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参研究
人参研究

赵锐

季刊

1671-1521

0435-3269804

134001

吉林省通化市龙泉路666号

人参研究/Journal RENSHEN 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惟一公开发行的人参专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人参、西洋参和长白山天然药种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药理药化研究,加工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参业工作者、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及参茸经营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参普洱茶共发酵对人参皂苷的影响

    赵宇翾窦德强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人参和普洱茶共同发酵,得到人参普洱茶发酵产物.在发酵过程中,人参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人参发酵前后人参皂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发酵后人参次级皂苷含量增加,原级皂苷含量降低.二者发生转化,转化率达 30%以上.

    普洱茶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发酵

    五味珍菊片薄层鉴别研究

    韦雯怡陈晓艺朱智德陆茵...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和建立五味珍菊片中决明子、葛根、菊花和枸杞子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法,为制定该片剂质量标准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以橙黄决明素、葛根素、绿原酸为对照品,决明子、葛根、菊花和枸杞子为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五味珍菊片中的菊花、决明子、葛根和枸杞子进行薄层定性鉴别,并对其耐用性进行考察,观察其批次间的影响.结果 确定五味珍菊片中决明子、葛根、菊花和枸杞子的展开条件分别为石油醚(60~90℃)∶丙酮=5∶4、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二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6∶1∶0.5∶0.5、苯-乙酸乙酯-甲酸=6∶4∶0.2,阴性无干扰,图谱可见橙黄决明素、葛根素、绿原酸及其对照药材在其相对位置均显示相同的颜色斑点,且斑点清晰,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耐用性.结论 该鉴别方法操作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五味珍菊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控制其质量标准.

    五味珍菊片薄层色谱决明子葛根菊花枸杞子

    金荞麦改性粉体直接压片的应用性研究

    李金枝罗毓阮洪生潘萍...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金荞麦多孔改性粉体(金荞麦-10%碳酸氢铵),将其分别与辅料微晶纤维素和乳糖混合后进行粉末直接压片,通过考察混合物的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和溶出度来探索多孔金荞麦粉体在直接压片中应用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所有不同混合比例的多孔金荞麦粉体均呈现出良好的压缩成型性,相对适宜的流动性,对应制备的片剂具有较快的崩解时限、合格的片重差异和脆碎度,符合 2020 版《中国药典》的标准.此外,所有混合物制备的多孔金荞麦片的溶出度显著优于市售金荞麦片的溶出度,当载药量高达 75%时,所需较小压力 6 或 8kN就可获得合格硬度的片剂,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综上,多孔金荞麦粉体在粉末直接压片生产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可行性.

    多孔金荞麦粉体直接压片溶出度硬度片重差异脆碎度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预测的制路路通质量标准研究

    许世辉王洪强朱雪艳卜其涛...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预测制路路通质量标志物,制定制路路通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构建"制路路通-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结合分子对接,预测制路路通潜在的质量标志物.依据《中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通用检测方法分别测定制路路通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TLC定性鉴别、HPLC定量路路通酸.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发现路路通酸、路路通内酯、枫香脂诺维酸、松柏苷等成分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与ABCB1、SHBG、TERT、NR1H3、CSF1R、G6PD等关键靶点相关,可作用于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是制路路通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预测制路路通中的药理活性物质,建立制路路通质量标准.制路路通所含路路通酸,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 0.15%.

    制路路通质量标准质量标志物网络药理学成分-靶点-通路

    芪黄降浊颗粒的薄层鉴别研究

    刘航宇熊壮李庆杰杨永刚...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套在芪黄降浊颗粒中鉴别黄芪、葛根、大黄的薄层鉴定方法.方法 依照《中国药典》(2020 版),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葛根、大黄做定性分析.结果 薄层色谱图呈现出黄芪、葛根、大黄清晰的斑点和显著的特性,没有发现阴性对照样本的干扰.结论 设定的TLC色谱条件具较高的斑点分离效能,有高度专一性,稳定且可复现,可以被视为芪黄降浊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芪黄降浊颗粒薄层鉴别质量控制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酚酸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秦汝兰吕重宁王丹萍关颖丽...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中酚酸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剪去、火燎去须根两种方法对大三叶升麻进行初加工,采用HPLC法测定两种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其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体外抗氧化法,研究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除咖啡酸甲酯、羧甲基异阿魏酸酯外,火燎去须根的大三叶升麻中其余 6 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均较剪去须根的含量高.三种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均表明,大三叶升麻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且火燎去须根的大三叶升麻抗氧化能力更强.结论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大三叶升麻酚酸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较大.

    大三叶升麻酚酸类化学成分初加工抗氧化活性HPLC

    HPLC法测定薏苡仁中3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黄乐冉孙彬刘博涵陈学珍...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薏苡仁中 3 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l).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203nm.柱温为 25℃,设定流速为 1.0ml/min.进样量为 10μl.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结果 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01%,99.70%,99.23%,RSD值分别为 1.77%,1.85%,1.48%.结论 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便等优点,可用于薏苡仁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

    薏苡仁不饱和脂肪酸HPLC含量

    苍耳子炒黄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薄旭闫颖许天钟爱娇...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苍耳子炒黄后 5 种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抗氧化活性的差别.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苍耳子炒黄前后 5 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 绿原酸的进样量在 0.25~2.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 99.63%、99.80%,RSD0.90%、0.4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较好,为苍耳子的炮制方法改进提供依据.

    苍耳子炒黄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

    大叶蟹甲草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

    孟轩伊程文博蒋明格王卓...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叶蟹甲草为菊科蟹甲草属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本文对大叶蟹甲草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大叶蟹甲草生长发育特性,为开展大叶蟹甲草驯化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大叶蟹甲草生物学特性种子无性繁殖

    穿龙薯蓣不同资源类型品质分析

    张增江张娟谭宇晴张立秋...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薯蓣皂苷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穿龙薯蓣资源不同根茎类型的品质状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03nm,对筛选出的穿龙薯蓣不同资源类型(品系)进行薯蓣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21-3 号薯蓣皂苷含量最高,达 3.6972%,其次为 21-1、21-7,达 1.7%、再次为 21-2、21-6,为 1.6%.最低为 21-4、21-5,含量为 1.4%.结论 7 个资源类型指标性成分薯蓣皂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20 版规定,为穿龙薯蓣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

    穿龙薯蓣品质分析薯蓣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