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汽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汽车
时代汽车

月刊

1672-9668

shidaiqiche@126.com

010-68588268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2号银岛商务楼427室

时代汽车/Journal Auto Time
查看更多>>《时代汽车》杂志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特别顾问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主办单位的汽车行业权威期刊(其国内统一刊号:CN42-1738/TH;国际刊号:ISSN1672-9668;邮发代号:38-393)。《时代汽车》得到了政府和行业主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领导、专家和大型汽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本刊顾问和编委,对本刊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站在时代前沿、俯瞰车坛风云、传递车市信息、关注人车生活”是我们的办刊方针;“权威性、实用性、公正性,为读者创造价值”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时代汽车》以全新的版式风格,精湛的编辑内容,以及大量有价值的汽车信息,为业界思想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好参谋,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资讯服务。《时代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新锐媒体,在全国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已产生较大影响。与时俱进的《时代汽车》,恳望与车界人士携手合作,共铸辉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WOT分析"两基一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杜春宽陈国美王新琴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新、课程体系改革滞后、证书体系不清、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夯实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强化专业方向综合实训、做好"课证融合、赛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两基一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系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制造业转型发展对技艺精湛、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培养模式SWOT产教融合

    "1+X证书制度"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以中职汽修专业为例

    金志宇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是当下职业教育的热词,两者如何有机结合,以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互补互助关系,是一件十分重要与迫切的事情.本文基于"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的契合度分析,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企入校"工程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学校)汽修专业开展的产学研训一体化及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过程,同时研究并提出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完善与优化.

    1+X证书制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汽修专业

    高职"城轨车辆制动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魏秀琴金星谭广忠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轨车辆制动系统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分析高职城轨车辆制动系统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重构,改进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地铁企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教学现状教学理念重构教学改革

    工匠精神在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张海鹏戴文静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办学方针,在"工匠精神"中不断带给学生警钟,这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高职机电专业教学

    高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朱健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本文以《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思政为例,分析目前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思路和改革措施.通过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充分挖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思政元素,合理安排课程思政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采用泛雅MOOC平台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电路分析基础教学改革

    "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金星魏秀琴刘振超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课程教学方式的分析研究,提出课程教学改革设计,包括教学模式、教材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人物事迹课程思政元素,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工匠精神,灵活运用职教云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室,让学生学习数控编程简单易懂,而且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验证编写程序准确性,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的兴趣、热情和职业技能.

    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教学改革虚拟仿真教材设计

    "互联网+"背景下《材料力学》课程新型教学模式探究

    罗艳袁萍祁传琦陈双喜...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力学》作为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本科必修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融合是一项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作者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实现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资源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在授课前、授课中以及课后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互联网+"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基于超星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吕媛媛耿啸戴佳荣王金生...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本科职业院校为例,结合课程的特点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构建了混合式教学基本路线,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促使了学生主动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为推进职业本科院校提质培优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职业教育混合式本科教学

    "一流课程"背景下的《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刘云温旭丽牛敏和筱静...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一流课程建设为背景,以《交通工程学》课程为例,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考核体系、融入思政的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培养德智体美劳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交通工程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基于"点、线、面、体"四维的高职立体化育人课程思政探索——以《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为例

    韩美林胡玥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双高"建设和"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和认真的思考.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点、线、面、体"四维实现《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方法;利用案例教学法设计融入思政教育的多层次实践教学环节;采用"P-BPS-P"能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接企业岗位职业技能,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解决《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需求,使专业任课教师转化职业教育理念,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更加明确思政教育及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中重要性,引导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大学生培养为拥有崇高理想的追梦人、坚定人民立场的奉献者、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高职立体化育人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