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敬和

季刊

1008-8091

xbskb@sdau.edu.cn

0538-8242242

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的反映高校科研、教学成果,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性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

    高欣婷孟存鸽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宅基地闲置问题愈加严重,传统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亟待改善.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立法确认,使得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成为一种新的流转方式.通过对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制度梳理及实践考察,发现其存在法律规定分散且不健全、评估作价标准有缺陷、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及破产处置方法有风险的问题.应在明确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所遵循的原则下,发挥宅基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民财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宅基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评估标准收益分配破产风险保障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我国设施农用地政策议程分析

    吕晓贺飞张启岚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设施农用地政策制定的运行机制,提高政策制定、执行质量和效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和修正后的"多段式"多源流理论框架,概括总结中国设施农用地政策变迁及源流.研究发现,相关政策数量由1999-2009年共19项增长到2010-2022年共101项,尤其以各省级人民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居多;政策内容经历了由探索发展到完善提升的变迁过程,涉及"产业扶持""用地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政策议程设置由以政治流引领的三源流轻度耦合向以问题流驱动的三源流高度耦合过渡.研究表明,我国设施农用地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且逐步完善,但仍需完善政策细则,实现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的良性互动,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设施农用地质性研究多源流理论政策变迁议程设置

    资本禀赋、风险认知与农户的履约行为

    高强张藕香冯宣杰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户的履约行为直接关系到农业订单的履约效率.本文基于安徽省茶叶主产区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资本禀赋对农户履约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本禀赋对农户的履约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资本禀赋通过风险认知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农户履约行为.具体而言,违约风险认知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与农户的履约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经营风险认知在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与农户的履约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在人力资本与履约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因此,要促进农户履约,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效率,应重视不同资本禀赋水平的差异,提高农户的风险认知水平,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强化订单主体间的合作.

    资本禀赋风险认知履约行为中介效应

    基于相对生产风险指数的农业收入保险费率厘定研究

    张建李佳芯
    26-3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1995-2020年的农业相关数据,利用Copula函数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得到了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在不同保障水平下的费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玉米相对生产风险水平指数,对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的统一费率进行调整,得到河北省各地级市玉米收入保险的差异化费率.进一步结合各地级市的地形面貌,对11个地级市根据风险水平进行聚类,并给出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的产品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河北省整体水平而言,张家口市的玉米生产风险水平最高,其费率调整系数是1.36,80%保障水平下的玉米收入保险费率是10.17%;衡水市的玉米生产风险水平最低,其费率调整系数是0.89,80%保障水平下的玉米收入保险费率是6.65%.最后,对如何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农业收入保险相对生产风险指数费率厘定风险区划K-means聚类

    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来自涉农类上市公司的证据

    张兴国闫鑫乐菲菲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15-2020年全部A股涉农类上市公司的创新数据为样本,采用DEA中的BCC模型测度企业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在政府补助影响创新效率过程中,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是否起中介作用,分析政府补助对涉农类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作用.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对涉农类上市公司创新研发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规模越大的企业创新效率越高;但是研发投入越多,创新效率并不会越高;并且创新投入在政府补助影响创新效率中具有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政府补助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政府补助创新效率中介效应涉农类上市公司

    我国数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CiteSpace热点与趋势分析

    曾昱涵周子楚周霞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3年的数据,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和可视化软件,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数字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初探、功能整合、快速增长等阶段,形成了"J"型增长模式.热点分析显示,"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关键词频次较高,显示出其与国家政策的密切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效率和游客体验,但也面临人才短缺和信息不对称等挑战.未来,数字乡村旅游领域应进一步融入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和跨领域合作,以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乡村旅游CiteSpace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下乡村伦理的嬗变、挑战与进路

    王梦文任凤琴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伦理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反映乡村社会的整体风貌和价值取向.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乡村伦理的嬗变:改变了村民的交往模式;为乡村伦理体系注入新的内容;变革乡村伦理治理方式;转换乡村伦理职能.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乡村伦理价值判断多元化;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淡化;村民交往关系异化;公共意识消减的挑战.要应对乡村伦理在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中的嬗变和挑战,应从拓展载体渠道、丰富资源形态、弥合人际关系、重构公共意识这四个维度重塑乡村伦理.

    数字技术乡村伦理重塑进路价值判断

    数智技术赋能农业保险:破解供需失衡难题的经济学分析

    周密陈盛伟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正面临供需失衡的严峻挑战.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结合准公共物品理论、供需曲线等对农业保险供需失衡问题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成本收益函数等揭示了数智技术缓解农业保险供需失衡的经济学原理.研究发现,"数智技术+农业保险"模式能够改善传统模式下农业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运营成本高及服务水平不足等问题,促进农业保险"精准定价""精准承保""精准理赔",推动农业保险供需两侧有效对接.因此,需着力构建数智技术财政激励体系,搭建农业数智技术数据共享生态系统,提升农户数智技术应用能力,为培育农业保险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推进农业保险供需有效匹配.

    数智技术农业保险供需失衡财政补贴

    "三新"导向下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与策略研究——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

    张立娟罗光强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农业、新市场、新社会等三新指向视角,构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长株潭都市圈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并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研究发现:经过18年的发展,长株潭都市圈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1271增长到2022年的0.7523,且目前已进入较高水平发展阶段;新农业、新市场和新社会三个指标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新社会的发展水平最高,新市场的发展水平最低,反映出长株潭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的质量.基于此,新时代推动长株潭都市圈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借力都市圈优质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生态新农业;嵌入都市圈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农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农业新市场;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和谐新社会.

    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长株潭都市圈

    战略衔接期村社本位的农业产业化与内生动力激活

    郑佳鑫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时期,农业产业发展在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于政府和资本主导的外生式产业发展模式,村社本位的内生式农业产业化路径在解决农户的内生动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中更具优势.村社本位具有治理共同体、生产共同体、意义共同体三重内涵,由此出发构建了"资源—参与—认同"的分析框架.基于Y乡的实地调研,发现作为治理共同体的村社集体能够整合村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并链接政府资源;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社集体在村社统筹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村民参与村庄产业发展的方向、共同协商土地流转事宜以及合力经营产业链条;作为意义共同体的村社集体通过文化活动动员村民和吸纳新乡贤,唤醒了村民的主体意识,减少了产业发展的阻力.

    村社本位农业产业化内生动力战略衔接期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