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郑强

双月刊

2095-4735

qlsfxyxb@sina.com

0531-86401225;86593012;86593055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36号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治理路径分析

    陈博麟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为实现就业公平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就业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实践中,法律条款的细化仍显不足,导致部分保护性条款被片面解读;司法裁判的执行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影响了法律的有效实施.为避免性别歧视对经济增长和人口结构产生负面影响,治理应遵循淡化性别差异,强化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在事前预防方面,应针对不同形式的歧视设立明确标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扩大责任形式和物质赔偿力度,提升法律威慑力.在事后规制方面,可根据就业阶段细化案由,推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并引入公益诉讼机制,以提高女性维权的实效性.通过立法、司法、社会文化建设等多方联动,全面根治就业性别歧视,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的禀赋优势,助力应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就业性别歧视平等就业权女性权益保障

    《金瓶梅》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流播情况论析

    杨彬张新彬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瓶梅》自诞生之初即东传流入日本,并对日本文学及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考察它在日本传播与影响的历史过程,可解读出三个特点:即时性、多途径和接受态度的主动性.在"四大奇书"中,《金瓶梅》的日译本最少和最为晚近,是一部更受文化阶层欢迎的"文人之书",这大致是由于其俚俗过甚的语体特征、更为保守的文学观念以及道、释与民间宗教杂糅的思想状况.因此,此书与当时的普通日本读者之间形成了明显隔膜.

    《金瓶梅》日本传播与影响文学观念

    灵感与诗情营造的"艺术之宫"——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意象解读

    王来迎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突破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范畴,使用融合传统和现代的各类意象,形成破坏、创造与死亡的几类主题的意象群.诗集在意象的选取、运用和营造上整体呈现出自由流转、绚丽多姿的美学特征,体现出诗人重视自由表达的创作思想.郭沫若借助灵感"写"出来的诗大多是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因此《女神》并不是反映"五四"时代精神或者现代社会意识的单一文本,而是以个人诗情为主旋律的多重奏.

    郭沫若《女神》诗歌意象灵感情感表达

    论王朝闻美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孙国良汪文绮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朝闻美育思想散见于他的美学著作中,通过对其有代表性著述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其思想从美育的概念、美育的对象、美育的动力、美育的条件、美育的功能等五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成了富有创造性的美育思想.其强烈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辩证性、主体性及实践性等三方面,并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从学科价值、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三方面探讨王朝闻美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也是现代视野下学术研究的必然归旨.

    王朝闻美育思想特征现代价值

    论晚明文人文房清供的成器观

    孙寅明娜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房清供作为文人书斋文化的重要体现,在晚明时期不仅在器物种类和制造技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而且在评鉴理论与审美观念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这一时期的文房清供反映了文人对器物的三种造物观念:尚用、尚玩与尚古."尚用"表现在晚明文人强调器物的实用性与空间秩序,体现了他们对器物及其使用方式的实用性考量;"尚玩"表现在晚明文人扩展了赏玩物品的范围,赋予更多造物以文化价值,这种多层次的鉴赏方式也拓宽了文人对器物的感知;"尚古"表现在晚明文人通过将古物融入现实生活场景,以表达对古贤文化的传承与效仿.这些观念从实用到审美,展现了晚明文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生活美学.

    晚明文房清供文人成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