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冶金
四川冶金

郑建华

双月刊

1001-5108

scyj1979@vip.163.com

028-86124286 86138709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陕西街100号

四川冶金/Journal Sichuan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类刊物,公开发行。服务对象为材料、冶金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本刊主要内容有:矿山采选、金属冶炼及压力加工、金属材料、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与节能、冶金分析、物理检验、耐火材料、冶金设备与自动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科研实验成果、生产技术经验与总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钢2500m3高炉操作技术进步

    梁晨张兴锋胡杰吴示宇...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钢2500 m3高炉开炉后,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炉况波动乃至失常问题,产能和指标难以大幅突破.通过探索,技术团队逐步转变固有操作理念,主动适应外部原燃料条件;纠正在风量使用和高钛铁水上的认识误区,保持鼓风动能在130~135 kJ/s,铁水[Ti]控制在0.080%以下,[Ti]+[Si]控制在0.45%-0.55%左右;以炉缸状态指导高炉"攻、守"平衡.在炉缸状况出现下滑时,适当退守,加强原燃料的质量管理,以渣铁处理为工作重心;在炉缸状态回升过程中,把握机遇快速调整上部料制,让高炉以最快速度进入到预期的状态,进行强化冶炼;形成了一套上部制度调整方法,以控制中心加焦量来调节、稳定中心气流,以边缘矿焦负荷、平台角度、料线来控制边缘气流强弱,形成稳定的两道气流分布.凭此顺利渡过了一系列外围不利因素影响,维持了炉况的稳定顺行,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高炉操作操作理念鼓风动能气流炉缸

    钢包包龄和安全防护的优化改进与实践

    李健张文祥武晓阳王爱东...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影响钢包包龄和安全性能的因素分析,采取钢包砖耐材材质优化,钢包砌筑重点部位防护,在线钢包耐材残厚精准测量,优化钢包精炼顶渣成份结构,钢包安全防护技术应用等措施提高钢包包龄和安全防护性能.钢包总包龄平均达到了 185次,其中最高包龄达到202次,较之前平均112次提高了 73次,耐材和钢包投入成本均大幅下降.钢包使用事故率由0.6次/万吨钢降低到0.05次/万吨钢以下,为钢包包龄的提升提供了有利保证.

    钢包包龄安全防护优化实践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经济参考报》报社
    48页

    Cu50Zr50合金不同过热度的冷却曲线分析

    王建华王精华刘富强高杰...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Cu50Zr50在大气中易被氧化,冷却曲线分析实验和检测困难等问题,采用覆盖渣技术,通过测量不同加热温度下Cu50Zr50的冷却曲线,应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其凝固和生长过程,以揭示不同过热度熔体结构与凝固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Cu50Zr50合金不同温度的凝固曲线状态明显不同,形核开始温度和过冷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经历液—液结构转变的Cu50Zr50液态合金凝固时形核过冷度减小,但形核驱动力增大,凝固组织细化.

    Cu50Zr50合金凝固行为形核驱动力凝固组织

    温度梯度下Zr晶界迁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冷恩贵金娜杨劼人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向退火技术广泛应用于提升高温合金综合性能,其构建温度梯度环境驱动晶界定向迁移,获得性能优异的柱状晶组织.然而,不同晶界的迁移能力差异较大,对柱状晶组织的形成造成阻碍.为了更好的调控定向退火工艺,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α-Zr中多个晶界在温度梯度下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归纳不同晶界在迁移过程中能量变化特征与迁移行为之间的规律,阐明超额势能与预熔温度等因素影响晶界迁移的机理.研究发现,原子势能越高则迁移激活焓越低,预熔温度越低则驱动力越大,晶界越容易发生迁移.这一发现可为解释温度梯度环境下晶粒的异常长大与晶界的停止迁移提供理论依据,为更好调控此类合金微观组织、获得均匀柱状晶提供理论参考.

    晶界迁移定向退火超额自由能晶界预熔分子动力学模拟

    利用废机铁生产球墨铸铁的试验研究

    艾晨光刘金生金鑫杨跃辉...
    58-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用废旧机床床身低牌号铁素体基灰铸铁料块,经过严格的分拣和成分检测,加以废钢、回炉料及球化剂、孕育剂等各类添加剂,选择合理的加料顺序和优化的中频炉熔炼工艺,获得了铁素体基球墨铸铁.其抗拉强度平均为458.6 MPa、屈服强度336.5 MPa、布氏硬度为162.4 HBW、延伸率达到14.1%,室温下冲击韧性为11.2 J,总体指标优于QT450-10规定的力学性能.基体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没有观察到珠光体.利用废机铁为原料生产的球墨铸铁管件达到了用户使用要求.

    废机铁球墨铸铁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Q195热轧带钢工艺优化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魏晓阳潘立军亢旭晨刘晓...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Q195钢材是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热轧规格≤5 mm的带钢产品.Q195带钢冶炼采取直上工艺(转炉冶炼后不经过LF炉精炼),在连铸浇铸过程中存在可浇性较差及夹杂物过多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及必要的工艺改进,采用铝块和硅铝钙复合脱氧的冶炼工艺,选取的试样中,30 mm2单位面积上,新工艺钢中的平均夹杂物总量比原工艺钢中的减少了 68.4%,新工艺的氧化物夹杂平均值比原工艺的减少70.5%;直径<3 µm、3~5μm、5~7 μm和>7μm的夹杂数量,新工艺的分别比原工艺的减少了 58.3%、85.4%、64.1%和98.7%,新工艺显著降低了钢中的夹杂物数量和尺寸,提高了钢水的可浇性及钢水的纯净度.

    热轧带钢钢水纯净度夹杂物氧活度

    热处理对铸态Fe-Cr-W-B合金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侯浪李军刘颖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Fe-W-B系合金具有优异的核辐射屏蔽效果,在添加一定量的Cr元素后,原本粗大的脆性硼化物组织得到了一定的细化,但其塑韧性等力学性能依然较差.为进一步改善Fe-Cr-W-B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本文引入1200 ℃保温1 h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其对铸造Fe-Cr-W-B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Fe-Cr-W-B合金以α-(Fe,Cr,W)为基体,以M3B2(M=W,Cr,Fe)为硼化物析出相,硼化物在晶界处呈连续网状分布,因而合金在变形过程中易形成应力集中而产生微小裂纹以致断裂,使得Fe-Cr-W-B合金塑韧性极差.经过1200 ℃保温1 h的热处理后,Fe-Cr-W-B合金基体中的过饱和W原子扩散进入硼化物,基体的固溶强化效应减弱,硬度降低,合金强度略有下降;但硼化物体积收缩,晶界处的连续网状结构断开,硼化物弥散分布,Fe-Cr-W-B合金的塑韧性得到较大改善.

    Fe-Cr-W-B合金硼化物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热处理

    欧盟就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进行"咨询投票"12国支持、4国反对、11国弃权

    《中国冶金报》报社
    71页

    热轧精轧机组薄带材轧制能力评估技术的研究

    聂荣恩赵永新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钢厂热轧产线生产能力不明确、在进行薄规格带钢产品规格扩展时没有理论支撑、只能通过现场轧制实验试错,使得设备和原料损失较大且轧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充分考虑某钢厂热轧精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轧制温度、变形抗力、轧制压力及轧制功率等基本工艺模型开发的基础上开发一套考虑轧制温度对变形抗力影响的热轧精轧机组轧薄能力评估算法,并开发相应的评估软件,将其用于现场,为后续产品规格扩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热轧精轧机轧制温度轧制能力评估薄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