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林业科技

姜岳忠

双月刊

1002-2724

sdlykjbjb@163.com

0531-88557775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42号

山东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山东省林科院和山东林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林木种苗、造林、育种、森林经营、经理、林木保护、经济林、园林绿化、森林生态、林产品加工等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nVEST模型的永安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地形梯度效应研究

    谢光权曾真袁梦檀东昊...
    1-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其生境质量密切相关,其发展与提升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永安市为例,利用InVEST模型分析方法对2001-2021年生境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将生境质量与地形位指数梯度相结合,分析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永安市2001年、2011年以及2021年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6354、0.6291、0.6285,总体生境水平较好,但呈下降的趋势.(2)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呈现研究区中间部分生境质量较差,随着研究区中部集中区域向外逐步扩大,生境质量逐步升高.(3)永安市生境质量分布指数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其平均生境质量随着地形位的升高而升高.

    生境质量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地形梯度效应永安市

    基于MCR模型的泉州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生态节点识别研究

    颜钰曾真陈秀铭谢宇为...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生态节点的识别对恢复快速城市化引发的负面问题,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泉州市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 2010和2020年2个时期的生态源地、生态阻力面变化,探析绿地生态位网络时空格局演变,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重力模型等判定生态源地、构建生态廊道、识别生态节点,并提出相应的布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泉州市生态源地数量由6个增至9个,但生态源地总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10年间泉州市生态阻力面以各级城镇为高值中心,并以点状和块状向四周扩张.(3)运用重力模型将廊道分为3类,其中一级廊道1条,二级廊道10条,三级廊道13条.(4)识别出断裂点993个,生态节点29个.(5)提出保护与增补生态源地、构建与优化生态廊道、修复生态断裂点与建设生态节点3项优化策略以期来提升绿地生态网络稳定性,增强区域景观连通性.研究结果可为泉州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泉州重力模型MSPA绿地生态网络

    果用乌饭树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的种源变异研究

    李肇锋黄淑燕黄华明雷泽兴...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果用乌饭树的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种源变异,为优良果用乌饭树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乌饭树浆果自然成熟季节,采集了福建、江西、浙江等地20个种源野生浆果进行表型性状与内含物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乌饭树浆果表型直径存在显著差异,20个种源乌饭树浆果平均直径为5.67 mm,最大为8.07 mm,最小为3.27 mmo2)乌饭树浆果内含物主要为可溶性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平均分别为156.12 mg/g、21.99 mg/g、8.45 mg/g、0.92 mg/g、0.78 mg/g,不同种源间差异显著,内含物中酸度平均为7.21 mg/g,呈现出随纬度的升高和内陆性的增强而增加的趋势.3)不同种源乌饭树浆果表型直径与可溶性糖类、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氨基酸、维生素含量及酸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果用乌饭树的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乌饭树浆果性状内含物种源变异

    鲁西黄泛平原森林木本植物生态对策空间变异研究

    何宝辉刘慧冉杨雨薇韩学娇...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植物的生态对策可以了解植物在环境中的资源利用方式,为生态保护及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聊城市3个不同区域的森林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运用C-S-R比值的工具-StrateFy构建C-S-R三元图,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究鲁西黄泛平原森林木本植物CSR生态对策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三个区域中高唐地区植被主要采取C(竞争型)对策,占比达到了 48.1%,东阿地区主要采取S(耐胁迫型)对策,占比达到了58.4%.(2)三个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最大的影响因子是叶片全氮含量.(3)植被对于不同生态对策的选择主要与土壤氮和叶片全氮含量有关.鲁西黄泛平原不同区域的森林植被具有多种不同的生态对策,采取不同对策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土壤氮和叶片氮之间的关系.

    CSR生态对策功能性状森林植被

    多类群行为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的共处空间研究——以安徽三河古镇为例

    程桂圆李冰月王园园何可沁...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历史文化名镇使用人群间相互影响且出行目的难以满足的问题,研究以三河古镇为例,基于事件空间理论,以两步路、六只脚平台为数据库,收集人群GPS行为轨迹,运用ArcGIS 10.5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调研确定了 14个"共处"空间.通过研究人群时空间行为及感知偏好,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共处空间特征,得出空间内积极共处特征与自发性有效停留要素相关.在空间优化与管理方面提出建议,对积极共处特征进行学习与活化,对消极共处特征进行规避及优化,以促进三类人群关系,满足出行目的,提升感知体验.

    历史文化名镇"共处"空间空间行为空间优化与管理

    皖北乡村聚落环境景观评价——以安徽萧县为例

    骆美安传侠偶春丁晓浩...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基础,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提供依据.综合文献查阅和实地问卷调研,从便捷性、健康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文化性5个准则层及24个因子层构建皖北乡村聚落环境景观评价体系.通过对安徽萧县乡村聚落环境景观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村民性别与"安全性"、"舒适性"呈正相关,年龄与"健康性"、"安全性"呈正相关,与"文化性"呈负相关,家庭年收入与全部指标皆呈正相关,学历、职业与各指标无显著的相关性.乡村聚落环境景观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景观面貌杂乱及乡村文化不突出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皖北乡村聚落环境景观改善提供参考.

    乡村聚落环境景观评价皖北

    白蜡树重大害虫—多孔横沟象主要发生规律研究

    闫家河赵燕刘子业季英超...
    47-5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述了白蜡树毁灭性蛀干害虫——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在商河县的生活史和发生危害等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1a发生1~2代,10~11月以成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以3~7龄幼虫在干基和根颈部蛀害处越冬.整个树木生长期均可见成虫和幼虫栖息危害.越冬成虫最早3月下旬,多4月上旬开始出蛰.成虫寿命长,大部分可存活100~400d,部分个体超600~800 d.全年有3个成虫高峰期,分别为4月上中旬或中下旬的越冬成虫出蛰集中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的越冬代新成虫羽化集中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的第1代成虫羽化集中期.成虫具上下树习性、假死性和一定趋光性,雌性比平均0.47.成虫喜阴暗潮湿环境,不耐高温干燥.成虫一生可交配数十次,1头雌成虫62d内可产卵42d次、88粒,29℃室温条件下卵历期平均7.9d(6.2~11.5).成虫主要产卵于根颈部皮层或干基表面的皮缝间或伤口处,产卵后用粪屑将卵粘连覆盖或半覆盖.初步测定幼虫有7龄,1~4龄幼虫在皮下和韧皮部及木质部浅层蛀害,5~7龄幼虫在木质部蛀害形成坑道.明确多孔横沟象的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对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多孔横沟象白蜡树生活史成虫寿命生活习性发生规律

    黑斑病月季生理生化变化特征

    柏斌斌梁燕韩冠苒盛升...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个不同抗病能力月季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不同部位叶片,测定MDA、SOD、POD和Pro含量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叶片MDA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均随病害影响MDA含量有明显的升高;POD含量在3个时期先升高后降低,高抗品种变化幅度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的SOD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3个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Pro含量差异显著,均随感病程度增加而降低.

    月季黑斑病生理生化

    乳酸菌不同添加量对高冰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喻滨鸿何国琼王毓钰罗超...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乳酸菌添加剂不同添加量对高冰草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抽穗初期的高冰草为原料,原料含水量为鲜贮(含水量70%)与风干(含水量50%)两个处理,乳酸菌添加剂处理设置为0.001g/kg、0.005g/kg、0.01g/kg,以及无乳酸菌添加剂为对照CK(CK1:70%,CK2:50%),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发酵45天后对其感官评价、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高冰草鲜贮时,与CK1相比较,添加乳酸菌添加剂后的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添加0.01g/kg的粗脂肪含量显著最高(P<0.05);4个处理(CK1、0.001g/kg、0.005g/kg和0.01g/kg)的粗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0.001g/kg乳酸菌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风干高冰草青贮时,与CK2相比较,添加乳酸菌添加剂后的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CK2粗灰分含量最高;粗脂肪呈先下降后上升,但CK2粗脂肪含量最高,添加0.005g/kg乳酸菌的粗脂肪含量显著最低(P<0.05);粗蛋白呈先下降后上升,并且添加0.01g/kg乳酸菌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综合来看,原料含水量为50%时青贮效果更好,添加0.001g/kg乳酸菌青贮效果最好.

    乳酸菌高冰草青贮营养成分

    日照三种典型湿地植物物种调查分析

    陈睿张风景张晓姗马丙尧...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照市地处鲁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降水充沛,湿地资源丰富.本文以三种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植物开展了调查,对植物物种进行了分析,对日照湿地植物资源丰富程度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

    湿地植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