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权福军

双月刊

1008-7605

sdsqgyxb@163.com

0531-85856462;58585632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199号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度组态视角下油脂出口水平多元驱动路径研究

    张萨张同蕾马远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脂出口水平体现国家贸易竞争力,与粮油安全战略紧密相连.基于我国油脂出口实际情况,利用2013-2022 年中国30 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借助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QCA),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考察了多因素驱动下油脂出口水平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市场和社会单一制度均不是油脂出口水平发生变化的必要条件.(2)油脂出口高水平增长的路径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同型",造成油脂出口低水平的路径分别为"社会辅助型""政府辅助型"和"政府—社会双元协同型".(3)稳健性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潜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高水平油脂出口路径和低水平油脂出口路径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提出了如何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多元协同、识别并优化不同制度组态下的油脂出口策略以及如何持续监测并调整油脂出口的政策建议.

    制度组态油脂出口水平动态定性比较分析路径分析

    理想自我之镜:论五四"童心"话语的生成与流变

    魏一然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童心"作为生成性的历史话语,在"五四"前后的内涵变化有着复杂的原因.清末民初,在世界性"儿童热"之中,儿童被"发现",在进化论逻辑下具有发展的优先性、决定性.知识分子通过报刊、新式教育等多种途径改造儿童,将儿童视为启蒙的对象和开端,借想象中的"新儿童"书写完美的理想国民形象,承载历史的焦虑.至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借助"童心"崇拜表达"人"的理想,在文学主张和实践中突出了童心的原始生命力与纯美的理想色彩,更折射出"儿童本位"背后成人叙述者对有"赤子之心"的现代自我的有意建构.而"五四"落潮的语境中,"童心"发生了裂变.一是通过叙述个体成长过程中"失掉的童心","童心"的落脚点由向外批判社会转向内部的自我哀叹;二是在横向与"儿童"的比较中,"成人的哀伤"浮现出来,表现了自我怀疑的颓丧状态.在社会政治权力变动下,对"新儿童"的想象和建构性的"童心"崇拜陆续失效,但如何在现实秩序中完成自我主体性建构的问题在"童心"裂变后留下了面对现实、自我反思的种子.

    "五四"童心话语主体性

    叶燮"气"论文艺观——兼论《原诗》中的李杜评骘问题

    李维康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燮在《原诗》中针对创作主客体分别提出"才、胆、识、力"说与"理、事、情"说,是对前人妙理的再铸与凝结.在这些理论之上,叶燮还运用了一个综合性、统摄性的概念,那就是"气".统筹"理""事""情"三者的在物之"气",既标示生命力与造物力,也彰显着叶燮相续相禅、因时递变的诗史观;而在我之"气"是"才、胆、识、力"的综合,"气足"是四者兼备且臻于高境的结果;在李杜评骘问题上,叶燮基于不同的视角和场域对李杜二人进行论衡,认为历代诗人推崇杜甫是因为其有"胸襟",而千百年来李白与杜甫齐名的关键在于李白以"气"得之,虽未见轩轾,但为诗坛上关乎李杜优劣的话题提供了一种客观中肯、理性辨证的思考理路.

    叶燮《原诗》李杜优劣论

    以通驭专 识微知著——读刘培《宋代的学术文化与辞赋创作》

    雷雨豪
    115-116页

    敬告作者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