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道港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道港口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道港口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张华勤

双月刊

1005-8443

jowah@sina.com

022-59812345-6208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水道港口/Journal 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与海岸河口、内河航道、港口工程、通航建筑、波浪、防护建筑物、交通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科研基础理论以及手段和方法的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上述领域前沿研究成果、高新技术。刊载上述领域有关发展战略、经济管理、规划、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巴基斯坦瓜达尔某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

    谭忠华栾英妮刘臻陈江南...
    469-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北印度洋阿拉伯海的水文气象特征,重点分析了该海域的季风洋流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水动力及热扩散数学模型,经率定验证后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某燃煤电站不同取排水平面布置方案下的温排水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巴基斯坦瓜达尔海域海流流向呈季节性长时间的单向流形态,为风海流,与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特征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满足排放口100 m处温升不得超过3℃,可采用以下措施:采用多点分散式排水;增加排水口处的水深,使温水能够进行充分的垂向掺混作用;调整排水口的排水流量,按照水深浅、流量小或水深大、流量大的原则,充分利用每个排水口处的温水容纳体积.最后,总结了取排水口的相对位置优化原则,为取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季风洋流取排水平面布置排水温升温排水扩散距离数值模拟

    深中通道成"湾区新顶流"

    殷缶梅深
    479页

    柬埔寨磅逊湾口波高推算与分析

    齐作达陈汉宝徐亚男高峰...
    480-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水波高的推算是工程建设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柬埔寨磅逊湾波浪具有明显的季风期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台风浪影响.作为"一带一路"中海上丝路的重要枢纽,其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利用连续30a的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台风数据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数据,在实测数据验证基础上,计算得到台风浪波高,再结合ECMWF再分析数据,得到了1990-2019 年湾口主要波浪入射方向的波高年极值,最后利用P-Ⅲ曲线计算得到不同重现期波要素.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磅逊湾内港口、电厂以及岛桥建设提供波浪条件,对其湾内的工程规划、立项、实施有借鉴意义.

    柬埔寨磅逊湾重现期JTWCECMWF

    深中通道岛隧结合部波流特性及覆盖层稳定性试验研究

    聂晓彤刘军其戈龙仔陈汉宝...
    486-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岛隧工程结合部与传统隧道、近岸陆地工程衔接存在明显差别,以及在设计上面临的新难题,为保证深中通道岛隧结合部沉管隧道覆盖层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结合部区域范围内波流特性和防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包括波浪和水流之间变化角度的水动力场,以及波流耦合作用护面块体稳定性;揭示了岛隧结合部波流耦合效应,总结了波高比(Hs'/Hs)和流速比(U'/U)与相对流速(U/C)、波陡(Hs/L)、相对水深(d/L)和波流夹角(α)变化规律,并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同时通过多组试验对比优化,获得了护面块体最优稳定重量,导出了波流耦合作用下护面块体稳定重量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不仅解决了深中通道重大工程的实际问题,也为今后海底沉管隧道覆盖层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深中通道工程岛隧结合部覆盖层波流耦合稳定性模型试验

    中国首个智能航运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殷缶梅深
    494页

    围填海工程对九龙江河口纳潮量影响研究

    李文丹朱振洋陈能汪许婷...
    495-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潮量是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体积,对维护海湾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针对围填海工程所在厦门九龙江河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实测水文资料统计以及经充分验证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对九龙江河口现状条件下的纳潮量进行了统计计算.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厦门港海沧港区围填海工程建成后九龙江河口水流特征、潮位变化和纳潮量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采用传统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沧港区围填海工程面积约为2.95 km2,工程实施后九龙江河口纳潮量减少率约为4.3%.

    纳潮量潮位数值模拟九龙江河口围填海工程

    "2023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殷缶梅深
    501页

    万宁港北渔港避风锚地扩建工程潮流分析研究

    刘铭祎王亥索王晓晴
    502-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渔港避风锚地潮流流速、流态对船舶安全停泊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万宁港北渔港避风锚地扩建工程的实施,结合工程水域历史大小潮水文观测资料,采用二维潮流模型对工程实施前后的潮流流态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工程实施以后流场特征及其可能对周边水动力环境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航道疏浚水深增加,过水断面面积相应增加,航道处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为流速略有减小.与此同时,由于航道浚深,水流向航道处集中,航道两侧的分流作用减弱,流速也略有减小;与小海南汊道整治工程实施叠加后,南汊道的分流作用明显;小海北汊道分流作用减弱,流速下降.

    渔港避风锚地潮流数值模拟流场特征

    洪江枢纽改建船闸上游航道通航条件试验研究

    普晓刚王能金辉乾东岳...
    51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洪江枢纽改建船闸所面临的上游航道通航安全问题,采用正态定床物理模型试验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库区曲折岸线的存在,下行航线呈S型弯道,导致船舶在通过第一个弯道段时,船首和船尾受力不均,产生甩尾打横现象.而后船舶需要迅速调整航向以进入下一个反向弯道段,不仅增加了船舶操控难度,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航行安全隐患.为解决此问题,通过试验优化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善方案:利用上游对岸侧的锚地以及库区水深流缓的特性,将原本连续的S型弯曲航线调整为单一弯曲航线,同时保持已建船闸上游隔流堤的长度不变.这一改善措施不仅成功解决了改建船闸的通航安全问题,还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洪江枢纽改建船闸库区航道曲折岸线自航船模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非接触高精度监测设备研发

    朱鹏瑞薛润泽刘孟孟王亚民...
    518-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水工建筑物裂缝检测仍以人力识别为主,常规仪器检测为辅,来实现一定频次的检测,效率低下且存在盲区.以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为研究对象,对裂缝图像识别系统平台与监测设备进行深入研发.首先设计了混凝土裂缝非接触高精度监测设备构成,对于图像处理模块,通过利用深度学习U-Net 技术实现裂缝图像精准分割,借助切分处理操作,实现端对端的图片处理;然后基于中垂线的图像腐蚀技术计算裂缝宽度,基于霍夫变换去除噪声实现裂缝长度的测量.依据相关规范,将混凝土构件分为板、梁、桩与桩帽、方块、胸墙、墩台等构件,完善裂缝监测评级依据.最后测试了水工建筑物裂缝高精度监测设备工程样机的可靠性和精度.结果表明: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非接触高精度监测设备对裂缝识别的精度可达0.08 mm,能够实现裂缝的自动识别、类型判断、精准测量、评级预警等功能,达到了水工建筑物结构开裂的智慧化监测效果.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裂缝识别深度学习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