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道港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道港口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道港口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张华勤

双月刊

1005-8443

jowah@sina.com

022-59812345-6208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水道港口/Journal 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与海岸河口、内河航道、港口工程、通航建筑、波浪、防护建筑物、交通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科研基础理论以及手段和方法的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上述领域前沿研究成果、高新技术。刊载上述领域有关发展战略、经济管理、规划、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雨场中海上风机气动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庄宁龚波许明宇钟建东...
    75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力发电项目的不断发展,外部的降雨环境会对海上风机的气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以NREL-5MW型海上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建立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其在风场与风雨场中的气动性能,探讨了风雨共同作用对风机整体结构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雨时风机结构的迎风面雨滴分布比例最高,虽然风机整体受到雨荷载占风荷载的比例较小,但是塔架受到的雨荷载占到塔架受到的风荷载的10%,作用力不能忽视.并且降雨也会降低风机的发电效率以及使叶片产生自振,影响其工作稳定性,需确保节点连接质量和强度.

    海上风机风雨场气动性能湍流模型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在北京开幕

    殷缶梅深
    763页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冲刷固化土防护应用研究

    陈建均
    764-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基础所处海域水深较大,洋流冲刷强.海上风机单桩基础多使用砂被或抛石工艺防止海流对基础根部的冲刷侵蚀.常规砂被施工工艺防冲刷能力较弱,抛石工艺施工精度不易控制.以南海某风场为研究对象,对固化土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在深远海复杂海况下海上风电场项目单桩基础固化土防冲刷方案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固化土材料整体均匀性较好,粘聚力指标高,抗冲刷能力强,与单桩基础贴合较好;经济上,相比砂被方案和抛石方案,固化土施工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性;防冲刷效果上,固化土方案能够实现对单桩基础的全寿命周期防护.研究成果可在深远海海上风电工程推广应用.

    单桩防冲刷固化土海上风电

    级配砂不同含量的软土变形特性及其本构方程

    黄超天王天齐董玉翔沈才华...
    772-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含砂量的软土变形特性比较复杂,而级配砂含量对软土的影响更难预测,针对杭州含级配砂软土地层特性,通过不同含砂量软土的三轴剪切实验,分析了土样三轴剪切破坏形态,获取了不同围压下不同含砂量土样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数据变化规律,提出了含级配砂软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率的幂次函数本构模型,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级配砂不同含量软土的塑性硬化参数和软化参数变化规律,并通过求原函数的方法获得了可以反映含砂量的软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表明:围压与含砂量对土样的三轴剪破形态都有影响;含砂量增加能显著提高土样的抗剪强度,不同围压下(100 kPa、200 kPa、300 kPa)40%含砂量抗剪强度分别增加37.38%、14.1%、8.86%;随着含砂量增加,土样的最大卸载切线模量随之增大,土样切线模量变化率随之减小.研究成果为深入探讨级配砂对软土变形特性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含砂率砂黏混合土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

    殷缶梅深
    781页

    防渗墙刚度对大厚度黄土地区均质土坝除险加固效果的影响

    李鹏科辛振科白妍丽杨宁...
    782-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少有防渗墙加固对坝体非线性静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为了研究混凝土防渗墙在黄土高原深厚覆盖层湿陷性黄土地区病险土石坝除险加固中的适用性,以巴家咀水库土石坝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上游马道处增设防渗墙后坝体的变形、应力、坝体剪应力水平、施工期防渗墙应力变形、加固后防渗墙变形、加固后防渗墙应力等方面的静力特性.结果表明:无论增设塑性混凝土还是刚性混凝土防渗墙,大坝渗透稳定和坝坡稳定均能满足要求,但刚性混凝土刚度不宜过大,避免产生严重裂缝.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巴家咀水库湿陷性黄土土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除险加固非线性静力分析

    港口区域下的船舶SO2排放扩散模拟研究

    丁龙姜影郭子坚王文渊...
    790-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废气排放是影响港口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用船舶AIS数据,对船速与船舶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应用AERMOD模型对船舶SO2 扩散过程进行模拟,结合船舶排放特征及船舶航行时的气象条件,研究风速、风向等外界因素对船舶SO2 扩散的影响作用.从不同时空维度分析多船舶SO2 扩散叠加后对结果的影响,为控制港口船舶SO2 排放扩散对港区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船舶航行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与船舶航速的平方成正比;SO2 扩散范围随风速增大而扩大的同时对环境影响会减小;此外,考虑港区内多船舶扩散叠加的情况,多排放源共同作用下SO2扩散后浓度值将突破单艘船舶影响上限,扩散后影响面积增大,对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船舶尾气污染物扩散AERMOD模型

    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开幕

    殷缶梅深
    798页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海事监管平台设计与实践

    于迅马国强于祥田坤生...
    799-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部署,立足海域内海陆空多维立体化船舶尾气遥测点规划布局,研究集成WebGis动态地理信息、AIS船舶航行数据、船舶尾气排放因子等的多源信息融合模式,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数字化信息与海事监管执法流程有机结合,打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视监测的无人值守、任务分派、追踪监测、登船检查、结果反馈、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计算等多个环节数字信息一体化链条,构建数字化模式下船舶减污、降碳一体化监管监控与执法协同模式.针对辖区船舶大气污染物监视监管开展数字信息平台设计与建设实践,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助力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遥测立体监管新模式,提高船舶排放控制区监管技术水平,为推动船舶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船舶大气污染物海事监管海陆空三位一体多源信息融合数字信息平台AIS

    基于YOLOv5目标检测算法的航道工程鱼类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邱宁彭士涛KONDOLF George Mathias胡健波...
    806-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深度学习技术在航道工程生态影响评估方面的应用,提高内河航道建设的生态化和智能化水平.文章筛选了36 种长江航道工程区域典型鱼类为目标鱼种,采用原位与室内两种场景水下影像采集及人工标注的方法,建立了航道工程鱼类目标检测数据集.进一步利用该数据集基于YOLOv5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模型训练,并对训练的模型进行了测试验证.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训练数据集的精确率分数为0.933,召回率分数为0.98,平衡点处F1 分数为 0.89,均接近于 1,训练效果较好.训练数据集与验证数据集的标注框损失值、目标损失值和分类损失值均趋近于0,训练和验证数据的拟合程度良好.混淆矩阵图表明不同鱼体之间能够互相区分,且能够预测为各自正确的类别.验证数据集整体mAP值为0.933,召回率分数0.98,F1 平衡点处分数 0.89,识别效果较好.整体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形成的基于YOLOv5 的目标检测技术对航道工程典型鱼类具有优良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效果.

    YOLOv5目标检测鱼类智能识别航道工程深度学习生态影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