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董忠堂

双月刊

1008-7540

ngyxb118@eyou.com

0531-88117921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

    曹均学邓羽冲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愈发突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新发展阶段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落脚点在于路径探究,这需要把握好五个"点":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入手,这是筑牢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根基;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入手,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入手,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从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入手,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点;从构建农业农村现代人才体系入手,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体系路径探究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形势分析及策略研究

    徐淑媚赵霏徐恒斌郑琼娥...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山东农业机械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随着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提出,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仍面临诸多难题,一是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二是绿色农机发展仍有很多空白,三是农业机械发展不充分,远远低于国际机械化水平,四是农业机械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推动.基于此,对山东农业机械化及粮食播种面积变化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农机装备的研发,二是政府严格执行农业机械精准购置补贴,三是推进绿色机械化发展,四是提升农机服务主体素质,五是农机供给侧改革发展,六是推进农机农事服务中心发展.

    农机装备供给侧改革农业机械化发展绿色发展

    大食物观:价值意蕴、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

    杨丽杜阳莉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食物观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是新发展理念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生动实践.大食物观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树立大食物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其科学内涵通过大资源观、大科技观、大农业观、大市场观、大安全观得以充分诠释,践行大食物观要通过农业保障、科技支撑和市场深化的三维合作来落实推进.

    大食物观粮食安全践行路径

    基于红外光谱特征和傅里叶变换的牛奶成分检测方法

    傅正立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提出的牛奶成分检测方法对于乳中蛋白质、脂肪以及乳糖的检测能力较差,导致检测相对误差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红外光谱特征和傅里叶变换研究了一种新的牛奶成分检测方法.通过对液态牛奶成分表征与各种形态变化,进行红外光谱追踪与监测,根据牛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实现数据预处理,识别处理红外光谱带特征波长,考虑牛奶成分浓度与估计变量分布概率,实现参数估计,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各成分参数估计值后,可计算出牛奶成分预测参照数值,根据成分特征,光谱吸收理论差异,划分观测样本类型,按照牛奶质量等级,不同成分含量浓度高低进行分类,完成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红外光谱特征和傅里叶变换的牛奶成分检测方法检测相对误差低于 0.2%,检测准确率较高.

    红外光谱特征傅里叶变换牛奶成分成分检测

    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与生产技术研究

    冯世勇孟浩张凯刘娟...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被摆在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成为当前农业促提升、促发展、促消费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发展背景,研究探讨了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概念、技术标准和生产模式,为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绿色农业农产品品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模式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济南市章丘区的农业机械化实践和思考

    赵丽华姚永革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针对章丘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践,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区农业机械化现状,阐述了该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并对今后如何加快发展农机化做了探讨,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皖西大别山区村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霍山县胡家河村为例

    许方明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全国各地区村庄规划也正在广泛而深入的进行中.大别山地区作为皖西典型山区地区,村庄大多依山而建,布局分散,整体风貌不协调,且大多数建设行为是村民自发的、盲目的和杂乱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管理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文章以霍山县胡家河村为例,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从村庄环境资源现状、村本产业情况、历史文脉传承、整体风貌重塑等层面制定符合皖西大别山地区特点的村庄规划设计策略,不仅填补了皖西大别山地区乡村规划相关研究的不足,并对推动该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规划策略村庄规划胡家河村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播创新策略研究

    王萍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十分重要.非遗作为继承传统乡村民俗文化内涵且长期扎根在乡村土地中,与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十分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天然性亲和力.将非遗传播和乡村产业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同时,加强非遗资源保护利用,也能促使其充分发挥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作用,在丰富村民生活的基础上,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本文尝试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对当前非遗传播瓶颈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传播效能不足、传播方式单一,以及产业化水平过低等问题,从而提出加强非遗产业升级、注重新媒体渠道应用等传播创新策略,以在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非遗传播乡村振兴传播效能产业化

    数字媒体艺术助推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荣韬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还代表了新时代"三农"任务的中心指引.这项战略部署不仅具有全局性,还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占有关键地位.数字媒体艺术是综合信息科技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果,拥有较强的技术性、实用性,其技术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上.为实现数字媒体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意蕴与关联要素,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问题,探究出科学的应对策略.

    数字媒体艺术乡村振兴路径

    现代乡村景观设计区域化探索——以皖南为例

    李惠梓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景观是一项涵盖生活、生产及生态的综合体系,承载了区域内众多文化精髓,兼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皖南地区受独特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乡村景观区域化特征十分显著,但随着当地乡村的建设开发,乡村发展开始面临日渐严峻的保护与开发矛盾,迫切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如何在乡村发展中,保护原本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形成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现代乡村景观,就成为了当地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以皖南地区为例,从其乡村景观类型和要素介绍着手,分析了目前当地在乡村景观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了一定设计方法.

    乡村景观设计区域化皖南地区景观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