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产力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研究

月刊

1004-2768

0351-407086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山西经济日报社6层)

生产力研究/Journal Productivit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白小凡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构建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其次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农业技术效率指数和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在此基础上,探究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结论如下: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效果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农业技术效率来实现的,而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农业技术进步小于第一门槛值时,农业农村数字化对技术进步显著为正;介于第一门槛值与第二门槛值时,正向促进作用有所减弱;而当技术进步大于第二门槛值时,数字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农业农村数字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法

    冲突规避视角下制造商与电商平台的分销合作模式选择

    夏德建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时代,制造商的分销渠道趋于多元化.制造商自建分销渠道,尤其是网上商城的介入,加剧了制造商与电商平台的渠道冲突.为缓解双方的渠道冲突,文章采用供应链博弈理论,考虑了双方可能存在的五类分销合作博弈模式,比较了双方的获利水平.分析发现,双方并无稳定的分销合作模式.但是,在制造商自建双渠道与电商平台仅采取线上分销的合作模式下,通过设计适当的收益共享机制,在制造商让渡一定收益的情况下,可实现供应链协调.

    制造商电商平台分销合作博弈

    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对制造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融合视角

    李波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进步推动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进而影响着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也势必受到其影响,同时信息产业技术发展也会改变产业间的格局,推动产业间的融合.因此,文章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对制造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产业融合在此之间发挥的作用.为此,文章测算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及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情况,实证检验了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对制造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及产业融合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最后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且技术进步水平高于技术效率进步水平;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情况较好且存在波动上升趋势;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对制造业市场绩效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产业融合作为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显著.

    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制造业绩效产业融合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物流水平评价及障碍因子——以甘肃省为例

    武科全龚大鑫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而物流业交易大多来源于交通、邮政、仓储等碳排放较高的行业,因此,文章从甘肃省物流的现状出发,对甘肃省物流现状进行科学评价与分析,对于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熵值法对甘肃省绿色物流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制约甘肃省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甘肃省2010-2021年甘肃省绿色物流水平综合得分呈波动上升情况,但均值仅达到一般水平,表明近十年来甘肃省绿色物流水平评价得分较低.第二,通过对制约甘肃省绿色物流发展障碍因素的分析,排序前五位的障碍因子依次为:物流仓储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比、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之比、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之比、物流业GDP增加值、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基于以上结论,从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业产值增加、环境保护和科技提升方面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甘肃省绿色物流水平的对策建议.

    绿色物流障碍因子综合评价法甘肃省

    如何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石婧张聪群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的新动能.本文以148家上市的重污染企业为案例,运用了fsQCA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分析6个前因变量对企业绿色创新复杂组态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并非受单一因素影响,而是多个前因协同作用的结果.重污染企业高水平绿色创新存在3条驱动路径,分别为主动引领型、内外联动型和政策响应型.而低水平绿色创新的路径则有1条,即资源有限型.其中,企业规模是实现高水平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组织内部条件需与外部环境条件相协调.研究结论对于重污染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绿色创新重污染企业组态分析TOE理论

    高管激励、党组织参与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马媛亓捷王菁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7-2022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锦标赛理论和管家理论,检验了高管激励和党组织参与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两种机制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三种高管激励模式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有利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党组织参与有利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和党组织参与之间存在替代效应,高管晋升激励和党组织参与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和管理层治理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明显,而党组织参与监事会治理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不明显.

    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高管晋升激励党组织参与高质量发展

    高技能型员工感知数字化工作情境对员工绩效影响研究——基于职业再生性中介分析

    赵红梅于辉田一淋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底层逻辑,高技能型员工作为数字化技术的关键使用者,其绩效的高低会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数字化转型会带来工作场所变革,从根本上重塑员工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更会影响员工对数字化情境的工作体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迫使高技能型员工职业发展路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催化或缓释员工自身的数字化素养的提高.研究聚焦员工感知数字化情境与其工作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引入人格特质与权变组织情境交互为基准的特质激活理论,以职业再生性为中介变量,揭示高技能型员工感知数字化工作情境对员工绩效的微观影响机制.研究成果显示,高技能型员工的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对数字化情境的感知均通过职业再生性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员工绩效.研究成果为数字化情境下企业提高高技能型员工绩效提供了策略支持.

    数字化情境高技能型员工员工绩效职业再生性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钾肥生产企业竞争力发展研究

    买买提·米吉提郑锶越艾里西尔·库尔班安外尔·艾则孜...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钾是作物生长必需元素,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因此,提高钾肥产业竞争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依托罗布泊的丰富资源,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钾肥生产企业,对行业影响巨大.研究企业竞争力有助于发现钾肥产业中的问题,提升整体竞争力.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企业2005-2022年的生产管理数据,构建竞争力指标体系,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得出企业各要素的竞争力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需求要素对竞争力影响最大.为提升竞争力,企业应重点从需求侧发力,适应国内钾肥自给率提高及化肥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满足市场需求.

    钻石模型钾盐产业竞争力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熵值法

    ESG视角下中药制药企业价值评价研究

    吴新明李向宾罗细飞罗建军...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中国投资市场也受到ESG理念的影响,企业ESG信息的公开,通过展示企业非财务信息,提升了企业社会价值效应,我国上市企业也将ESG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估指标.我国中药制造企业的价值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将其与ESG理念进行融合,有利于促进中药制药企业价值增值,通过建立中药制药企业ES绩效评价模型,可以动态评价企业优化效果并提供决策依据.

    ESG中药制药企业价值评价

    开放式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张波朱彦霖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构成挑战,为了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开放式创新策略.文章以沪深A股航空装备制造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有助于加强企业与外部资源的联系,从而刺激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更有价值的成果,进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此外,通过实施开放式创新以获取外部资源,企业可有效降低研发活动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而提升成本控制水平,推动规模扩大与竞争实力提升,对经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更易于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以获取外部资源.然而,对于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由于资金或研发资源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所蕴含的潜在利益,因此经营绩效水平相对较低.

    开放式创新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企业经营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