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六大格局"助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陈丽如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文章尝试从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角度,提出构建包括组织领导、教育合力、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环境等六个层面的"六大格局"理念,从助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思考其中存在的现实困惑,提出解决困惑的现实举措。

    "六大格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智能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周一汛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效率、路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它以虚拟现实、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为依托,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文章旨在探讨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积极推动智能化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三全育人"视域下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肖新花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调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目前,教育领域存在教育者对思政教育认知不足、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不深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树立先进育人观念,优化思政教学设计,完善相关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体系与长效机制,以促进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之中。这样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全育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

    "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

    许珍珍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大思政课"作为一种紧密结合现实的教育教学形态,一种在守正中创新的教育教学过程,一种融合大格局、大系统和大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善用"大思政课"既是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遵循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善用"大思政课"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直面现实挑战,汇聚开放多元的"大资源",实施强健有力的主渠道教学,搭建互联互通的"大场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大思政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守正创新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韩乐韩玉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的理论基础的分析,结合实践探索,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的路径:一是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二是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有机结合;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的能力;五是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育

    奋斗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及实践措施

    司马明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将奋斗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既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也有助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实践指向上,这项工作应该坚持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认同,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对此,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奋斗精神的培养,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重视言传身教,协同全社会形成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合力。

    奋斗精神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

    从思政教育出发探索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塑造

    毛然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思政教育视角出发,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塑造展开探究。概述思政教育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相关概念,分析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中思政教育的开展现状,重点阐述思政教育视角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塑造策略,如优化社区物理空间与环境建设、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管理与服务机制,以及构建评估与反馈体系,旨在通过这些策略,提升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思政教育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郑莹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群体肩负起了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干部群体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强调他们是引领学生群体的风向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效果提升难度大等挑战,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文章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并针对当前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立德树人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贾琦李红旭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当代大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也可有效提高思政育人成效。并且,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具有内在逻辑联系,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二者融合发展依旧存在融入程度不深、融入方法单一等问题。对此,高校应了解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通过构建"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打造"三维协作"实践体系、健全"三环相扣"育人机制探索实践路径,以期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高校思政教育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创新路径探究

    王文婷冯玮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德育和美育缺一不可。要达成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遵从艺术教育的专业特点、学生成长规律,重视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创新,强化课程思政建设,获得"1+1>2"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促进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遵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原则,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其不只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进行艺术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客观要求,还是持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目标的必经之路。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艺术教育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