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华大学

罗中先

双月刊

1673-159X

sigxej@mail.xhu.edu.cn

028-87720088,87720163

610039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公布学院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为办刊宗旨。以科学理论形式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全心全意为作者,读者服务。刊登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汽车与交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包装与工商管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及基础学科等领域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3,4-二氨基呋咱氧化偶氮反应的低能耗电解水制氢耦合体系

    赵海雯魏舒畅李卓马玉强...
    15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力学较慢、产物经济价值低的氧析出反应(OER)使电解水制氢总反应能量转换效率和实际应用的经济效益严重降低,因此,选用电位较低、价值较高的氧化反应代替OER能够有效降低制氢槽电压和能耗,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同时可以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文章建立一种基于3,4-二氨基呋咱氧化偶氮反应的低能耗电解水制氢新型耦合体系,采用碳布负载NiS2催化剂(CC@NiS2)作为阴极氢析反应催化剂,利用氧化铜纳米催化剂驱动阳极反应,实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驱动10mA·cm-2的电流密度仅需1。45 V槽电压,比传统水电解体系(1。78 V)降低了 330 mV。其中:碳布负载NiS2催化剂作为阴极氢析反应催化剂只需190。5 mV的过电位即可稳定运行20 h以上,驱动电流密度为10mA·cm-2;同时,阳极可实现电合成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含能材料,在氧化铜纳米催化剂的驱动下,避免了在常规有机合成中出现的高危险、高污染、高成本等问题。该研究为安全生产含能有机化合物和低能耗绿色制备高纯氢气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低能制氢耦合体系绿色电合成含能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

    碱性电解槽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尹诗斌蒋文杰文欢
    16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性电解槽技术作为制氢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综述了碱性电解槽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技术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方向。碱性电解槽技术因成本低、工艺成熟、易于大规模应用等优势,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电解槽的效率、稳定性及经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碱性电解槽技术将趋向大型化、集成化,并通过技术创新与优化,如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优化电解槽结构以及升级系统等提升其性能和经济性。同时,通过跨学科深度融合,为碱性电解槽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氢能产业的持续进步与繁荣。

    碱性介质电解槽电解水析氢反应析氧反应电解水制氢

    基于光-氢转换的氢储能技术解决"弃光"问题的潜力分析

    姜雨舟候路路史章峰马帅...
    18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10年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但由于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发电及用电不平衡等原因,光伏输配电过程部分电能会对电网产生冲击,对电网安全产生危害,无法被电网消纳,从而导致"弃光"问题的产生,而该问题在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尤为严重。"弃光"造成大量的清洁电能被浪费,储能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其中光-氢转换的储能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储能策略。本文分析探讨了"弃光"问题的产生机制,从制氢、储氢、消纳3个方向分析了光-氢转换氢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同时指出了未来充分利用该技术我国应该采取的策略。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氢能储能

    关键参数对70 MPa氢隔膜压缩机产气效率的影响

    李建庚韩志强刘杰田维...
    190-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关键参数对70 MPa氢隔膜压缩机产气效率的影响规律,建立AMESim 一维仿真模型,系统分析转速、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3个关键参数对产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最大压力和产气速率随转速升高而显著增加,且与进气压力正相关,与进气温度负相关;产气量与转速无关,与进气压力正相关,与进气温度负相关;最高氢气温度对转速变化不敏感,且与进气压力负相关,与进气温度正相关;产气效率受转速影响较小,随进气压力增加而提升,转速为900 r/min时最大增加0。21 g/kJ,随进气温度增加而降低,转速为300 r/min时最大降低0。07 g/kJ。

    氢能源隔膜式压缩机产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