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新型远程控制平衡风门的设计与应用

    范琛浩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屯兰矿存在的风门操作困难、矿压变形和安全风险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远程控制平衡风门.该平衡风门采用抗变形、三维可调节、就地智能控制和远程解锁短路排烟等技术措施,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平衡风门受压进行模拟研究,选用高强度SPCC冷压钢板,设计多层复合结构,提高风门强度和轻量化;通过三维可调旋转合页和可调拉杆机构,提高风门适应巷道变形的能力,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新型平衡风门在矿压和风压条件下表现出色,门扇和合页在长期使用中未出现失效或大位移变形,门框具备抗矿压性能.风门在 1676 Pa的风压下开闭正常,满足调风需求.新型平衡风门能够提高通风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大断面和大压差巷道环境.

    大断面大压差远程控制平衡风门

    窄煤柱沿空掘巷贯通期间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张金金杜航牛燕雄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纳林河二号矿井31120工作面窄煤柱沿空掘巷巷道围岩采掘期间变形严重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沿空掘巷贯通期间矿压影响范围及显现规律,现场采用监测设备对巷道煤岩体进行监测.研究表明: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在40 m处,窄煤柱沿空掘巷期间巷道两侧处于应力降低区,煤柱中性面区域处于弹性阶段,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但掘巷期间两帮出现较小的位移下沉.掘进贯通期间的地音频次与能量整体较高,贯通期间危险程度较大,滞后迎头影响范围较远.针对沿空掘进贯通期间滞后迎头矿压显现较强的情况,在掘进贯通期间迎头采取多轮大直径钻孔卸压,可有效降低掘进贯通区域煤体应力,为窄煤柱沿空掘进顺利贯通提供了有效保障.

    沿空掘进数值模拟窄煤柱矿压规律掘进贯通

    石泉煤矿陷落柱地质结构特征与含水性特征实验研究

    王建刚杨鹏飞程海林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山西省石泉煤矿陷落柱地质结构特征与含水性特征,采用CSAMT方法,基于第八代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系统-System 2000.net地球物理系统,探测了石泉煤矿X1 与X3 陷落柱.研究表明:X1 陷落柱主要发育了堆石段和泥石浆段,为柱壁小断层型岩溶陷落柱,在断面呈现相对低阻,柱体主要为泥石浆的反映.X3 陷落柱在电性上整体表现为低阻体,属于堆石泥石浆型岩溶陷落柱.该陷落柱内已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泥石浆段,对水流上涌等现象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DX17 陷落柱在电性上整体呈现相对高阻,属于堆石碎屑型岩溶陷落柱,其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具有很强的导水性,但该种类陷落柱的岩溶含水层一般具有较差的富水性.该陷落柱发生突水事故的危险性较小.

    陷落柱矿井突水岩溶型陷落柱地质结构特征含水性特征

    断层突水过程中地温变化及流固热耦合预测模型研究

    刘殿德陈志峰糜行军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突水灾害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和技术难题,为更准确地预测预报矿井突水灾害,通过耦合多孔介质流动方程、多孔介质传热方程和固体力学方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THM)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断层导通含水层和工作面引发顶板水害,研究多场耦合作用下不同含水层水压下地下水渗流速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渗流场作用下地下岩体温度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得出,煤层上部含水层水压越大,对工作面附近煤岩体的降温作用就越大,能够用来反映渗流场的变化及预测突水危险性的大小,对矿井突水灾害的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多场耦合温度渗流应力断层突水

    坚硬厚层K2石灰岩顶板巷道端头悬顶水力压裂控制技术

    马力王硕种照辉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恒昇煤业 9304 工作面顶板存在 13 m的坚硬厚层K2 石灰岩,岩石的普氏系数f>7,工作面推采过后顶板不易垮落.针对端头位置容易存在十几米的悬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以恒昇煤业 9304 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端头悬顶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水力压裂消除机理,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水压裂缝在坚硬厚层顶板中的扩展规律,确定 9304 回风顺槽坚硬厚层顶板的水力压裂技术参数,提出了 9304 回风顺槽坚硬厚层顶板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结果表明:9304回风顺槽进行压裂的过程中出现锚杆孔、锚索孔出水现象,压裂之后伴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坚硬顶板能够及时垮落,悬顶区域可控制在 4 m以内,分段水力压裂技术能够解决坚硬顶板端头悬顶问题.

    坚硬顶板端头悬顶分段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工业性应用

    淋滤条件下矸石吸附及高矿化度离子动态迁移数值模拟

    李君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槽村煤矿地下水库净化高矿化度矿井水效率低的问题,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矸石淋滤柱数值模型,探究不同粒径级配、入口浓度和入口流速下的淋滤柱内离子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淋滤柱内矸石粒径级配越大,离子的迁移速度越快,迁移距离越远,矸石的饱和总吸附量越小;淋滤柱入口处离子浓度越大,离子的迁移速度越快,迁移距离越远,矸石的饱和总吸附量越大;淋滤柱入口流速越大,离子的迁移速度越快,迁移距离越远,矸石的吸附速率越大,但不同入口流速下矸石的总吸附量相同.研究结果对提高地下水库净化高矿化度矿井水的效率有一定帮助.

    淋滤条件高矿化度离子动态迁移数值模拟

    厚覆岩工作面周期来压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翟忍王应启孙国东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宁三号煤矿 183下03 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周期来压具有强矿压特征,采场矿压显现强烈,易导致发生动力灾害问题.为此,对工作面周期来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监测和研究,采用现场调研、观测数据分析、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工作面地质条件、支架受力、矿压显现、围岩表面位移、煤体采动应力实测、微震监测等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工作面周期来压显现特征.观测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 19~29 m之间,平均24 m;来压时动载系数在1.11~1.21 之间.

    厚覆岩周期来压观测

    煤矿采动影响下地表建筑物安全评价

    李振发
    141-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王家岭煤矿高强度开采对地表建筑物安全构成威胁问题,进行了安全评价研究,提出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表建筑物安全进行评价,确定包括地表移动变形和建筑物自身属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地表移动变形选定为地表下沉、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 4 种二级指标,建筑物自身属性则细分为建筑物结构、建筑物地基、建筑物建造时间及与工作面的相对关系4 个二级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模糊矩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5 座建筑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王家岭煤矿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为"一般",通过实地调研,证实了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类似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井下采动地表建筑物熵权法模糊数学

    王峰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应用

    陈龙高峰罗申国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王峰煤矿地面抽采高浓度瓦斯、煤矿井下抽采低浓度瓦斯及矿井乏风中的风排瓦斯,解决煤矿供热、供电和供冷需求,通过瓦斯安全输送及预处理系统、瓦斯与矿井乏风掺混系统将上述不同种类瓦斯安全输送、混合、脱水和除尘后,达到内燃机发电机组和RTO蓄热氧化装置进气品质要求;利用内燃机发电+RTO蓄热氧化技术路线,实现煤矿瓦斯全浓度综合利用,使得煤矿抽采瓦斯利用率达到 100%;回收内燃机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缸套水余热和RTO蓄热氧化装置烟气余热,在采暖季供煤矿用热,非采暖季用于制冷,全年进行发电,从而实现煤矿瓦斯热、冷、电三联供.

    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热电冷技术:应用

    SSA山砂悬浮剂在补连塔煤矿的应用

    陈舸葛佟郑友志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东矿区煤层埋藏浅、煤层厚度大、顶板冒落后易产生沟通地面的垂直贯通裂隙,使矿井大量漏风,给防治矿井煤炭自燃造成困难.由于区域性缺土少水,传统的黄泥注浆和粉煤灰注浆受条件限制无法实施.矿区因地制宜,在地面注浆站实施山砂注浆,使用徐州意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SSA山砂悬浮剂,结合独创的"胶体滚珠"技术,通过移动式地面注浆设备,精准地将极低水砂比山砂浆液灌注到补连塔煤矿火区位置,对发火区域实行精准覆盖封堵.随着工作面的持续推进和采空区内大量的山砂覆盖,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采空区CO浓度持续降低,治理效果明显.

    山砂SSA山砂悬浮剂胶体滚珠效应长距离输送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