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与管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与管理评论
经济与管理评论

郝书辰

双月刊

2095-3410

sdjj5257@163.com

0531-88525257;88525258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0号

经济与管理评论/Journal Review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山东经济》是由山东经济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主要刊载理论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管理科学以及企业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文稿。 《山东经济》自1984年公开发行以来,在学术界和实业界获得良好的声誉,其影响日益扩大,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及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全国城市经济十佳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 《山东经济》为双月刊(单月中旬出版),国家标准A4开本,160页,定价15.00元(含邮费),全年6期90.0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79。国外订户可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联系,代号BM4041,邮编:100044。本刊亦随时办理邮购,通过银行、邮局汇款皆可。银行收款账户:山东经济学院;开户银行:济南市高新开发区农业银行;账号:15510104000523200。邮局汇款地址: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经济》编辑部,邮政编码:250014。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研究及展望

    孙涛栾翔茹周思思刘金林...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对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经济、推进民族工作、凝聚民族精神有积极意义.基于文献计量的技术分析,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指标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以及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基础的路径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与述评,总结当前既有研究的成果和进展并提出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构建经济基础文献计量分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发展数字经济的逻辑建构、问题指向与现实进路

    张林忆孙绍勇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社会生产的总体过程都被打上了数字化的印记.为了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该战略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底,顺应了数字经济推动双循环联动发展的需要,蕴含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但党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面临着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协同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中资本逻辑不断强化等问题挑战.在理论升华和实践发展交织演进的未来进路中,应致力于完善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统筹规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站位、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积势蓄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逻辑、成效与展望

    陈明华史楠李倩
    2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相继部署五大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对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实践历程梳理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内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立体地评估.研究发现,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但存在空间极化现象,其中,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多极分化现象相对突出.短期来看,低、中低、中高水平城市转移趋势各异,但随着时间跨度的延长,各城市基本趋向于更高水平发展.研究认为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聚焦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相对短板,协同提升各维度发展水平,根据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政策,进一步弱化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不平衡.

    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效率时空演化研究

    张璐赵宇蓉雅玲
    4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效能,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选取全国 31 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以高等院校的专任教师、固定资产和教育经费作为投入指标,按照"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社会服务"的逻辑框架选取高等教育四类产出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三个方面筛选环境变量,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对2017-2021 年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效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初始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效率整体较高,揭示出高等教育体系在资源配置及管理和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通过进一步随机前沿(SFA)分析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与高等教育投入效率的提升呈正相关,而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增加与高等教育投入效率的提升呈负相关.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的影响后,综合效率均值有所下降,并呈现"东部领先、中部次之、西部滞后"的区域差异特征.

    高等教育投入效率三阶段DEASFA回归纯技术效率

    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信贷担保发展了吗?

    赵全厚梁洪波
    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 2016-2022 年各省财政支持政策实施对农业信贷担保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持政策显著促进了农业信贷担保发展,一系列检验证明估计结果是稳健的,且财政支持政策在东部地区、采用办事处形式设立农业信贷担保分支机构的地区、非产粮大省和农业占比低的地区政策效应更加明显.同时,市场环境和农村金融发展是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信贷担保发展的有效条件,农业信贷担保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应继续高效推进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施,为乡村全面振兴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财政支持政策农业信贷担保政府干预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凌鸿程阳镇陈劲
    6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忽视了经济层面的因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拓宽融资渠道两条途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式制度负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而行业竞争则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制度环境行业竞争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

    王文华邹叶帆解雨欣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立足新质生产力的视角,深入研究ESG信息披露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能够帮助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投资结构优化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与中小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对于ESG信息披露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显著.与两职合一的企业相比,两职分离的企业对于ESG信息披露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显著.因此,企业应积极进行ESG信息披露,重视投资结构优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新质生产力ESG信息披露投资结构优化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意义建构的链式中介作用

    刘祎廖中举梅胜军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及其对数字服务化的重要作用,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的传统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利用平台技术后形成的连接性、兼容性通过意义建构进行服务化转型的链式中介模型.利用回归和Bootstrap对模型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连接性能够正向促进数字服务化;连接性—兼容性—服务化、连接性—意义建构—服务化、连接性—兼容性—意义建构—服务化三条链式中介作用显著;三条路径的总中介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表明泛在化连接作为数字服务化的基础,同时需要组织整合资源以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服务化意义建构连通性兼容性

    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李平潘心飞
    10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1-2021 年中国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具有国际化战略、处于高新技术行业、位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城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信息效应和客户多元化效应提升其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该类企业的实质性创新.

    数字化转型专精特新创新绩效实质性创新

    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带来现金持有水平的提高吗?

    张戌凡陶彦羽
    12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凸显我国数字经济新优势和国家竞争新优势的着力点,数字化转型成为所有企业的不二之选.已有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关系的探讨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数字技术带来的颠覆式创新发展,可能对此关系产生更复杂的影响.基于2010-2021 年度A股上市企业样本,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现金持有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融资约束对上述关系存在调节效应.区分产权属性、企业规模和行业特征差异后发现,倒U型关系虽然存在,但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呈现不同的方向.将数字化转型与现金持有水平扩展到曲线关系,为在融资约束的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提供了新的思路.

    企业数字化转型现金持有水平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