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黄仕军

双月刊

1008-7699

gaojiao@sdust.edu.cn

0532-86057918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数学科研服务,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学术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广泛联系学界知名人士,积极培植学术新人,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机器崛起:机器谱系与技术网络

    沙璨胡翼青
    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机械印刷术的推广,媒介机器悄然登上历史舞台。电子媒介的显形与推广则进一步让媒介机器本身具备了创造媒介化场域的能力,从而型构了现代性的社会世界。这一切引发了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的高度重视,他们从机器研究的谱系中汲取营养,从而开创了媒介机器研究的谱系。然而,随着计算机、阿帕网等一系列媒介机器的涌现,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开放域多轮对话能力之后,媒介机器不仅赋魂"硬"基础设施,而且也通过作为人的语言、知识和计算能力的"软"基础设施使社会实现了万物互联,这无疑预示着媒介机器的彻底崛起,也启发了当代媒介机器研究的想象力。

    机器媒介机器媒介基础设施生成式人工智能

    "媒介化时间"与"时间化媒介":走向"无时间"的人类境况

    任依瓯王佳鹏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与媒介天然具备某种二元一体的特征,互为构成,如果没有媒介的可见性,时间只是一个无法通达与经验的抽象概念,如果没有时间的时间性,媒介也不成其为媒介。"媒介化时间"与"时间化媒介"是理解时间与媒介关系的两条基本线索与脉络。前者指时间经由媒介技术的中介而生成的各种形态,后者则分析媒介通过何种机制调节和制造人类的时间感,这既是媒介基于时间的运作过程,也是媒介建构"时间形态"的技术机制。在当今的世界,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既有的时间脉络都带上了"机器"的烙印,时间的尺度中不再有人类的存在,"无时间"成为了人类的境况。

    媒介技术时间性节奏二进制

    从他者到自我——韩炳哲论新自由主义治理术的转型

    范高高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现代福利国家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不断被削弱,福柯的生命权力理论已不足以阐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结构。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认为,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变种,其治理术已经从生命政治领域进入到精神政治领域之中。新自由主义治理术正在发生四重转型:第一,从他者剥削转变为自我剥削;第二,从生命权力转变为精神权力;第三,从排斥性暴力转变为扩张性暴力;第四,从透视性全景监狱转变为非透视性全景监狱。这四重转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从"他者"到"自我"。新自由主义治理术的转型带来了诸多挑战,韩炳哲的论述体现了其敏锐的透视但也存在缺乏现实路径等不足。

    韩炳哲新自由主义治理术自我剥削精神权力扩张性暴力非透视性全景监狱

    网络主播账号纠纷的解决:理论基础与裁判路径

    黄军孙雨
    27-3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主播账号作为互联网经济勃兴时代的新型生产力,相关司法纠纷层出不穷,但我国尚未形成具体的民事法律制度明确其权利性质及归属。由于传统"物债二分"体系下的诸多理论难以妥善化解网络主播账号纠纷的桎梏,故而须加以反思与补正。出于弥合立法缺陷与不损益现有民事权利体系的双重考虑,应当选择"多元权利说"与"关系范式说"为理论基础,实现研究范围与视角的"超越"。网络主播账号极具个性化,不应提前设限其权利性质,而应以包容视角将其认定为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多元权利客体,以网络主播账号"使用权及其收益"为真正争议焦点,其权利归属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遵循当事人约定,必要时以公平与效率为兜底,实现司法审判的实质正义。

    网络主播账号虚拟财产物债二分

    深层链接著作权侵权认定的实证研究——以欧盟法下的新公众标准为视角

    李光宇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置深层链接是否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直接侵权尚无定论。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判定,国内形成服务器标准和非服务器标准对立之局面,而欧盟法下的新公众标准有截然不同的判定逻辑。基于140个中国法院案例的实证研究揭示:被链作品不侵权的案例中,是否产生"新公众"对于裁判结果有显著影响;被链作品侵权的案件中,裁判理念仍与新公众标准的判定逻辑相符。中国司法实践整体呈现出的裁判规律与新公众标准的隐性契合彰显司法智慧。深层链接是否使得作品向著作权人首次传播所预计的公众范围之外的"新公众"传播应当是判定直接侵权的依据。

    加框链接信息网络传播权新公众标准服务器标准直接侵权法律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

    郭桂环侯映雪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就业形态是指劳动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就业机会,进行相关工作,换取相应报酬的一种就业形态,是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现行法律法规在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动用工关系难确定、劳动者法律地位不明确、权益保障内容不具体等现实性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需要明晰其法律地位,厘清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可尝试将其作为特殊群体给予特别保护,通过"概括+举例"的方式完善职业安全、休息休假、竞业限制方面的立法,以法促建,推进新就业形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新业态劳动者灵活用工权益保障

    论营业性演出中假唱的认定及责任免除

    余锋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定假唱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代替现场演唱的行为。代替的程度不影响假唱在法律上的构成。我国的假唱法律制度含有"披露即可免除责任"的安排,对披露主体、披露方式、披露对象和披露内容等四个方面进行法律规定上的完善,不但可以使该制度安排得到更好的运行和适用,而且可以使营业性演出相关方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演唱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这有利于行政机关针对性地提高监管实效、保障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营造繁荣健康的演出市场。

    营业性演出假唱半开麦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

    环境规制视角下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277个城市的证据

    高新金宇梁朱雨嫣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2006-2019年277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地级以上城市的碳排放存在环境规制的双重门槛效应。但分地区来看,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呈现出"东弱中强"的特征;分时段来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后,环境规制的双重门槛效应显著。因此,未来国家应当更加重视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此外,合适的环境规制强度才有助于发挥出口贸易的碳减排效应,考虑到东、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各地区应当合理制定环境规制的强度。

    出口贸易碳排放环境规制门槛效应

    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徐元国刘歆
    76-8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13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及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测算企业投入数字化水平和出口产品质量,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非线性效应模型,研究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投入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相较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数字化媒体与交易投入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投入数字化对东部地区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及外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投入数字化通过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效应。因此,未来需要加快推进中国投入数字化进程,提高制造业行业中的数字要素渗透率;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注重区域数字化协调联动,强化区域数字化合作;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投入数字化出口产品质量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媒体与交易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检验

    魏遥王雪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而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选取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能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创新投入与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同时,制造业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小规模、非国有和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显著,制造业企业应强化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依托服务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产业链、价值链协同价值。

    制造业服务化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