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华瑞

双月刊

1004-9142

jcnu@263.net

010-68902451

100048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纬文学地理学思想研究

    殷虹刚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天文分野知识和汉代大一统地理认知的影响下,诗纬将《诗经·国风》十五国与天上星宿相对应,明确邶鄘卫王郑等国的地理位置,摆脱了季札观乐时政教化的评论标准,开启对《诗经》十五国地理方位的研究,进而认识到各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差异对诗歌的影响.在天人感应思想和《周易》"察地理"观的影响下,诗纬重视从文本出发,从物候角度解诗,开启"以地证诗"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因此,诗纬是当代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不可忽视的理论资源.

    文学地理学《诗经》诗纬

    皎然"复变"论与刘勰"通变"观比较研究

    周燕明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通变"是文学家们不断探索文学发展的道路.刘勰"通变"观与皎然"复变"论都崇诗教、尚雅正,主情、尚丽,辩证地处理了文学创作中"会通"与"适变"问题,这种不执一端的思维方式,对诗歌继承和创新起到较好的纠偏作用.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刘勰"通变"观重"纠变",皎然"复变"论重"矫复";刘勰"通变"观重内容,皎然"复变"论重形式.这些不同之处既是时代创作需要,也彰显二人不同的诗学旨趣.

    刘勰皎然"通变""复变"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另一种进入方式——以贾植芳为个案

    卢燕娟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今天高度理论化、学科化的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之外,贾植芳提供了另一种进入文学史的方式.他以一己真切经历,留下了对"新文学""人""知识分子"这些在20 世纪文学史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命题的另一种阐释.这些阐释带着个人经验与生命的痛感与温度,是20 世纪中国文学不可丢失的历史记忆.

    贾植芳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新文学知识分子

    在交游视角中打捞个人历史——论贾植芳的回忆录写作

    赵诗情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贾植芳既是七月派作家、所谓"胡风集团""骨干分子",又是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他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回忆录.贾植芳回忆录写作的特殊之处是将其怀人文章和自传整合在一起,不仅包含贾植芳本人的经历,也涵盖了他与友人们的交游史以及友人们的故事.这一特殊写法既与客观上的历史情境及个人经历有关,也是其自身有意为之的结果.贾植芳延续了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编纂工作中的思路,重建了个人生活史.考察贾植芳的回忆录写作,可以看出现代文学亲历者和学科建设者这两个身份在贾植芳身上的合一.

    贾植芳回忆录交游胡风

    贾植芳与俄苏文学教学(1950-1955)

    胡楠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0 至1955 年,贾植芳先后在震旦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其学院工作以俄苏文学教学为中心.通过对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积极参与,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筹备、课堂授业的实际工作,他将俄苏文学带进了震旦、复旦中文系的课堂,奠定并提升了此门课程的地位,同时也围绕着这一方面的教学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学术路径与教学方法,完成了从作家、"社会中人"向教师、学者的重要转向.这一时期的教学实践,也在多个方面影响了他20 世纪70 年代末复出后的治学取向.

    贾植芳俄苏文学课程震旦大学复旦大学

    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资源需求与配置预测研究

    洪秀敏赵思婕邵婷婷李汉东...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人口均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队列要素法,运用Leslie矩阵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三孩政策"背景下北京市托育服务适龄人口及其变化趋势,并参照相关政策要求,预测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资源需求.结果显示:北京市2023-2030 年托育服务适龄人口呈现下降趋势.托育服务资源总体需求在未来三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于 2026 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十四五"时期托育服务总量扩充与结构优化需求攀升,"十五五"时期托育服务综合质量提升需求进一步凸显.面向2030 年的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资源配置策略思考:科学把握家庭需求,统筹规划托育服务资源布局;整合利用多方资源,补齐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短板;优化资源供给结构,不断提升托育服务整体质量.

    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资源需求配置策略北京市

    高校应急职责的规范构造及其完善

    施婧葳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应急管理体制采取授予政府以权力和课予社会主体以义务的权力义务模式,高校作为义务主体负有应急管理职责却没有应急管理职权.在实践中,高校通过用人单位管理权和教育管理权来履行应急管理职责.一方面,这种应急职责构造能够用来证成高校应急管理职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却不能代替法律授权.这导致高校履行应急职责行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完善应急法律规范体系、确立分类分级授权原则和提升应急预案水平三种途径,可以有效化解高校应急职责的构造困境,提升高校应急管理的水平.

    应急管理应急职责高校治理校园安全

    涉国际中文教育声明公报的多维考察

    郑延巍王春辉
    16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明公报是政府间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涉国际中文教育声明公报的签署对于两国或多国合作开展中文教育能起到制度性保障作用.通过对十八大以来中外联合发表的涉国际中文教育声明公报的历年数量、占比、走势、发表主体、分布特点、纳入形式、关键词、表述角度、纳入或未纳入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十八大以来涉国际中文教育声明公报签署数量占签署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后疫情时代全球中文学习需求迅速反弹,2023 年涉国际中文教育声明公报签署数量和占当年声明公报总数比例均达到历史高峰;已签署和未签署国家具有一定的全球性分布特点和规律性动因.在未来,可据此有针对性地利用声明公报这一政府间合作渠道,进一步优化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全球环境.

    声明公报政府合作中共十八大国际中文教育

    自适性语言测试题库CTT与IRT参数估计对比研究

    修美丽柴省三鲍杰
    180-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计算机自适应性(CAT)与评价中,题库是测试系统实现的基础,其中题目参数估计质量是决定题库建设的核心和必要条件.研究以22582 名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生的实测大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获得的8 个不同容量的被试样本进行了CTT和IRT参数的估计及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分布同质性前提下,当样本规模在500 以内时,CTT与IRT的项目难度参数、区分度参数之间一致性较差;项目的区分度参数稳定性不高;考生能力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远程自适应性语言测试的题库建设中,建议采用大样本IRT参数估计方案.

    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题库参数估计教育测量语言测试CTT与IRT理论

    论朱子的通礼思想——以《仪礼经传通解》为中心的考察

    董恩林王飞
    190-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库馆臣提出的"通礼"概念包括四点涵义:一是汇辑而不是注疏古今礼书礼制,二是兼顾天子至于庶人的礼制,三是贯通三《礼》经传记注疏,四是不注重论辨以发明经义.而朱子在《仪礼经传通解》一书中,绝不是简单地将原有三《礼》经传记与注疏合并而已,其书名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实际内容和理论体系.朱子在《仪礼经传通解》中实际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七礼体系,即"通礼"体系,包括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王朝礼、丧礼、祭礼,其实质是与《大学》修齐治平的修养阶梯打通,更加切于以"礼"新民、导民化俗;其通礼思想至少包括会通三《礼》、会通古今、士庶通用、义理与度数并重等四点内容,深得孔子"时为大"的中庸思想.

    朱子通礼《仪礼经传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