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军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军医
人民军医

月刊

1000-9736

rmjy@pmmp.com.cn

010-51927300-8012

100036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人民军医》杂志编辑部

人民军医/Journal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月刊。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突出报道常见病、多发病和创伤防治、防护技术和临床经验,以军民兼顾,面向基层为办刊特色。先后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和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全优奖。为中国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确认为全国特种医学和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激干预对新兵心理学指标及皮质醇水平影响的观察

    朱晓丽牛威孔令明何明骏...
    95-9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应激干预对新兵心理状态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军训新兵161例,其中,在军训1个月及3个月接受心理干预者97例为观察组,未接受心理干预者64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军训前及军训1个月、3个月采用军人心理卫生量表对人组新兵进行测量,评估其心理健康状态,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对照组军训1个月、3个月时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抑郁分值均较军训前显著或非常显著升高(P<0。05,P<0。01),神经症分值显著降低(P<0。05);军训3个月时上述因子较训练1个月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军训1个月时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抑郁、神经症、人格偏移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升高(P<0。05,P<0。01);军训3个月时上述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军训1个月时(P<0。05,P<0。01)。与军训前相比,两组军训1个月及军训3个月时血清皮质醇水平均非常显著升高(P<0。01),军训3个月时血清皮质醇水平又较军训1个月时非常显著升高(P<0。01)。根据血清皮质醇水平将两组新兵分别分为高应激亚组和低应激亚组,结果显示,对照组两个亚组之间不同时间节点抑郁、神经病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高应激亚组抑郁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低应激亚组(P<0。01),其余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激压力影响新兵皮质醇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干预可缓解应激压力的影响。

    新兵心理卫生应激干预皮质醇

    潜艇艇员睡眠障碍心理内在控制干预效果观察

    吴志颖朱媛付婧王黎...
    98-10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内在控制干预潜艇艇员睡眠障碍、实现睡眠本能重塑的效果。方法:选择因失眠就诊的潜艇艇员38例,均给予自我放松、专注,自我觉察、审视、对话,归因分析、自我疏泄与接纳,强化信念、提高自信、实现成长等心理内在控制干预,为期100天。分别在干预前后10天内采用睡眠日记评估睡眠规律指数(SR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失匹配负波(MMN)和P300评估大脑自动信息加工能力。结果:心理内在控制干预后,失眠潜艇艇员PSQI总分值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SRI=0的艇员占比减少13。2%,SRI=1〜5的艇员占比减少17。8%;SRI=6〜10的艇员占比增加7。9%;SRI=11〜24的艇员占比增加23。6%。心理内在控制干预后,失眠潜艇艇员MMN潜伏期非常显著延迟(P<0。01)、波幅显著减小(P<0。05),P300潜伏期非常显著缩短(P<0。01)、波幅非常显著增加(P<0。01)。结论:心理内在控制训练和干预可有效改善失眠潜艇艇员睡眠质量和规律,有利于其睡眠本能的重塑。

    潜艇艇员心理内在控制睡眠障碍

    重大任务集训期间官兵压力知觉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鹏师秀芳李家凤赵春海...
    102-10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大任务集训期间官兵压力知觉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79例重大任务集训期间的官兵采用一般情况调查、压力知觉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评,评估官兵在重大任务集训期间的压力知觉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重大任务集训期间官兵压力知觉得分(13。83土7。32)分;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户籍、不同养育者官兵压力知觉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学历、职别、军龄以及婚姻状况的官兵压力知觉分值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压力知觉总分及各因子分值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分值、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分值、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均呈非常显著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力量性对压力知觉具有41。4%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重大任务集训期间官兵压力知觉状况良好,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力量性是影响官兵压力知觉的重要因素。

    压力知觉重大任务集训影响因素

    儿童期创伤对军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夏蕾黄华涛王立菲
    106-11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期创伤对军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自我安慰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整群抽取某军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其儿童期创伤经验、个体情绪调节方式、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效能感。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军校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与儿童期创伤总分、情感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身体忽视、消极应对方式均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自我安慰、情感求助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认知重视、行为抑制无显著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创伤总分、积极应对方式、自我安慰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有显著预测力,可解释29。7%的变异量。其中,儿童期创伤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和自我安慰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以儿童期创伤分值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分值为因变量,应对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分值为中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该模型x2/df=2。430,NFI=0。977,IFI=0。987,CFI =0。987,RMSEA=0。058,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儿童期创伤、自我安慰、积极应对方式与军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自我安慰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儿童期创伤与军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军校大学生儿童期创伤自我效能感情绪应对方式

    心理保健操对边防官兵慢性疲劳综合征干预效果观察

    樊璐璐曹志平白艳韦红梅...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心理保健操对边防部队官兵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边防某部官兵432例,回收有效问卷398份;由心理医师对398份问卷中的疑似CFS者逐一回访,明确诊断CFS 137例(检出率34。4%),从中随机抽取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干预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2周及干预后4周采用多维疲劳量表-20(MFI-20)评估边防官兵疲劳状况,该量表包括综合性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动力下降及脑力疲劳共5个维度。结果:两组在干预前、干预2周时MFI-20总分值及综合性疲劳、体力疲劳分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MFI-20总分值、综合性疲劳分值、体力疲劳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节点(P<0。01),同时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P<0。01);两组干预前MFI-20量表动力下降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2周、干预4周时观察组动力下降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节点(P<0。01),同时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时MFI-20量表脑力疲劳分值、活动减少分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4周时脑力疲劳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活动减少分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干预4周后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动力下降、综合疲劳和疲劳总分值下降比例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活动减少分值下降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保健操可缓解边防官兵疲劳程度,有效改善CFS症状。

    心理保健操慢性疲劳综合征边防官兵

    南部战区海军某部烧伤救治技术改进与应用

    查选平雷馥铭林妹孙伟...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讨论了南部战区海军某部烧伤救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临床对策与技术改进。某部烧伤救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是烧伤创面感染的防治,以及创面的换药与包扎,特别是大面积深度烧伤需要大量的纱布敷料及人力资源消耗。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了多项技术改进:通过"双控"措施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降低高温和潮湿对创面感染的影响;同时通过"轻装简包"措施显著减少医用纱布用量和人力资源消耗。近年的临床实际应用显示,该技术体系救治烧伤效果可靠,可节省卫生物资和人力资源,适合南部战区海军部队应用于平战时烧伤伤员救治,也适用于我国南方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烧伤救治,值得有关单位借鉴。

    烧伤高温高湿海军救治创面感染

    美军普通官兵战术战伤救治培训课程介绍及思考

    郭栋黎檀实何伟华潘菲...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术战伤救治(TCCC)是指战术环境下伤员到达第2级救治阶梯医疗救治机构前的一系列救治措施。与传统的院前创伤救护相比,TCCC更强调战场、战斗、战术环境下的救护决策与资源统筹等,是美军基于战场实践及循证医学的战术环境下战创伤急救指南。为全面普及TCCC技术培训,提高所有军人的战场自救互救能力,近年来美国国防部推出了针对所有军人的TCCC培训课程,以替代此层次原有的急救课程。该文对这一针对普通官兵的战伤救治培训课程的培训内容、主要目标和培训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对我军开展群众性战伤救治训练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战术战伤救治培训美军普通官兵

    驻西北边远地区部分部队饮食卫生监督监测情况调查分析

    秦梦婷田华施雪伟穆晓华...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20年度驻西北边远地区部分部队饮食服务单位卫生监督监测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8个驻西北边远地区部队饮食服务单位,依据部队饮食服务单位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进行现场评分,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对评价为不合格的单位指导其整改,并确保相关问题得到解决。结果:(1)28个单位中,优秀9个(32。2%),合格16个(57。1%),不合格3个(10。7%);合格率89。3%。(2)餐饮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考试总体合格率为74。3%,其中工龄>5年的合格率为84。7%,工龄≤5年的合格率为62。5%。(3)大肠菌群纸片法检测总体合格率为80。0%;消毒后餐饮具合格率为89。6%,凉菜间用具检测合格率为62。5%。结论:驻西北边远地区部队饮食服务单位卫生监督监测情况整体尚可,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和各单位齐抓共管,确保部队食品卫生安全。

    军队卫生监督饮食服务食品卫生安全

    刚果(金)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急性阑尾炎收治情况调查

    刘睿沈伟伟蒲中枢汪惠文...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刚果(金)联合国维和官兵急性阑尾炎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任务区维和官兵急性阑尾炎发病特点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19年12月刚果(金)某维和二级医院46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急性阑尾炎)83例和对照组(非阑尾炎)379例,比较两组年龄、国籍、任务性质、训练强度、体质量指数和发病季节等,分析急性阑尾炎发病的高危因素。同时,将急性阑尾炎83例进一步分为手术组66例和非手术组17例,统计分析院前使用抗生素、发病至入院时间和发病时机对病情转归的影响。结果:近3年某维和二级医院住院患者中急性阑尾炎比例逐年上升。急性阑尾炎发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任务性质、训练强度和发病季节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训练强度≥8 h/d(OR = 4。300,95%CI 2。363〜7。826)和季节为雨季(OR = 3。597,95%CI 1。964~6。578)均为急性阑尾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阑尾炎病情转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院前使用抗生素和发病至入院时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院前使用抗生素(OR=0。146,95%CI 0。036〜0。593)和发病至入院时间(OR = 5。304,95%CI 1。518〜18。534)均为急性阑尾炎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任务区维和部队官兵急性阑尾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训练强度和雨季是急性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院前使用抗生素、发病至入院时间影响患者预后。

    维和官兵刚果(金)二级医院阑尾炎流行病学调查卫勤保障

    老年综合评估对军队高龄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干预效果观察

    柳韶真吕洋王兴元都艳玲...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老年综合评估(CGA)干预对高龄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缓解焦虑状态、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某医院收治的110例军队高龄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CGA,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综合干预方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干预前和治疗干预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3个月的治疗和干预,观察组多项老年综合征指标显著或非常显著改善(P<0。05,P<0。01);两组SAS评分分值均较干预前非常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又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8%(P<0。05)。结论:CGA及干预可改善高龄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高龄老干部冠心病焦虑老年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