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产科技情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产科技情报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上海市水产学会
水产科技情报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上海市水产学会

戴祥庆

双月刊

1001-1994

fishmaga@163.com

021-65489796 65483215-636、671

200433

上海市佳木斯路265号

水产科技情报/Journal Fisheries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市水产学会主办的技术类刊物,全国水产类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江苏湖泊鳙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大命刘燕山唐晟凯张增...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江苏湖泊鳙群体的遗传资源状况,利用COⅠ基因序列研究了 6 个湖泊(太湖、滆湖、长荡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分析的 630 bp COⅠ基因片段中,碱基A+T含量(55.3%)高于C+G含量(44.7%).223 条COⅠ序列检测出14 个变异位点,定义9 个单倍型,6 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 0.494~0.665,核苷酸多样性为 0.000 9~0.001 9,总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 0.576 和 0.001 2,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表明 6 个湖泊鳙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99.39%),总遗传分化指数为 0.006 1,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022 8~0.044 5,遗传距离为 0.001 2~0.002 7,表明群体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显示,单倍型在 6 个群体中混杂分布,未形成特定的湖泊分支.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表明,整个鳙群体经历过显著的种群扩张.结果表明,江苏湖泊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结构趋于同质化,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鳙的遗传多样性.

    COⅠ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增殖放流

    中华绒螯蟹2龄早熟和晚熟品系第5代成蟹营养品质比较研究

    邓舒萍范陈伟姜晓东吴旭干...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中华绒螯蟹 2 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第 5 代(G5)的营养品质,以未选育中华绒螯蟹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了早熟和晚熟选育品系及对照组成蟹的可食率、常规生化组成、色泽及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显示:(1)无论雄体还是雌体,早熟和晚熟品系的终末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早熟品系性腺指数(GSI)最高,而晚熟品系肝胰腺指数(HSI)最高,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就常规生化组成而言,早熟品系雌体性腺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晚熟品系(P<0.05).此外,早熟品系雌、雄个体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晚熟品系个体(P<0.05);(3)各品系河蟹蟹壳和肝胰腺的L∗、a∗、b∗值及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仅雌体性腺L∗值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照组显著低于早熟和晚熟品系(P<0.05).结果表明,以性腺发育速度及生长性能作为指标进行选育对河蟹营养品质的影响较小.

    中华绒螯蟹遗传选育组织系数营养成分

    选育系F4与非选育系长春鳊生长、体成分和肌肉品质对比研究

    徐文涛冯亚明杨智景顾郑琰...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选育系第 4 代(F4)与非选育系(CON)之间的差异,进行了 9个半月的养殖生产对比试验,对两个品系的生长性状、一般体成分以及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选育系F4 组的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系(CON组)(P<0.05),具有更好的生长和形体指标参数,其中F4 组终末平均体质量比CON组高25%,肥满度也显著高于CON组(P<0.05);F4 组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Gly、Pro、Ala和Met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同时,F4 组鲜味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F/T)略高于CON组;对于脂肪酸而言,F4 组C16∶0、C18∶1、C18∶2、∑SFA和∑PUFA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果表明,长春鳊生长形体指标受不同品系的影响较大,选育系长春鳊F4 在生长、生化成分和肌肉营养品质方面优于非选育系,但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对鱼体影响的过程较为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长春鳊育种生长性能体成分营养品质

    低氧胁迫对绿鳍马面鲀鳃组织抗氧化酶、呼吸相关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孟艳莎杨哲李欣阳高居杰...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低氧胁迫下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鳃组织的应激响应机制,进行了溶解氧水平分别为 8、5、2 mg/L的低氧胁迫试验(其中8 mg/L组为对照组,其余2 组为低氧组),分析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其鳃组织中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溶解氧水平的降低,绿鳍马面鲀鳃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呈现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随着溶解氧的降低而升高;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溶解氧的下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则呈现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能够影响绿鳍马面鲀鳃组织内抗氧化酶、呼吸相关酶及磷酸酶的活性,在低氧胁迫过程中,绿鳍马面鲀会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激活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缺氧导致的氧化损伤.

    绿鳍马面鲀低氧胁迫抗氧化酶呼吸相关酶磷酸酶

    大西洋鲑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VP2蛋白和VP3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李守湖秦闯李新苍石建高...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由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传染病.为克隆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VP2 基因和VP3 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IPNV VP2 基因和VP3基因,通过多基因片段同源重组技术将IPNV VP2 基因和VP3 基因克隆到pAd-Track-CMV载体,经过线性化后与pAd-easy-1 载体在BJ5183 菌体内进行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通过PCR及Not Ⅰ和Hind Ⅲ双酶切鉴定,再经Pac Ⅰ线性化后用于转染 293T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监控重组腺病毒的复制情况,用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IPNV VP2 蛋白和VP3 蛋白的表达,并测定重组病毒滴度.结果显示,分别克隆出IPNV VP2 和VP3 基因,基因总长度为 2 211 bp,构建出目的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该病毒在 293T细胞中分别表达出蛋白分子质量约为 54 kD和 26 kD的产物,滴度为1.0×109个/mL TCID50.结果表明,已成功获得IPNV VP2 基因和VP3 基因重组腺病毒,该病毒在 293T细胞中滴度较高,能够稳定表达.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VP2 蛋白和VP3 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可为大西洋鲑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活载体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大西洋鲑传染性胰腺坏死病VP2基因VP3基因腺病毒载体

    蝉花菌质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王涵颖霍润明尹恒柴若愚...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饲料中添加蝉花菌质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体色、肉质和肠道代谢的影响,将初始体质量为(16.50±1.10)g的大黄鱼幼鱼随机分为 4 组,试验组分别添加 1%、3%和 5%的蝉花菌质(IC1、IC3、IC5 组),对照组不添加蝉花菌质(IC0 组),进行了为期 56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幼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大黄鱼腹部体色的L∗值(亮度值)和a∗值(红度值)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IC3 和IC5 组的b∗值(黄度值)显著高于IC0 和IC1 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部肌肉的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肠道代谢方面,20 种含量最高的小分子代谢物中,脂质和类脂分子的代谢物数量最多,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有 6 种代谢物显著上调,10 种代谢物显著下调,其中Trigoneoside ⅩⅢa和Radiprodil上调幅度最大.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蝉花菌质可以促进大黄鱼幼鱼的生长,改善体色,提高肠道中有益代谢物的数量.

    蝉花菌质大黄鱼幼鱼生长肠道代谢抗氧化体色肉质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赤点石斑鱼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马建忠任鹏陈舜闫茂仓...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体质量(92.13±7.91)g的赤点石斑鱼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 0、0.5%和1.0%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进行了为期 56 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赤点石斑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赤点石斑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P<0.05),但对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 1%的枯草芽孢杆菌,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提高了赤点石斑鱼肠道中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丰度,而弧菌属(Vibrio)、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的丰度有所降低.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提升赤点石斑鱼免疫力、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赤点石斑鱼免疫力肠道菌群

    山泉流水养殖光倒刺鲃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方婷杨坤高娜赵秀侠...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山泉流水养殖鱼类的营养学资料,对山泉流水养殖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肌肉和鱼鳞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光倒刺鲃肌肉和鱼鳞中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 71.53%、12.30%,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 1.17%、11.83%,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1.05%、77.59%,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67%、1.68%.肌肉和鱼鳞中共含有16 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 48.28 和 36.29.其中,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符合WHO/FAO标准,而鱼鳞中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不平衡,属于不完全蛋白质,但其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除味道鲜美适宜食用外,还可作为鲜味调料的提取原料.光倒刺鲃肌肉和鱼鳞中分别检出 24 种和 12 种脂肪酸,脂肪酸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分别为 0.34、0.40,血栓形成指数分别为 0.56、0.46.光倒刺鲃肌肉和鱼鳞中矿物元素Ca、Mg、Fe、Zn的含量较高.试验结果表明,山泉流水养殖的光倒刺鲃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鱼肉品质较好.

    光倒刺鲃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品质评价

    养殖密度对玫瑰(鱼比)脂鲤生长、摄食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廖睿孔德璇朱妍云Hebert Ely VASQUEZ...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养殖密度对玫瑰(鱼比)脂鲤生长、摄食及养殖水体的影响,将体质量为(0.63±0.17)g、体长为(29.41±2.23)mm的玫瑰(鱼比)脂鲤放于水族缸中,分别设置 1 500、2 250、3 000、3 750、4 500、5 250、6 000尾/m3 7 个养殖密度(D1~D7 组),观测其生长及水质指标,试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D6 组和D7 组玫瑰(鱼比)脂鲤的存活率分别在第 12 天和第 9 天低于 60%,因此停止后续试验.试验结束,D5 组存活率为(97.78±1.11)%,其他组均为 100%.经 30 d养殖,D2 组的体质量相对增长率(WGR)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59.91±16.79)%和(1.55±0.35)%/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5 组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最低,为(0.36±0.09)%/d.饲料系数随养殖密度的提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2 组饲料系数最低,为 1.96±0.55,D5 组的饲料系数(10.17±2.64)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水质指标受养殖密度影响明显较大,试验最后,随养殖密度的增加,氨氮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亚硝酸盐氮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束时,D5 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33.95±4.61)mg/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2 组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最低,为(13.66±4.14)mg/L.研究表明,养殖密度对玫瑰(鱼比)脂鲤的生长性能、摄食状态以及水质有显著影响,其最适的养殖密度为D2(2 250 尾/m3),最适养殖密度下的体长(L)和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D2=1.61×10-5×LD23.13(R2=0.78).

    玫瑰(鱼比)脂鲤养殖密度生长摄食量养殖水环境

    农业农村部部署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

    农业农村部
    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