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活血养心汤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肌功能、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凌丹王蓉殷美静宋立婷...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养心汤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功能、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2月于我院拟行PCI术的1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养心汤组各84例,常规治疗组于PCI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养心汤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养心汤.比较两组治疗12w后的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心肌功能、炎症指标水平、再狭窄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w后,养心汤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0.95%);两组中医症状各方面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养心汤组积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LVEF均显著提高(P<0.05),LVEDV、LVESV及RWT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养心汤组各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IL-6、IL-18及MMP-9水平均下降明显(P<0.05),且养心汤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随访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养心汤组再狭窄程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随访不良结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养心汤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肌功能,减轻PCI术后炎症反应,降低再狭窄发生程度,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益气活血养心汤冠状动脉介入心肌功能炎症因子再狭窄血管不良事件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医分型及与血清MT、5-HT、TH、DA的相关性

    江志峰张红升郭昕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医分型及与血清褪黑素(MT)、5-羟色胺(5-HT)、甲状腺激素(TH)、多巴胺(D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1例,其中基本虚证组52例、基本实证组49例,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正常健康人4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清MT、5-HT、TH、DA水平、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LF/HF],并分析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医分型及与血清MT、5-HT、TH、DA的相关性.结果:基本虚证组MT、5-HT、DA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基本实证组MT、5-HT、DA水平则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虚证组T3、T4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基本实证组T3、T4水平则高于健康组,基本虚证的入院时PSQI评分高于健康组及基本实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虚证组患者的LF、HF、LF/HF水平低于基本实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T、5-HT、DA、T3、T4与中医证型呈负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医分型与血清MT、5-HT、TH、DA存在一定关系,可为临床有效诊疗提供相关参考.

    原发性失眠症中医分型褪黑素5-羟色胺甲状腺激素多巴胺

    香砂六君子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虚肝郁证)对中医论候积分及复发的影响

    赵长城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PU)脾虚肝郁证对中医证候积分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PU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奥美拉唑+瑞巴派特)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香砂六君子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分泌功能、肠屏障功能、生长因子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87%vs.8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治疗组胃脘隐痛、得食痛减、胸胁胀痛、胃纳呆滞、四肢倦怠、畏寒肢冷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分泌功能[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肠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ET)]、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得到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26%vs.18.75%)(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合失笑散加减治疗PU脾虚肝郁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胃分泌功能、肠屏障功能及生长因子,并降低复发率.

    消化性溃疡脾虚肝郁证香砂六君子合失笑散中医证候积分复发

    乌贝散辨证加味联合Hp根治疗法对伴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微生态和肠动力的影响

    宋辉金益峰陈诗雨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乌贝散辨证加味联合幽门螺旋杆菌(Hp)根治疗法对伴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微生态和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PUD患者,随机等分为Hp根治疗法组和中西结合组.Hp根治疗法组采用四联疗法,中西结合组加用乌贝散辨证加味治疗,治15d,观察治疗后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微生物检定系统进行肠道菌群鉴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生长抑素和胃动素水平.记录治疗期间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Hp根治疗法组(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PUD患者双歧杆菌和消化球菌菌落数量明显大于Hp根治疗法组,乳杆菌、肠杆菌菌落数量明显小于Hp根治疗法组(P<0.05);中西结合组PUD患者生长抑素和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Hp根治疗法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贝散辨证加味联合四联疗法治疗PUD的疗效显著,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胃肠动力.

    乌贝散辨证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肠道微生态肠动力

    清肠化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IL-6、IL-1β、IL-22的影响

    王笑祁月英龚汶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清肠化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5月我院就诊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清肠化湿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DAL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1L-6、IL-1β、IL-22]、生活质量[炎性肠病生活质量表(IBDQ)]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DAL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6、IL-1β、IL-2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IBD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肠化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介质产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清肠化湿方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湿热内蕴

    荆芥消肿汤坐浴改善肛周脓肿术后肛门肿坠的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VEGF、PDGF水平的影响

    冯上新郭霞霞曾华孙妍婧...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荆芥消肿汤坐浴治疗肛周脓肿术后肛门肿坠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IL-6、TNF-α、VEGF、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配进入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n=94)给予高锰酸钾坐浴及外涂庆大霉素治疗,中药组(n=94)给予荆芥消肿汤坐浴及外涂庆大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肛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预后.结果:治疗2周后,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8%,西药组为85.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中药组创面愈合时间、肛缘水肿消散时间、创面渗液消失时间、肛门坠涨缓解时间、肛门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及2个月后,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升高(P<0.05),Wexner肛门功能测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VEGF、PDG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中药组随访复发率3.19%,西药组为6.3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芥消肿汤坐浴治疗肛周脓肿术后肛门肿坠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口愈合,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远期疗效更好,值得推荐.

    肛周脓肿肛门肿坠肛门功能炎症因子

    养阴清热汤加减对阴虚型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CRP、IL-6的影响

    胡亚丽曾聪慧聂亚茹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养阴清热汤加减对阴虚型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5阴虚型老年糖尿病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中医组(n=33)和西医组(n=32),西医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中医组患者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进行养阴清热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膀胱抑素-C(Cys-C)].结果: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相近(P>0.05),但中医组显效例数多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IL-6、CRP、TNF-α)、肾功能指标(SCr、BUN、Cys-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中医组低于西医组(P<0.01).结论:养阴清热汤加减能够减轻阴虚性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治疗疗效显著.

    养阴清热汤阴虚型老年糖尿病肾病生活质量糖尿病

    肾安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微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吕艳丽张卜胡娟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肾安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UALB)、微炎症状态、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就诊94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服肾安方.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水平[m-UALB、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G)]、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BUN)]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UALB、UACR、血清IL-6、IL-22、IL-1β、FIN、FBG、S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肾安方可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和胰岛素对抗症状,抑制炎性介质产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肾安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m-UALB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炎症因子、NRG1、Irisin的影响分析

    宋丹白洪超陆平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炎症因子、神经调节蛋白1(NRG1)、鸢尾素(Iris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10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依帕司他治疗)与观察组(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各有50例,观察气虚血瘀症状、血清指标、神经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虚血瘀各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NRG1低于对照组,Irisin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改善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虚血瘀症状、NRG1、Irisin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补阳还五汤加味依帕司他气虚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炎症因子

    四妙汤合宣痹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指标影响

    徐孟丽王青松张金山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四妙汤合宣痹汤加减联合西药口服对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疗效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1月RA湿热痹阻证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四妙汤(四妙汤是由四妙丸中方药而来,由于丸剂制作工艺相对繁琐,故取四妙丸中方药,以用作四妙汤)合宣痹汤加减治疗,两组共实施为期3月治疗.观察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RF、ESR、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F、CRP、IgG、IgA、IgM水平及VAS、DAS28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ESR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患者使用四妙汤合宣痹汤加减辅助治疗能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及病情进展,同时对体液免疫也有一定影响,且不良反应少.

    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四妙汤合宣痹汤炎症因子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