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含硼添加剂在锂金属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陈官胜周新红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锂电池中,六氟磷酸锂(LiPF6)因其最佳综合性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锂盐,然而,LiPF6在高温下易分解以及界面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添加剂:全氟频哪醇硼酸锂(LiFPB)。该添加剂的阴离子可以优先吸附并在锂负极表面分解,形成导电且坚韧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在1 mol/L LiPF6-EC/DMC电解液中加入微量的LiFPB添加剂(0。03 mol/L),可以有效地抑制锂枝晶的生长,Li/Cu和Li/Li电池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沉积/剥离稳定性(Li/Cu电池140圈平均库伦效率为97。1%)。在LiCoO2/Li锂金属电池中表现出了优越的循环稳定性(500圈循环容量保持为86%),实现了高温下LiPF6类电解液的实际应用。本研究揭示了设计新型添加剂的重要性。

    锂金属电池添加剂高温固态电解质界面

    金佛手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性测试

    王晨霞黄东纬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金华佛手(以下简称金佛手)提取精油及多糖后残渣中总黄酮的乙醇回流超声法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测试。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温度70 ℃、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30(g:mL,下同)、超声6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1。43%;对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6。5%和62。4%,表明金佛手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金佛手总黄酮提取工艺体外抗氧性

    洗油含芴馏分段反应-分离制9-芴酮工艺研究

    柴志方桂欢欢梁嘉欣徐婕...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洗油中芴的利用率,分别以模拟和真实含芴馏分段为原料,采用反应-分离的新工艺进行了直接氧化制9-芴酮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料与溶剂质量比1∶7,进气速率250 mL/min,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40℃),15min内即可实现模拟原料中芴的完全转化;而对于真实原料,在相同工况下,反应速率明显变慢,通过增加催化剂用量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反应后9-芴酮混合物通过精馏即可得到纯度>95%的9-芴酮粗品,再结合重结晶工艺可得到纯度>99%的9-芴酮产品。与传统分离-反应工艺相比,本工艺9-芴酮产品总收率可提高近6%。

    洗油含芴馏分段9-芴酮反应-分离

    超声辅助酶法对杜仲籽粕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

    周凯唐武飞唐海珊廖云辉...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生物质废弃物杜仲籽粕和高值化开发杜仲籽粕蛋白,以杜仲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蛋白酶法制备了杜仲籽粕蛋白。采用单因素实验系统分析了加酶量、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了杜仲籽粕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发现,加酶量和液料比在一定范围内对杜仲籽粕蛋白的提取率影响较小。当加酶量为0。8%和液料比为15(mL∶g)时,杜仲籽粕蛋白提取率最高。其他单因素对杜仲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酶解时间>超声时间>超声功率>pH值>酶解温度。在最优化条件下(酶解温度40 ℃、酶解时间88 min、pH值10、超声功率300 W和超声时间57 min),杜仲籽粕蛋白提取率最高可达27。91%。

    杜仲籽粕蛋白提取超声酶解响应面优化

    缺电子咪唑并杂环骨架的电化学偶联反应

    孙娜张思语朱雪华汪洋...
    17-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咪唑并杂环骨架在药物分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然而通常需要使用有毒的化学氧化剂通过氧化偶联来合成。近年来的电化学合成法非常绿色,但是应用范围仅限于富电子结构的合成。本文开发了一种缺电子联咪唑并杂环的电化学合成方法,此法产率高、后处理简单、容易进行放大,具有优良的规模生产潜力,且不需要氧化剂,对环境污染很小。

    有机电合成氧化偶联咪唑并杂环绿色化学

    复方玫瑰抗焦虑纳米微胶囊香水的制备及评价

    黄安莉姚刚朱月陈滕...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环糊精为壁材,复方玫瑰花精油为芯材制备纳米微胶囊香水,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抗焦虑纳米微胶囊,对所制备的纳米胶囊进行包封率测定。利用洞板试验对抗焦虑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感官评价和释放试验对留香时间进行评价。结果:复方玫瑰抗焦虑纳米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制备温度70℃,芯壁比为1:5,均质速度为12 kr/min。根据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复方玫瑰抗焦虑纳米微胶囊对复方玫瑰精油的包合率为60。0%±2。8%,粒径为(738±5。8)nm。洞板试验表明抗焦虑纳米微胶囊对小鼠的焦虑情绪有缓解作用,且留香时间较普通香水长。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复方玫瑰抗焦虑纳米微胶囊香水留香时间显著得到提升,且具有良好地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为长效香水以及新型抗焦虑纳米微胶囊香水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纳米微胶囊抗焦虑复方玫瑰花精油香水环糊精

    二氧化硅空心球/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代晓雪史超云赵云浩陈敬波...
    24-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安全性能良好等优点。二氧化硅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储量丰富、绿色无污染等特点,是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二氧化硅在脱嵌锂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使得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大大降低。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制备了二氧化硅/碳(SiO2@C)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空结构有效地缓解了二氧化硅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了复合材料在锂化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碳层可以作为"缓冲层",缓解了二氧化硅的体积膨胀,同时碳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在0。1 A·g-1电流密度下经过50次循环后,SiO2@C的放电比容量为766。2 mAh·g-1,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二氧化硅中空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落叶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寇鹏斌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落叶作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材料,以Pb(Ⅱ)溶液模拟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生物炭材料的添加量、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浓度对重金属铅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拟合确定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通过竞争性吸附模拟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效果,通过循环再生研究生物炭材料的再生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生物炭材料对重金属铅离子的最佳去除率可达到84。8%,最大饱和吸附量为33mg/g,吸附是一个受反应速率和扩散控制的复杂过程,拟二级动力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此过程,在铜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生物炭仍然对Pb(Ⅱ)有较高的去除率,且经过3次循环再生后,去除率仍可达到64。8%。

    生物炭吸附铅离子

    白云石卤化法制备氢氧化镁的研究

    韦开林李帅琦冷新村韦世菊...
    32-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燃剂型氢氧化镁由白云石煅烧、消化后与卤水沉淀反应得到,探究煅烧温度、氯化镁浓度、陈化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氢氧化镁纯度的影响。然后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氢氧化镁进行表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960 ℃,氯化镁浓度为1。0 mol/L,陈化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60 ℃,可得到纯度为81。29%的氢氧化镁制品。

    氯化镁白云石阻燃剂氢氧化镁

    吲哚及其衍生物缓蚀机理计算及性能研究

    苏柯杨莎何激忠傅浩...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开发新型的有机缓蚀剂,使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对3种吲哚及其脂类衍生物(吲哚、吲哚乙酸甲酯、吲哚乙酸乙酯)优化后的分子结构、电荷分布和轨道能量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分析总结了 Fe原子与三种不同吲哚及其脂类衍生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采用表面分析方法评价三种缓蚀剂具有的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吲哚的缓蚀效果最好,其次是吲哚乙酸乙酯,吲哚乙酸甲酯的缓蚀效果在三种物质中最弱,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降低繁杂基础工作量的同时,也为将来吲哚类缓蚀剂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吲哚量子化学缓蚀剂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