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农业科技》征稿简则

    4页

    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龚万灼康泽明史志明钟文娟...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鲜食大豆亦称为菜用大豆或毛豆,鲜食大豆生产历史悠久.随着四川省农业种植业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鲜食大豆对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现有鲜食大豆通常采用人工采摘,鲜食大豆的收获成本高成为全程机械化生产中最大的瓶颈.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支持下,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实施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了"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采用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技术,可节省用工10~15个/667m2,其中收获环节可节省用工8~10个左右,对促进四川省大豆产业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鲜食大豆机播机收优质高产

    山区马铃薯种植技术与推广应用发展分析

    沈建翠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是继世界粮食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是粮、菜、公司及工厂原料兼用作物,在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马铃薯适应能力强,在种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种植成本相对其他粮食作物较低,在我国粮食结构占据着重要地地位,尤其适合山区地方种植.平川镇平均海拔1780m,山地疏松透气,多为壤土或沙壤土,土层深厚,pH值5.3~6.5,经过2017年自主引进新品种青薯九号在平川镇杉树坪村农户山地中实验成功,取得60375kg/hm2的成果,在原有种植本地老品种基础上,增产超过4倍.为充分发挥青薯九号马铃薯地丰产潜力,节约老百姓成本,提高老百姓收入,平川镇将青薯九号实验成果作为品种,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适时、实地、指导推广应用,到2020年已发展覆盖全镇12个村97个村民小组.青薯九号已实现连续3年平均45000~60000 kg/hm2的丰产效益.通过青薯九号马铃薯的高产种植实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今后平川镇对马铃薯新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发展起指导作用.本文着重研究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技术,为了能更好地推动马铃薯广泛地种植,推动发展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山区平川镇马铃薯种植技术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探究

    杨健刘忠友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主要应用,以及我们利用这些技术所能取得的成果.提供了IOT在现代农业实践中的作用,如垂直农业(VF)、水培和表型.分析了无线传感器和IOT在农业中的潜力,以及将这项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时将面临的挑战.列出了可用于特定农业应用的传感器,以及现在和将来基于IOT的主要农业应用场景和平台,并回顾了国内外主要科技公司正在开展的相关研究.以期帮助研究人员和农业工程人员实施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园区建设.

    物联网(IOT)智慧农业现代农业实践

    南充冬菜生产加工技术要点

    张玉邓慧君谭明明晏莉霞...
    13-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南充冬菜产地环境和原料品种要求、田间生产技术和传统腌制工艺,以期为南充冬菜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标准.

    南充冬菜生产加工技术

    红葱珍稀品种资源引进及栽培技术初探

    脱飞飞王竹吴祥西赵辉...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鸢尾科植物红葱是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和当地汉族群众传统民间药用植物.本研究从云南引种野生小红葱,经过驯化与选育,获得了高产植株并进行扩繁,目前已形成一套适应当地的高产优质栽培模式,为红葱在四川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小红葱鸢尾科引进四川

    油菜早播稀植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余青青邓武明赵昌斌杨玉恒...
    18-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菜早播稀植技术通过提早播种、降低密度种植,充分挖掘出油菜单株生产潜力,实现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的轻简栽培技术,适合于不便于机械化操作的丘陵地区油菜主产区.

    甘蓝型油菜早播稀植栽培

    利用葡萄枝屑、桑枝屑栽培白参菌、秀珍菇的研究

    方志荣林静清源姜英...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利用葡萄枝屑和桑枝屑,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研究了不同栽培配方(配方1:葡萄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2:桑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3(CK):玉米芯50%+高粱壳30%+辅料)对白参菌和秀珍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胞外酶活性及白参菌和秀珍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3栽培白参菌和秀珍菇胞外酶活性最高,第一次采收时间最短,产量最高.白参菌在配方1中的胞外酶、产量、粗蛋白含量高于配方2,秀珍菇在配方2中的胞外酶、产量、粗蛋白含量高于配方1.生产上可用葡萄枝屑代替玉米芯种植白参菌,可用桑枝屑代替玉米芯种植秀珍菇.

    葡萄枝屑桑枝屑废枝条基料化白参菌秀珍菇

    金耳椴木栽培技术

    杨林刘润叶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耳野生资源较稀有且呈逐年减少趋势,导致自然产量低,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们对金耳进行了人工栽培,常用方法有袋栽和椴木栽培,虽然技术日趋成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菌种、栽培季节、原辅材料和管理等技术方面的影响,栽培实际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我校食用菌团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对金耳的栽培特别是椴木栽培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工作和实际生产,总结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指导作用.

    金耳椴木栽培关键技术

    四川省冬瓜育种现状与思考

    敖清艳匡成兵杨建张建军...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瓜产量高、耐贮存,具有消暑散热药用功效,不仅是盛夏季节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还可用于加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就冬瓜育种研究、生产及品种推广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为四川省冬瓜育种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四川冬瓜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