率量化风险的传递和叠加程度,提出了用于梯级水库大坝风险概率计算和溃坝风险后果评估的相关理念和方法.针对不同梯级水库类别并结合"四预"措施,分别从降低风险概率和减小风险后果层面指明了梯级水库大坝风险管控的方向,可为黄河流域梯级水库群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梯级水库风险概率溃坝后果洪水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刘娇妹王刚付晓娣于守镇...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与实现路径研判提供参考,在剖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及幸福河湖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3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赋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2019年黄河流域河南段8个地级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整体为中等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经济、社会、环境3个维度高质量发展评价分值中,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均为60.50分、环境高质量发展平均为67.28分、社会高质量发展平均为74.96分.总体上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不够,从水战略角度提出了采取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支撑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幸福河湖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黄河流域河南段

    《黄河保护法》视域下流域生态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冯莉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保护法》以系统思维、协同思维的理念完善了黄河流域生态管理体制,是符合黄河流域立法需求的制度供给,对流域立法和管理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在《黄河保护法》颁布施行背景下,分析了当前我国黄河流域生态管理体制存在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规制类型单一等问题,并以《黄河保护法》对流域生态管理体制的规划引领、协同治理的顶层逻辑指引为出发点,提出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理念、完善流域生态治理法治体系;加强"督政""督企"相结合、创新执法司法联动机制;遵循市场运行规律、优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科学高效配套政策和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机制等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助力黄河流域管理体制落地实施,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黄河保护法流域空间流域统筹协调机制流域管理体制创新机制

    多元主体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困境与纾解

    王宗涛王勇
    19-2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推进全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黄河流域的跨域性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复合性决定了开展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协同论、权利-义务论等,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多元主体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所处困境提出纾解之策.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模式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碎片化、点对点"修复,处于多元主体协同配合机制缺失、修复主体的责任划分标准缺失、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修复保障机制缺失的困境,造成"政府主动、企业被动、公众不动"的乱象.纾解之策:明确主体定位,扩大多元主体范围;明确责任划分原则,厘清各主体责任;健全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修复资金来源保障机制,为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强力支撑.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主体激励机制监管机制保障机制资金来源黄河流域

    基于MWP检验的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沙过程时变点分析

    张羽丁梦霞董明家刘明潇...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水沙过程发生变异的原因及标志性节点,是理解河势演变制约机制与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近年提出的MWP非参数检验法对时序数据总体分布的假定要求较宽,具有避免严重分析误差、适用性强的特点.采用这一方法对黄河内蒙古河段3个水文站1973—2004年实测径流泥沙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获得了以含沙量、流量为指标的多级水沙时变点信息.研究表明,河流特殊水文事件会引起水沙时间序列时变点的响应,Ut曲线的波峰与波谷(KT)体现了时间序列中对水沙过程影响最大的节点即非参数检验统计突变点.一级时变点是长时段水沙过程出现趋势性变化的标志性节点,上游龙羊峡水库运用就在一级时变点中得到映射.二级时变点多为短期偶发事件引起水沙过程局部调整的标志性节点.借助MWP检验法确定河流水沙时间序列的多级时变点,可确定影响河流水沙过程长期变化趋势与局部时段调整的关键因子,追溯水文情势变化诱因,有助于认识近年黄河水沙变异的态势.

    水沙过程MWP非参数检验法时变点响应黄河内蒙古河段

    基于SWAT模型和Budyko假设的石羊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对比分析

    李瑶董增川张城邵逸卿...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60—2019年石羊河流域水文气象资料,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Pettitt检验确定蔡旗站径流序列的突变年份,采用SWAT模型和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进行径流变化归因对比分析,定量辨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a蔡旗站年径流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1972年和2002年发生突变;SWAT模型与弹性系数法对径流变化归因分析结果基本一致,SWA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变化期1973—2002年、2003—2019年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2.18%、46.09%,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67.82%、-53.91%,而弹性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0.80%、41.44%,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69.20%、-58.56%,相对于1960—1972年,1973—2019年石羊河流域径流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是引起石羊河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径流SWAT模型Budyko石羊河

    基于样本熵的渭河流域月降水序列复杂度与异步性特征研究

    杨天增张洪波黎扬兵吕丰光...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水序列复杂度是衡量气候系统复杂非线性变化的重要指标,其表征的时间序列动力学特征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意义重大.基于渭河流域及其周边22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样本熵、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及累积距平等方法,系统分析1960—2016年渭河流域月降水序列复杂度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引入互样本熵探究气候变化影响下渭河流域不同分区月降水序列的异步性变化.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月降水序列复杂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下降、从上游到下游上升的趋势,干流上游区复杂度分布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近年来渭河流域降水量呈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序列样本熵值显著增大,说明降水动力学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可能会给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渭河流域不同分区的滑动平均降水量与相应的样本熵值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整体表现为降水量减小、复杂度提高;气候变化影响期内区域间月降水序列异步性有所增强,但变化并不显著.

    月降水序列复杂度样本熵降水量空间分布渭河流域

    明渠植物对沙波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赵杰孙雪岚郝瑞霞姚歌...
    42-4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波在自然河道中广泛存在,其对河床形态的变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在玻璃水槽中采用有机玻璃棒模拟刚性挺水植物对沙波各种运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引入MIKE21水动力数值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研究沙波的波长、波宽、波高、波长波宽比、迎流面与背流面波长比等在水中植物影响下的变化现象,探究河道泥沙的群体运动机制,为自然河道中泥沙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结果表明,在挺水植株对水流流态变化的影响下,沙波的波长、波宽、波高沿程形态变化显著,尤其在植株绕流影响下,泥沙颗粒在植株两侧运动速度增大,呈现冲刷的态势,沙波也随之出现复杂的运动形态,植树前后上游沙波形态亦有显著差异.

    沙波植物流场MIKE21

    经验频率公式的比较与选择

    慕平慕星
    48-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初学者们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经验频率公式,目前世界各国提出的经验频率公式多达数十种.采用不同的经验频率公式,直接影响后续的分析、计算及参数拟定等,这对设计洪水的估算结果有明显影响.通过对各类经验频率公式的比较,分析各经验频率公式的相对偏差,并用实测暴雨洪水系列初步验证经验频率公式的差别大小,得出洪水系列的最大洪水重现期误差最大,20a一遇以下洪水重现期误差相对较小.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在设计洪水估算中所应用经验频率公式存在的理论方法误差,以及较短洪水系列中存在特大值、特小值而造成的原始资料误差,在实际应用时,需采用便于计算并趋近于无偏的经验频率公式.对相对较长的暴雨洪水系列,推荐选用经验频率公式的中值公式或数学期望公式进行频率(或重现期)估计,建议将第一项(第二项)、末项的频率(或重现期)作为参考值.

    设计洪水经验频率误差中值公式数学期望公式

    黄河宁蒙河段2011—2020年凌情演变规律分析

    胡一栋郭卫宁张毅沈延青...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凌汛是黄河冬春季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其中宁蒙河段是黄河防凌的重点河段.2011—2020年黄河宁蒙河段凌情出现了一系列新规律、新特点,主要呈现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历时和封河长度缩短、最大冰厚变薄、槽蓄水增量减小、开河历时变长、开河凌峰及最大10d水量减小等特征.从热力因素、水流动力因素、河道边界条件和水库调度影响等方面分析2011—2020年凌情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气温整体偏高且上下游温差增大是宁蒙河段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历时和封河长度缩短、最大冰厚变薄的主要原因;凌汛期来水偏多,月际分配发生明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历时变长、开河凌峰及最大10d水量减小;河道条件明显改善,有利于冰下过流能力的恢复,造成槽蓄水增量近年来呈减小趋势;海勃湾水库的投入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坝址以下河段的冰凌演变规律,同时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也为平稳封开河创造了有利条件.

    凌汛气温流量过流能力水库调度宁蒙河段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