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

亓殿强

半月刊

1672-2221

0531-81758321 81758319

250011

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

当代教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由山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一份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干部和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杨兰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层次的知识加工与理解、关联性的自主知识建构,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迁移与运用.深度学习的这些特征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与建构支持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原来的单向的权威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成为学生自主知识建构的促进者,知识再发现过程的设计者和课堂中的多元交互者,才能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创造条件,使得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

    深度学习教学过程重构教师角色

    清末民初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困境”及当代选择

    李文军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中西之争的重要焦点.从“中体西用”到清算传统,清末民初教育在追逐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课程的设置走入了从坚守到否定的困境.本文以近代教育改革为背景,考察清末与民初学制课程设置的变化,分析传统文化教育在科学主义“现代困境”中的演变,思考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破这一困境的路径.

    中国近代现代教育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传统文化教育

    生存论视域下的德育“身教”内涵及其现代建构

    董骞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果把身教仅仅理解为给受教育者进行示范,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所模仿的话,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仍然是一种相互外在的关系,所谓示范与模仿不过是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外在于他的标准来宰制、规训他.因此,必须改变对身教内涵的既有理解.从生存论的视域来看,身教的真正内涵乃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组建生活世界,两者都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建构着自身的道德主体性.身教乃是一种生活教育,一种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身教示范生活教育爱的教育道德主体

    中小学教师课堂育德的内涵、困境与突破

    程伟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课堂育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价值,并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中,综合显性的、隐性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教师课堂育德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学校育人路径的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教师课堂育德在实践中存在育德意识淡薄、育德设计偏差、育德方式错位、育德时机不当的问题.从教师个体角度来说,突破课堂育德困境要在把握学科特质、建立教学规范、回归教学常识、追求教学艺术四个方面努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学科育德功能,不断提升育德设计能力,转变育德方式,努力培育德育机智.

    教师课堂育德中小学德育机智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教师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张惠惠曹羽婷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教师治理现代化是指着眼国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在对乡土文化的浸润式传承、乡村教师的乡土性特质以及城乡教师的差异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文明和智能化手段,协助多元主体实现对乡村教师“共治”的过程.当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教师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单一,多元化、统筹化状态不显;治理力量分散,凝聚性、协同性较弱;治理过程式微,表面化、形式化问题丛生等现实困境,需要立足“治理主体”和谐化:从“自成一体”到“共治共建”;“治理机制”协同化:从“自上而下”到“互通有无”;“治理目标”长治化:从“线性思维”到“务实长治”,进而推进乡村教师的转型与重塑,落实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旨归.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乡村教师教师治理

    实习师范生专业责任伦理困境的实证研究

    蔡辰梅魏海燕谷红斌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习师范生作为职前阶段的“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诸多责任实现的专业伦理困境.实习师范生主体身份与责任意愿相违、责任判断与外部力量对立、责任召唤与责任能力的疏离、责任理想与现实努力的落差,实习师范生陷入一个又一个困境.困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实习师范生的身份短暂性与教育的长期性的矛盾,责任认知与责任行为的脱节,责任能力不足以及诸如学生家长责任缺失、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弊端等外部因素等.深入关切实习师范生这一主体所面临的责任实现困境,同时为实习师范生提出一些策略,如增强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感,使其更深刻感知教师责任,实施责任教育,提升实习师范生专业能力,优化学校教育的外部关系.

    实习师范生专业伦理责任困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评《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研究》

    梁燕飞
    封2页

    体育文化传承、精神理念启迪: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作——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研究》

    谢纪军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