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巷道过煌斑岩区施工工艺及支护技术

    师江涛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圣坡底煤矿 3106 运输顺槽掘进至 604 m处巷道迎头揭露煌斑岩,导致巷道掘进效率低、掘进机破岩难度大、顶板支护难度大.对巷道过煌斑岩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提出了"松动爆破+机械破岩"联合施工工艺,采用"浅深孔超前注浆+桁架锚索+喷浆+可移式π型钢棚"联合支护技术,掘进机破岩故障率由 27.4%降低为 4.2%,掘进速度提高至 4.8 m/d,控制了硅化煤体破碎影响支护效果的现象,顶板下沉量由420 mm降低至 190 mm,肩角垮落深度由 1.6 m降低至 0.3 m,巷道成型率提高至 98%以上,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掘进巷道工艺支护

    王峰煤矿地面钻井抽采高浓度瓦斯发电技术应用

    陈龙卢阳鑫黄瑜绮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王峰煤矿吨煤瓦斯含量较高,在煤矿开采前,需实施地面钻井抽采,以降低煤矿瓦斯含量问题,结合煤矿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气量及浓度,对安全高效利用抽采的高浓度瓦斯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内燃机发电机组就地发电的工艺路线,对发电机组选型、工艺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总图布置和架空线路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实现了地面钻井抽采高浓度瓦斯零排放.

    地面钻井高浓度瓦斯发电技术

    煤层瓦斯抽采单双排钻孔最优布孔研究与应用

    闫俊杰
    61-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定向长距离钻孔的打孔数量,保证瓦斯有效抽采的同时提高整体施工效率,以沙曲二号煤矿九采区为工程背景,建立基于达西定律的流固耦合模型,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孔间距对于有效消突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顺层长钻孔合理的布孔方式与数量对煤层抽采效果起重要作用,间距过小会造成资源浪费,间距过大会产生空白抽采区域;单、双排钻孔的最优布孔间距不同,单排钻孔间距在 10 m时有最大的瓦斯消突体积,双排钻孔交错排列时,孔间距在 13 m时有最大的瓦斯消突体积;双排交错打孔方式,增加孔间距的同时,减少扰动对于周围钻孔的影响,从而降低钻孔失稳概率,钻孔总进尺分别缩短 18.18%与33.33%.

    瓦斯抽采定向钻孔单双排钻孔最优布孔

    煤矿地面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治理研究

    高广新许紫阳张宝健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敏东一矿地面带式输送机煤流系统 103 转载点由于其位于地面输运厂房,空间较为开放,极易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部分适用于煤矿井下的治尘措施在温度较低的冬季降尘效率下降严重,加上本身设备因素及设计问题,粉尘治理效果不佳.针对敏东一矿地面带式输送机 103 转载点的粉尘防治难题,设计加装了袋式除尘器、除尘管道、粉尘密闭罩等设施设备,并对其进行匹配优化选型,将设计优化好的设备在现场进行应用验证.应用发现,103 转载点处的人员工作环境平均总尘浓度从 185.72 mg/m3 降到 6.14 mg/m3,平均呼尘浓度从 77.31 mg/m3 降到 3.28 mg/m3,总尘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从 116.08 mg/m3 降到 3.84 mg/m3,降尘效率为96.7%,呼尘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从 48.32 mg/m3 降到2.05 mg/m3,降尘效率为95.8%,整体降尘效率十分优异.

    地面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治理密闭罩除尘器

    基于激光闪射法探测矿井隐蔽火源

    王坤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大洪沟煤矿在开采期间存在位置不明的小窑火区,经多年治理并未彻底熄灭,原大洪沟煤矿并入乌东煤矿南区后,需开展原大洪沟保护煤柱隐蔽火源探测.针对煤矿井下隐蔽火源探测难度大、误差大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闪射法探测矿井隐蔽火源的技术,利用激光闪射法分析B3+6 煤层煤样、岩样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及比热容的变化规律,从而探测原大洪沟防洪渠煤柱隐蔽火源的动态.依据钻孔采集B3+6 煤层煤样及顶板岩样并分析其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及比热容实验数据,得出了4#、5#、7#钻孔孔底周围出现高温区域,且温度均超过130℃.

    隐蔽火源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比热容矿井火灾

    淮南矿区焦煤自燃指标气体及极限参数的研究

    吴晓茹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淮南矿区焦煤的自燃预测气体指标,探究其自燃极限参数的变化规律,选择淮南矿区五种焦煤作为实验样本,采用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对煤样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气体产生量及气体比值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煤自燃的极限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氧化的过程中,CO、C2H6 和C2H4 产生量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并且CO产生量随温度表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当CO/CO2 比值大于 0.1 时,各煤样的温度均超过了约 100℃,煤自燃已经发展到了快速氧化阶段.C2H4/C2H6 比值在 100~130℃范围内为不稳定阶段,超过 130℃后开始稳定增长;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极限氧浓度和最小浮煤厚度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 50℃处达到最大值;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极限氧浓度与煤厚度呈反比关系,最大漏风强度与煤厚度则表现出正比的关系;随着漏风强度的增加,最小浮煤厚度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焦煤煤自燃气体指标气体比值极限参数

    断层群顺层瓦斯钻孔全覆盖施工方法

    冯钰朱亚飞
    82-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厚煤层断层群区域施工顺层钻孔易见岩遗留空白带的问题,分析断层位置和断层落差对钻孔设计参数的影响以及钻孔见煤岩情况和钻屑成分对钻孔施工的影响,提出中厚煤层断层群顺层钻孔全覆盖施工方法,并在 21212 回采工作面进行了实践应用.实践表明:已揭露断层且落差小于煤厚,钻孔施工可直接穿透断层覆盖上下两盘煤层;已揭露断层且落差大于煤厚和未揭露断层,钻孔施工可先探测分析上下盘发育情况,再调整开孔位置和倾角覆盖断层上下两盘煤层.

    断层群断层落差断层位置钻孔施工

    孔庄煤矿7436工作面煤自燃气体产生规律与分级预警研究

    蔡春城张喜龙叶子清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炭自燃程度的准确预测是煤层自然发火防治的关键,较为单一的预警指标和简单的预警方法不能准确判断采空区煤自燃所处的阶段.为进一步提高煤自燃预警的可靠性,以孔庄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程序升温煤自然发火实验,探究该矿煤自燃过程中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和温度的关系,测定煤氧化升温过程中各特征气体的初现浓度,依据CO、C2H6、C2H4、C2H2 的出现规律和CO/O2、CO/CO2、C2H4/C2H6 的变化规律,确定了5个特征温度,将煤自燃过程划分为安全期、氧化期、升温期、热分解期、裂变期和燃烧期6个阶段,提出孔庄煤矿 7436 工作面煤自燃分级预警指标体系.应用该分级预警体系成功地预测了 7436 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程度,通过及时采取注氮与注浆措施保证了该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煤自燃程序升温预警指标

    新型锚杆钻车电磁抓网机构的研究

    尹伟
    93-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司马矿井下巷道铺网及锚杆设置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巷道掘进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锚杆钻车,通过设计含有电磁铁的抓网机构,实现对不同网版的自动抓取;通过双臂锚护机构实现多角度的锚护作业;通过增加补偿套筒,使锚护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的顶板条件,保证支护的稳定性;引入了三维建模仿真分析的方法对电磁抓网机构和双臂锚护机构的设计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锚杆钻车电磁抓网的技术参数和各模块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新型锚杆钻车能够实现抓网、锚护的同时自动化控制作业,能够将井下巷道成巷效率提升12.4%.

    锚杆钻车电磁抓网双臂锚护仿真分析

    抗干扰技术在矿用烟雾传感器设计中的应用

    谭凯梁光清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用烟雾传感器是煤矿巷道火灾前兆特征监测的重要设备之一,由于矿井巷道电磁环境愈来愈复杂,针对矿用烟雾传感器检测数据抗干扰能力面临挑战,提出一种采用抗干扰技术的矿用烟雾传感器的设计方法,采用抗干扰硬件设计、抗干扰软件处理方法,设计了基于抗干扰技术的矿用烟雾传感器;通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有效避免传感器的误报警,提升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提供可靠的感知数据,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烟雾传感器抗干扰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