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道港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道港口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道港口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张华勤

双月刊

1005-8443

jowah@sina.com

022-59812345-6208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水道港口/Journal 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与海岸河口、内河航道、港口工程、通航建筑、波浪、防护建筑物、交通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科研基础理论以及手段和方法的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上述领域前沿研究成果、高新技术。刊载上述领域有关发展战略、经济管理、规划、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高度离岸堤对波生流及地形演变影响的数值研究

    王平邹文峰孙家文刘鑫仓...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高度的离岸堤是近岸沙滩防护的重要构筑物,其在波浪作用下的动力地貌响应有所不同.文章基于Xbeach岸滩演变模型,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斜向浪作用下离岸堤附近的波生流场及地形演变过程,进一步分析了正向波浪作用和堤顶高程变化的影响,并针对人工离岸沙坝,模拟了沙坝变形以及近岸动力地貌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离岸堤掩护下堤后会出现波高梯度变化,进而形成沿岸流及离岸流;当堤顶高程降低,波浪会在潜堤上发生破碎,从而形成向岸流;不同高度离岸堤附近的波生流场差异较大,其导致的地形演变趋势也会不同;随着堤顶高度的增加,近岸的侵蚀淤积会逐渐增大;人工沙坝在波浪作用下不断向岸移动,其高度逐渐降低,对近岸可起到沙源补充的作用.

    离岸堤离岸潜堤人工沙坝波生流地形演变

    滚装船在拖轮辅助下丁靠斜坡道的船舶系泊试验研究

    叶文亮薛丁源张万威严士常...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某码头工程为例,针对1 万t滚装船在拖轮辅助下丁靠斜坡道开展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分别对风、浪、流不同组合工况下的缆绳系缆力、船舶运动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作业及系泊条件,可为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设计方案缆绳布置方式总体较为合理,使用拖轮辅助可以有效地平衡风、浪、流对滚装船的作用力,各组缆绳缆力未超过 50%破断力的设计标准;对于系泊系统中各特征量,动力因素的影响次序自大至小依次为:波浪、风和水流,其中波浪周期在影响因素中最为显著;同样的波浪条件下,SW向波浪比WSW向波浪作用更为不利,实际运行管理中应结合波浪数模成果及码头前实际波浪方向调整系泊和作业状态.

    滚装船系泊试验系缆力运动量

    基于AFL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冲刷动力响应研究

    郝文辉李永进吴宁宇杨永焱...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桩式基础作为海上风电应用最为广泛的支撑型式,其周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冲蚀.目前,海上风电基础冲刷后的结构动力响应研究较少考虑叶片、机舱、轮毂等细节特征,而是将上部结构简化为质点或静止状态,缺乏基础-结构-荷载一体化数值仿真方法,难以反映冲刷后风机结构振动规律.为此,依托菩提岛海上风电场,通过多波束扫测探明了单桩基础最大冲刷深度,基于AFL(等效嵌固长度)法考虑桩基柔性特征,计算不同冲刷深度下桩基等效嵌固长度,建立风、浪共同作用下风机仿真模型,揭示不同冲刷深度下单桩式海上风电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现有桩基冲刷深度难以引起结构共振,且风机的整体振幅较小.塔架和桩基均在F-A(前后)向出现最大振幅,而 S-S(侧)向和 YAW(垂)向的位移幅值相对较小,故需要对F-A向振动进行重点监测.随着桩基局部冲刷深度增加,风机结构固有频率单调递减,当冲刷深度达到12 m,结构整体刚度不足,给出了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冲刷安全阈值.提出的单桩式海上风电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可为工程中不同冲刷深度引起风机振动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单桩海上风电多波束扫测冲刷固有频率

    潍坊港3.5万t级航道可挖性试验技术研究

    纪立强翟金金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潍坊港航道原状土样室内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潍坊港3.5 万t级航道沿线沉积物特性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结果,得到了海床土物理力学性能,并提出了航道疏浚可挖性评估图表.研究结果表明:口门外疏浚难度较困难,航道近端可挖性较好,远端可挖性尚可,近40%航道疏浚困难和较难.研究得到的疏浚难易程度的结果,对指导挖泥船种类的选择、施工区域的确定及船只调配,挖泥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工期控制和成本测算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航道可挖性试验疏浚

    《交通强国评价指标》印发实施

    殷缶梅深
    34页

    长江上游典型碍航滩段航道整治数学模型及船舶仿真模拟研究

    李晓松孔宪卫蔡翼枫李笑晨...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是重要的航运通道,碍航滩段对船舶安全航行造成严重影响,以长江涪陵至丰都老虎梁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的水文地形资料,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典型滩段的碍航特性、整治参数、整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基于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船舶操纵模拟,对整治方案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并确定窄深型挖槽方案为最优整治方案,为消除通航瓶颈、保障船舶安全和航道畅通提供技术支撑.

    碍航滩段航道整治二维水流船舶操纵模拟

    基于万吨级船舶阻力变化的大型人工水道断面尺度研究

    林仁智陆杨诸裕良时健...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现行规范在可通行 3 000t级以上船舶的大型人工水道断面尺度设计方面的规定不足,从限制性航道航速经济性角度出发,定义大型人工水道的经济航速断面,基于数学模型研究满足万吨级船舶(总长130 m×型宽22m×设计吃水5.5 m)通航要求的经济航速断面尺度推荐参数区间.具体包括:基于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的开源程序包FUNWAVE-TVD建立了限制性航道中船行波传播变形及阻力变化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边坡比、航道底宽条件下船舶阻力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航道底宽、边坡比对航行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型人工水道设计时,对于梯形断面,经济航速断面设计时,坡比采用1:3 较优,水深8m时底宽取90 m,断面系数为7.54 较优;水深9m时,底宽取70 m,断面系数为7.21 较优.

    限制性航道万吨级船舶船舶阻力经济航速断面FUNWAVE-TVD

    基于海事调度规则的长距离受限航道通航效率影响研究

    黄建梁封学军王苏阳张铖...
    51-5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特定时段混合船舶流特征,优化海事调度规则是提升航道通航效率的低成本、高效率方法.文章以长距离受限航道通航效率提升为研究对象,以平均等待时间(AWT)、港口服务水平(AWT/AST)、泊位利用率(ρ)、航道通过能力(T)为指标,基于靠港船舶AIS数据建立Arena港口生产作业仿真系统,分析先到先得(FCFS)、港口效益优先(PEP)和综合效益优先(CBP)等海事调度规则对通航效率的影响.以RSOT长距离受限航道为案例,基于 2021-2022 年靠港船舶 AIS 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FCFS和PEP规则的效果基本一致,CBP规则可以有效降低大部分船型平均等待时间的同时提升了港口服务水平.其中:10 万t级原油船AWT降幅最大达到 62%,货船泊位利用率ρ增长达到 64%;在当前船舶到港密度流增加20%时依然保持高效率,成品油船AWT和AWT/AST降幅最大达到62%,货船泊位、原油泊位和成品油泊位利用率ρ值分别提升67%、28%和26%,航道通过能力T值的提升可达到14%.研究结论可以为该类长距离受限航道的海事调度规则优化和通航效率提升提供借鉴.

    长距离受限航道海事调度规则仿真航道通航效率泊位利用率

    基于船舶交通流仿真平台的三峡通航调度方式研究

    冯志涛杨利李珍尧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调度技术水平的提高,三峡通航调度水域逐步扩大,船方的过闸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对调度水域发展演变和船方过闸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三峡通航调度方式——"基于申请时间的排队制",并通过船舶交通流仿真平台进行模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申请时间的排队制"的调度方式可以在不降低船闸通航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船方过闸需求,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峡通航调度方式交通流仿真船闸黄金水道

    受梯级枢纽开发影响的汉江中游流量变化研究

    王盈心徐鑫王楠高清军...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汉江中游流量变化情况,选用皇庄水文站1965-2022 年共58a逐日流量数据,按丹江口水库、王甫洲水利枢纽、崔家营航电枢纽、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开发时序,将研究时段划分为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基准期和4 个典型影响时期,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开展多年流量变化特征分析,采用变化范围法(IHA-RVA)对不同影响时期的流量指标进行分析,并根据各指标的水文改变度及偏移度综合评估汉江中游流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丹江口、王甫洲、崔家营、雅口和兴隆等水利工程影响,汉江中游流量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32 个IHA指标整体水文改变度达47.46%~63.74%,判断为中度改变.

    汉江Mann-Kendall检验变化范围法水文改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