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彭熙

月刊

2096-2304

scbgxb@126.com

023-68852703

400042

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理工大学杨家坪校区图书馆大楼16楼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积极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经常登载著名高校和行业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约稿,对推动兵器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心、支持和信赖,得到了不断发展和进步,已成为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广大科技人员、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的火箭炮运动控制器设计

    廖叶敏尹海斌肖郭城张建新...
    240-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箭炮系统因结构复杂、传动系统存在间隙、摩擦力难以准确计算,同时在炮弹发射过程中会产生系统质量和质心变化等问题,很难建立精确的火箭炮动力学模型来设计运动控制器.因此,基于模型的传统控制算法不易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与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对比分析,该方法在系统存在50 N·m固定值干扰和20%的不确定量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最大稳态误差为-2.38 × 10-3 rad.结果可知,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使系统具有更高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火箭炮滑模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轨迹跟踪

    考虑步兵头盔动作适应性的颈部生物力学分析及优化

    安征王亚平曹捷
    248-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步兵在佩戴头盔下不同头部动作的适应性问题,建立头部动态"头—颈—盔"肌骨模型,研究头部不同运动下颈部肌群和关节受力特性,获得不同运动下盔上装备位置对颈部肌肉的影响规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以动态下颈部肌群最大激活度为优化目标,进行盔上装备位置优化,获得盔上装备较优位置.结果表明:与头部中立位相比,上仰30°时颈部最大肌肉激活度增加1 551.21%,侧弯40°时增加885.42%,旋转40°时增加35.23%;上仰和旋转中T1C7椎间压力最大,与头部中立位相比,T1C7椎间压力在上仰30°时增加357.98%,旋转40°时增加10.71%;侧弯运动中C1C0和T1C7椎间剪切力最大,且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侧弯40°时最大剪切力为104.71 N;多动作适应下盔上装备质心位置较优范围为(0.001 7~0.048 9 m,0.06~0.08 m,-0.08~0.08 m).

    头盔肌骨模型生物力学动作适应性优化

    考虑动态不完全维修的变压器维修间隔优化法

    张建英韦兴政赵夏瑶付文光...
    258-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变压器的维修历史数据有限且存在删失数据,以往维修策略较少考虑实际维修成本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完全维修与动态维修成本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和蒙特卡洛算法,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缺陷删失数据的分布拟合问题,并引用动态的不完全维修改善因子更好地描述维修成本的动态变化.验证结果显示,在满足可靠性约束的前提下,维修成本可降低13.221%.研究表明,随着维修周期延长,主导维修成本因素由修复性维修转向预防性维修.

    电力变压器维修策略不完全维修改善因子蒙特卡洛算法EM算法

    基于MPC和RBF神经网络的火箭弹姿态调整策略

    王琦易文俊管军高郅泽...
    269-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箭弹的精准飞行控制目前是国内外军事领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针对火箭弹如何能够更好的打击实现精确打击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火箭弹姿态调整策略.该策略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预测得到姿态调整所需的最优的电机修正值,然后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电机的快速调节响应,以此达到调整姿态修正弹道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舵控系统的调整过程误差小、反应快、跟踪效果良好,整体策略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使火箭弹飞行姿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好的将模型预测算法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的优点结合到了一起.

    火箭弹舵控系统直流无刷电机弹道修正姿态调整模型预测控制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GNSS拒止环境下基于Puzzle描述符的无人机点云匹配自主定位

    陈璐瑜康国华武俊峰左健宏...
    277-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GNSS拒止环境下无人机基于点云匹配自主定位中存在的搜索时间长、误配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uzzle描述符的二视点云全局配准算法.该算法采用改进的ScanContext点云描述符,对点云进行分割与编码,设计出新的Puzzle描述符.通过SIFT匹配和模板匹配确定预搜索区域,并利用ICP匹配实现无人机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有效降低了搜索时间和误配率,且具备良好的噪声抑制能力,三维定位误差控制在±20 cm以内,单次匹配耗时小于1 s.挂飞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性能,无人机自主定位的平均误差为19.94 cm,单次匹配平均耗时0.59 s,充分满足了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GNSS拒止无人机定位点云匹配点云描述符模板匹配

    电液伺服系统的扩展自耦PD控制

    张国林曾喆昭黄利容
    28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高度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的3阶电液伺服系统,基于自耦PID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扩展自耦PD控制方法.通过将电液伺服系统内部动态与外部不确定因素定义为总扰动,使3阶非线性系统等价映射为3阶线性扰动系统,形成一个在总扰动激励下的受控误差系统,并以自适应速度因子为基础设计了扩展自耦PD控制器,理论分析了扩展自耦PD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仅动态响应速度快,且稳态控制精度高,因此在电液伺服系统领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电液伺服扩展自耦PD3阶非线性系统总扰动自适应速度因子

    基于ZYNQ平台的机载话音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声飞
    295-30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机载环境下飞行员通话强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YNQ架构的数字话音处理系统.该系统由模拟处理单元和数字处理单元组成,模拟处理单元完成模拟语音信号的预处理、滤波和AD/DA转换;数字处理单元以国产ZYNQ处理器为核心,在ZYNQ-PL和ZYNQ-PS上运行数字话音处理算法,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自适应噪声抑制和话音增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话音处理平台能够有效抑制飞行员通话噪声,对回声也有很好的抵消作用,提高了飞行员通话的舒适度.

    航空机载数字话音噪声抑制话音增强ZYNQ架构

    双摆起重机的过阻尼自耦PD消摆控制方法

    唐钰淇曾喆昭张昌琪
    302-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欠驱动双摆起重机系统的负载摆角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测量和消摆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负载摆角反馈的过阻尼自耦PD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来解决控制输出的耦合,然后引入虚拟控制量将双摆起重机系统分解为外环位移控制与内环吊钩摆角控制,同时将负载摆动的影响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扰动,进而将其等价映射为一个线性扰动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在自耦PID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耦PD临界阻尼控制系统的思想,据此分别设计了外环与内环的过阻尼自耦PD控制器.且理论上分析了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双摆起重机的消摆控制.过阻尼自耦PD方法不仅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而且不依赖模型参数以及对外部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有效的解决双摆起重机系统的现有问题.

    双摆起重机欠驱动系统消摆过阻尼自耦PD控制自适应速度因子

    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未爆弹检测方法

    黄启东张彬彬夏良
    309-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爆弹因其隐蔽性强、位置分布复杂、易于意外引爆等特点,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未爆弹数据集收集制作难、应用范围有限等客观因素,加之深度模型体积大,导致深度模型对未爆弹检测精度不高且不能轻量化部署于无人排爆装备.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未爆弹检测方法.通过在骨干网络中引入基于跨空间学习的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模块EMA用于增强特征提取,同时运用Network Slimming模型剪枝策略以损失一定精度换取模型体积、运算量的大幅降低和帧率的大幅提高.实验表明,使用所提方法改进后的模型与原模型相比,在精度上提升3.4%,模型大小减小31.5%,运算量减小33.8%,FPS帧率提高29.2%.

    目标检测未爆弹YOLOv8n注意力机制通道剪枝

    基于BP-SA混合学习策略优化的舰载消磁系统在役考核评估方法

    甄子清黄栋冯浩明王韵实...
    317-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备在役考核是验证装备服役后的作战与保障效能,促进装备迭代升级的重要手段.针对舰载消磁系统在役考核工作特点和常规考核评估方法的不足,从作战效能、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以及测试性等5个方面建立了舰载消磁系统在役考核指标体系.在传统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策略随机寻找更优解,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评估模型经过70组舰载消磁系统数据样本的训练、测试和验证,最终得到剩余预测残差RPD为9.309 3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不仅克服了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局部极小、拟合效果差等问题,且对于舰载消磁系统在役考核结果具有很好的预测与评估能力.

    舰载消磁系统在役考核BP神经网络模拟退火混合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