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标准方差统计在胺液发泡倾向快速预判中的应用分析

    王仕文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标准方差在大榭石化胺液系统发泡倾向快速预判中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为行业内胺液发泡倾向的快速预判提供了参考。

    胺液发泡标准方差

    半导体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水分解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海忠王磊王洲孙亚龙...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是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为了缓解并最终解决能源的供需矛盾,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氢能是理想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将水分解,持续产氢并存储利用起来,这将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复合半导体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光催化剂材料,详细介绍其光催化原理、种类以及其在光催化水分解工业化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光催化领域进行了展望。

    光催化半导体复合材料水分解产氢

    关于延长焦炉气压缩机运行周期的研究

    任美娇何谋文
    208-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缩机是焦炉气制甲醇工艺流程中的核心生产装置,通常需要维持长周期正常运转。某甲醇厂自建成投产以来,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周期未达预期,时常发生设备停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该厂焦炉气压缩机故障原因及气体组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对装置工艺流程以及工艺操作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旨在延长焦炉气压缩工段的平均运行周期,从而降低停机经济损失、提高综合效益。

    压缩机运行周期导压管喘振跳车

    尺寸精度控制双系统在LNG工艺模块中的应用

    王鑫刘荣坤田从永曹洪涛...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LNG模块的建造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精度控制系统面对此种情况,暴露出精控能力不足以及使用效率低下等重大缺陷。通过对尺寸精度控制双系统布设方案、使用方法以及维护校准的讨论,正式提出了这一全新的精度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精度控制困境。

    LNG模块海洋工程精度控制系统

    海洋平台管线试压技术及工程应用

    陈林
    214-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了海洋平台管线试压技术,通过对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关键问题与挑战、工程应用与分析以及优化改进措施的综合探讨,为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在海洋平台管线试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面,明确了其定义和概念,深入剖析了其基本原理,并细致介绍了常用的试压方法,为读者建立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关键问题与挑战部分突出了海洋环境对管线试压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同时着重讨论了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面对挑战的实用建议。在工程应用与分析方面,本文详细剖析了海洋平台管线试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工程效果评价与经济效益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帮助其更好地利用该技术。在最后的优化与改进措施部分,文中全面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方向,并探讨了新技术的应用,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海洋平台管线试压技术工程应用

    疏松低渗储层化学稳砂体系配方设计与性能评价

    李艺恬尹霜刘方圆刘若雨...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疏松低渗储层具有储层物性差、泥质含量高、产出砂粒径小等特点,防砂与释放产能是同类低渗疏松储层开采的关键。目前常规机械防砂工艺适用性较差,泥质及细粉砂易堵塞筛管,为此提出应用对产能影响小的化学稳砂技术,解决疏松低渗储层的开发难题。针对疏松低渗储层特点,研制了基于电性吸附机理的新型聚合物类防膨稳砂剂CWW-1和DWS-1,由这两种稳砂剂复配而成的复合防膨稳砂体系综合效果优于单一防膨稳砂剂作用效果。复合防膨稳砂体系可将细粉砂吸附变大为细粉砂集合体,从而将细粉砂防治难题化解成了中粗粒径的防砂问题,提高了临界出砂流速,起到了稳砂的目的,同时最大程度释放油井产能。以稳砂后渗透率恢复值和细粉砂粒径中值变化率为指标,通过岩芯驱替实验、细粉砂稳砂前后粒径测定优选适用于低渗储层的化学稳砂体系。室内性能评价发现,采用0。8%CWW-1+2%DWS-1的化学稳砂体系处理后,25×10-3 μm2的岩芯渗透率恢复值接近70%,300×10-3-1 000×10-3 μm2的岩芯渗透率恢复值在80%~100%之间;处理后细粉砂粒径中值较处理前增大3倍左右,可以达到评价标准的良好等级(处理前后粒径变化率在200%~400%之间);采用现场岩屑开展耐冲刷实验,经优选出的化学稳砂体系(0。8%CWW-1+2%DWS-1)处理后,临界出砂流量提高了9倍,临界出砂压力提高了 10倍左右,稳砂后渗透率降幅小于10%,能够满足实际开发需求。

    化学稳砂疏松低渗储层出砂细粉砂

    脱瓶颈改造后乙烯精馏塔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伍鸿哲
    221-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烯精馏塔运行状况的好坏与乙烯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息息相关。中韩石化乙烯装置乙烯精馏塔经过110万t/a脱瓶颈改造后,出现了塔压差增高、塔顶产品不合格、塔釜乙烯损失增多等生产问题。文中从乙烯精馏塔实际运行状况着手,分析影响乙烯精馏塔正常运行的原因并提出优化措施。通过将乙烯精馏塔气相进料部分转至液相进料来降低精馏塔整体负荷;优化裂解原料组成;降低中沸、增加底沸热负荷等优化措施,消除了塔压差高的影响,降低塔顶乙烷含量及塔釜乙烯损失,让乙烯精馏塔能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乙烯产品质量合格。

    乙烯精馏塔乙烷乙烯塔压差

    内涂塑技术在巴油FPSO项目中的应用

    韩明恩李尚峰张庆宇郭馨童...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海洋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和深海油气资源的逐渐开发,FPSO(浮式生产储油船)已成为海上油气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FPSO管道系统在海洋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潮湿、腐蚀的条件下,对其防腐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了内涂熔结环氧粉末涂层技术在巴西FPSO项目上的应用技术,为同类项目的施工提供建议。

    FPSO管道熔结环氧粉末涂层内涂塑

    Triz理论在制氢装置酸性水回收利用中的应用

    井争平马卫东惠晓武马强...
    228-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烃的水蒸气转化法制氢工艺在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烃类和水蒸气结合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H2、CO和CO2混合物,再经提纯生成满足生产要求的氢气,在此过程中副产含CO2较高的酸性水。目前行业内回收利用酸性水主要方法是将含有CO2的酸性水经汽提或曝气等方式将CO2从酸性水中分离出来,被分离出来的CO2直接或间接排放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在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这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大前提下,将运用Triz理论中相关技术、工具及思维方式,对制氢酸性水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回收利用难和环境污染问题。

    烃类蒸汽转化氢气酸性水Triz理论

    水平管稠油水环输送稳定性数值研究

    何雅雅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稳定性问题是稠油水环输送的难点。使用CFD软件,从油水密度差、黏度差、油水两相速度几个因素出发展开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缩小油水密度差会减小压降梯度降低偏心率增加输油效率n,η最高可达11。54;油相黏度的增加虽然会增加压降梯度但输油效率会提高,η最高可达92。47。变水速情况下,水速过小会形成大压降的分层流,稳定水环形成后水速过大会增大管输总流量减小输油效率;变油速情况,油速增长会增加压降梯度,输油效率存在峰值,存在最优速度范围。

    水环输送稳定性计算流体力学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