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滴模板法构建疏水杂化囊用于包封SOD酶研究

    邓宁君唐启明洪美莹孙梦梦...
    925-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化妆品中生物活性分子保存稳定性问题,通过液滴模板法制备包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碳酸钙@海藻酸钙(CaCO3@Ca-Alg)杂化囊,再疏水改性壁层来阻止水分子进入,从而提高了包封物的保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包封SOD的疏水杂化囊具有粒径均一、单分散性良好的优点;随着改性时间的延长,杂化囊疏水性随之提高,当改性时间超过4 h后,杂化囊疏水性保持稳定;杂化囊固定SOD的相对酶活明显高于单纯Ca-Alg囊(最大差值达到了300%);游离SOD在去离子水中保存4 d后完全失活,而包封SOD的疏水杂化囊保存7 d后仍能维持95%以上的相对酶活.

    液滴模板法杂化囊固定化酶疏水性

    餐厨废弃油脂磺酸盐二元复合驱油效果评价

    王奇浩郭海燕王玉怡黄小荷...
    93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磺化反应制备了餐厨废弃油脂磺酸盐(KWOS),通过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性能、热稳定性能、抗钙镁离子性能和吸附损耗性能实验评价了KWOS溶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适应性能.配制KWOS和聚丙烯酰胺的二元复合体系开展驱油实验,分析岩心渗透率和KWOS质量分数对该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WOS质量分数增加,油水间的界面张力逐渐降低,当质量分数达到0.175%时,油水界面张力即可降至10-3 mN/m数量级.KWOS溶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随热稳定时间增长、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增大和吸附损耗有所增加,但仍能够维持在10-3 mN/m数量级.随着岩心渗透率降低和KWOS质量分数增加,二元复合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岩心渗透率为0.421μm2、KWOS质量分数为0.3%时,二元复合体系提高的原油采收率最高.

    餐厨废弃油脂磺酸盐界面张力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

    化妆品乳液及乳化新技术(Ⅴ)——脂质体包载技术在经皮输送中的应用

    张雅琪梁蓉杨成
    939-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妆品中所添加的活性成分往往存在光、热稳定性差,溶解性差等原因,需通过包载技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在各种包载体系中,脂质体由于结构与人体皮肤细胞相似,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有效的包载方法.然而传统脂质体由于稳定性、可变形性差等原因难以通过皮肤屏障,达到促渗效果.如今,通过改变传统脂质体磷脂双层膜的结构获得了各种新型脂质体,如醇质体、类脂质体、传递体、磷脂复合物、甘油体等,新型脂质体由于稳定性良好、具有可变形性、可改变角质层脂质结构等特点,能够改善药物经皮输送效果.文章综述了几种新型脂质体,并对其透皮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化妆品包载领域提供借鉴和思路.

    脂质体透皮化妆品

    神经酰胺纳米乳液的制备及透皮性能研究

    王玙璇梁蓉骆晔媛
    949-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神经酰胺的应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了神经酰胺(CeramideⅢ,Cer3)纳米乳液,研究了卵磷脂用量、甘油与水质量比、均质压力、循环次数及植物鞘氨醇添加量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当卵磷脂质量分数为4%,甘油与水质量比为7:1,均质压力为90 MPa,循环9次,植物鞘氨醇质量分数为1.5%时,载体在各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此时载体呈凝胶状并携带正电,Zeta电位为36.67 mⅤ,粒径为200 nm左右,添加植物鞘氨醇显著提高了载体的高温稳定性,奥氏熟化速率由6.06降至1.53,并且由于植物鞘氨醇的添加,Cer3透皮含量由3.02μg/cm2增至7.12μg/cm2,透皮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神经酰胺储藏稳定性植物鞘氨醇奥氏熟化透皮性能

    脂肪醇聚醚类乳化剂对低粘乳液制备的影响

    李喜连胡璠陈明华
    956-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乳化剂对低粘乳液制备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制备低粘乳液的乳化剂,并通过流变性能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鲸蜡硬脂醇聚醚类乳化剂比较适合制备低粘乳液;对于水包油类型乳化剂,相同的亲脂性基团下,亲水基越短屈服应力越高,同时离心稳定性越好.鲸蜡硬脂醇聚醚类乳化剂在配方中单用时存在一个较佳用量,在该用量下与低HLB值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使用后乳液屈服应力明显提高,同时粒径更小.因为配方体系只有乳化剂变化,屈服应力提高很有可能是因为复配乳化剂导致更高的界面膜强度所致.

    脂肪醇聚醚类乳化剂EO链长屈服应力流变性稳定性

    二醇型人参皂苷W/O纳米乳的制备及其抗皮肤衰老机制研究

    武子超叶超朴明贯
    963-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二醇型人参皂苷W/O纳米乳,研究其抗皮肤衰老机制.根据伪三元相图形成的纳米乳区和二醇型人参皂苷的溶解性,筛选二醇型人参皂苷纳米乳的处方;测定纳米乳的形态、粒径分布、载药量及稳定性.采用Franz扩散池研究纳米乳的体外透皮特性,HE染色法考察雄性小鼠局部给药对皮肤微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纳米乳的抗皮肤衰老功效.二醇型人参皂苷W/O纳米乳的最佳处方为棕榈酸异丙酯(油相)、司盘80(乳化剂)、1,2-丙二醇(助乳化剂)、Km值=2、油相与混合乳化剂比例为7.5:2.5;制得的纳米乳外观圆整、均匀,平均粒径为17 nm,粒径分布系数为0.064,二醇型人参皂苷含量为4.2 mg/mL,且物理稳定性良好.体外透皮实验结果表明,给药12 h后二醇型人参皂苷纳米乳的累计透过量为1.6407 mg/cm2,皮肤滞留量为0.0184 mg/cm2,分别为二醇型水溶液的2.8322倍和1.1795倍;HE染色实验发现,使用人参皂苷纳米乳后结构基本完整,无病理学病变,真皮胶原纤维致密丰富,多排列成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二醇型人参皂苷纳米乳高、中、低剂量组的羟脯胺酸、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含量均显著大于空白组和二醇型人参皂苷水溶液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显著小于空白组和二醇型人参皂苷水溶液组.制备的人参皂苷纳米乳稳定性好,透皮性能优良,能通过抑制皮肤内胶原蛋白分解,提高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达到抗皮肤衰老功效.

    二醇型人参皂苷W/O纳米乳皮肤滞留量抗皮肤衰老

    β-环糊精固化单宁复合微球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金绍娣顾东雅石智超
    969-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β-环糊精、单宁为单体,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反相悬浮交联制备β-环糊精/单宁复合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对微球进行表征,证明单宁成功固定在β-环糊精上.以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为有机吸附质模型,考察了染料初始溶液pH、初始溶液质量浓度对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吸附性能实验表明,pH在中性条件下,β-环糊精空腔与单宁酚羟基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微球与亚甲基蓝之间的静电吸附能力,吸附率为80.31%;当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增大至1000 mg/L时,网络中的空隙被填充,吸附位点趋于饱和,吸附量最大达到630.41 mg/g.β-环糊精/单宁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大大提高了2种单体在工业废水吸附领域的应用价值.

    β-环糊精单宁微球亚甲基蓝吸附

    市售无添加防腐剂化妆品防腐体系效能评价

    李增婷吕鑫李倩曹乾超...
    975-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中和剂验证、防腐挑战等试验对市售无添加防腐剂化妆品的防腐体系进行效能评价.采集无防腐剂的化妆品15批次,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进行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以及pH值测定,参照GB 5009.2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测定水活度,参考国外相关标准进行防腐挑战试验.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中和剂验证试验有3批(20%)需要替换中和剂或进一步稀释.防腐挑战试验中有14批细菌7天可下降大于99.9%,9批霉菌和酵母菌7天可下降大于90%.9批(60%)样品符合CTFA和AOAC非眼用化妆品的要求.样品普遍为弱酸性或中性,pH值最高9.73,最低4.68;水活度值集中在0.850~1.000,最低为0.643.综合结果表明:按《规范》进行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漏检风险较大,部分无添加防腐剂化妆品的防腐体系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中和剂验证及防腐挑战试验亟需加入我国标准体系.

    化妆品无添加防腐剂防腐体系效能评价

    丹参发酵液的体外抗氧化和美白功效评价

    莫秋婷李萌王冬冬张佳婵...
    981-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水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丹参水提液和丹参发酵液,在生化水平、细胞水平、转录水平上探究二者抗氧化和美白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丹参水提液清除率达到50%时的体积分数(IC50)为10.3%,丹参发酵液IC50值为2.9%,在相同体积分数下,丹参发酵液清除能力更佳.在细胞水平上,二者均表现出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相对于损伤模型,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ROS)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提高.在转录水平上,相对于损伤模型,二者作用于细胞后CAT表达量均提高.在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力抑制作用实验中,丹参水提液和丹参发酵液相对于空白对照均表现出良好的美白作用.总体而言,相对于丹参水提液,丹参发酵液在抗氧化功效和美白功效方面均表现更佳.

    丹参发酵抗氧化美白

    茴香酸在护肤品中溶解工艺的研究及其应用

    赵雪华
    990-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茴香酸在护肤品中的溶解工艺及其应用.考察了L-精氨酸、1,2-己二醇、去离子水用量及溶解温度对茴香酸溶解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茴香酸可完全溶解的质量配比范围为m(茴香酸)︰m(L-精氨酸)︰m(1,2-己二醇)︰m(去离子水)=1︰(0~1.5)︰(5~20)︰(0.5~100);其较佳质量配比范围为1︰(0.8~1.5)︰(5~20)︰(0.5~2),此时所得溶液相对稳定.茴香酸较佳溶解温度为69~75℃.在L-精氨酸为0~0.2的质量配比条件下,分别配制了一款面霜和乳液类产品.两款产品均通过-15、25、40和48℃温度下的12周稳定性测试.显微镜测试表明,不同温度下,12周的面霜和乳液在水溶液中形成的乳液大小及其分布都较为均匀,长期稳定性较好.微生物挑战结果表明,面霜产品可通过1级防腐挑战,乳液产品可通过3级防腐挑战.

    茴香酸溶解性工艺防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