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尹玉吉

双月刊

1672-0040

dxxb59@sdut.edu.cn

0533-2782057、2780032

255049

山东省淄博市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理工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代表栏目有“编辑传播学研究”、“生态文化研究”、“学术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孙秀梅赵凯欣张慧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路径.基于 2006-2020 年的城市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试点城市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差异.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且对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研究建议持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推行范围,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绿色转型.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高校经费管理研究态势及热点分析

    郝建华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国内高校经费管理研究有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指标计量与VoSviewer可视化软件,研究了国内高校经费管理研究态势及热点.结果发现,领域内发文数量近年呈波动趋势,载文期刊比较集中,多数研究获得基金项目资助,暂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主要发文机构为华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领域内主要研究热点为"高校经费管理问题对策""高校科研管理与经费绩效评价"等.近年来的研究态势从"高校科研管理与经费绩效评价"向"高校智库财务管理与改革"转变.

    高校经费管理研究态势文献计量研究热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成逻辑及当代价值意蕴

    任静王浩磊贾童铄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调查分析和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反思和总结中形成的.其实践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苦生存状况的思考和对19 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成败的反思;其理论基础是对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批判性继承、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思想和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坚守、巩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辩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实践层面有利于坚持发挥群众主体性、保障群众利益和坚守群众立场.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人民为中心无产阶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校建立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研究——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

    李文婷刘伟于京波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构建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责任体系是推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的有效举措.实现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的有效运转,需要建立完善"三项机制",即责任分解传导机制、责任落实监管机制、责任考核评价机制,以"三项机制"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同时要注重以上率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督促调度、凝聚工作合力,督促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

    城郊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效能提升研究

    王长恒李学敏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郊社区作为一种基于城市和乡村两者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社会治理单元,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法治宣传教育效能直接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进程.受人员构成多样、社会关系复杂、城乡空间交互等因素影响,城郊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存在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新时代提升城郊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效能,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构建政府部门主导、社区精准服务、多方力量支持、业主积极参与的四方协同机制,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城郊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法治中国

    论无因管理人"善意"的限制及其法律效果

    董金鑫杨雨潇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因管理制度旨在促进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辅助的团结义务,但其本质仍是干预他人的事务,这与民法中的自愿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为了缓解两者的紧张关系,现行法律通常要求管理人在管理他人事务时须存在着善意.虽然善意属于主观的范畴,但对它的解读不能适用心理主义,而应当坚持规范主义.善意的判断不仅会受到必要性原则的制约,还会受到利益权衡原则的限制,使其既非完全由行为人垄断,也不取决于本人或者受益人,还应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在法律效果上,无因管理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自决权,除推定本人同意外,本身具有形式上的违法性.不过,由于行为本身具有利他性,此行为可以获得公法与私法上阻却责任的法律效果,即无因管理不阻却行为的违法性,而仅仅阻却责任.在对无因管理善意的限制下,给予法官视情况自由裁量的可能,在规范化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无因管理意思自治善意比例原则利益衡量

    先秦儒家时间观论析——基于《论语》文本的考察

    张晓明刘甲敏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时代自然时间观已经成熟,《论语》时间本质上是社会时间,主要分现实时间与历史时间两类,极少直接称说未来时间.现实时间多为社会人生时间,较多集中在人文教育领域;历史时间则表现为王年、人物时间.《论语》中时间长度价值受到重视,重在解决时间长度与价值的矛盾问题,"孝悌忠义"是人伦方案,也是社会方案,"温故知新"具有方法论意义.《论语》时间观是儒家社会时间观,在理性特色、精神特色、整体特色与易简特色方面表现出鲜明特征,它们互相促进与制约,形成长期稳定的社会时间观运行机制.这种长效全面机制带有鲜明的传统特色与优势特征,与其他诸子时间观形成区别.探究儒家时间观及其对民族思维、民俗性格的影响,是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

    《论语》时间观先秦儒家

    鲁敏长篇小说《金色河流》叙事风格研究

    王立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敏是"70 后"作家中的实力派代表人物,自 1998 年步入文坛以来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同时,鲁敏先后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金色河流》是鲁敏 2022 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力作,在这部既厚重又复杂的作品中,鲁敏无论在日常生活的小人物塑造方面、别具匠心的叙事策略方面还是其向死而生的温情化叙事伦理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其艺术价值值得批评界进行深入研究.

    日常生活小人物书写温情化叙事策略

    老年群体短视频实践研究

    杨暖暖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群体的短视频实践反映着我国信息化社会的重大发展与变迁,在国家政策、同辈群体以及代际支持的共同促进下,老龄短视频实践迅速发展并呈现动机多样化、偏好集中化等主要特征.个体意义层面,短视频实践为老年人再社会化提供出口,媒介技术赋能、社会资本再生提升了老年人数字生活的主体性.社会意义层面,短视频平台成为新时代敬老文化的传播阵地,跨年龄整合、老化价值协商有助于树立积极老龄观.老龄短视频实践的未来发展对短视频平台的适老化改造、数字化社会定位以及老龄智慧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培养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能力,发挥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产与建设力量.

    老年群体短视频积极老龄化

    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蒋育忻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秀地域文化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发挥所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一项重要课题.优秀地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但目前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可以从发挥第一课堂育人作用、完善第二课堂教育样态、构建实践育人"大课堂"等方面入手探讨优秀地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国为民育才.

    优秀地域文化齐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