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外语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外语教学
山东外语教学

张彩霞

双月刊

1002-2643

waibian@jn-public.sd.cninfo.net

0531-86180156

250014

济南市历下文化东路88号山东师范大学内

山东外语教学/Journal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Journal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外语教学刊物。旨在为外语教师和其他外语工作者提供交流经验、发表教学科研成果、开展学术讨论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世纪西方文学研究之当代意义——蒋承勇教授访谈

    陈映廷蒋承勇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蒋承勇教授长期以来聚焦 19 世纪西方文学的研究,本次访谈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蒋教授首先对 19 世纪西方文学思潮进行反思性阐述,提出要从"人学逻辑""审美现代性""观念聚焦与关系辨析"三种视角与路径进行文学思潮研究.随后蒋教授通过对"现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比较,阐述了不同文学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现代现实主义"之社会现代性与浪漫主义之审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双重内涵.最后蒋教授还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为例,分析了 19 世纪欧洲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开启了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

    19世纪西方文学文学思潮文学与科学

    "认知语言学研究"专题

    汪少华
    9页

    "看+NP"语义网络模型的认知识解路径研究

    刘馨蔓汪少华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官动词"看"是实现"看+NP"构式意义识解过程中身心通达的认知起点,它与不同语义角色的"NP"组构,使得整个构式具有高度的能产性和丰富的语义.本文基于"看"的语义四分,从"三域"视角探讨"看+NP"语义网络模型的认知识解路径.研究发现,"看1+NP1"的视觉接触语义是"现实事态域"下身域中的原型语义;"看2+NP2"的视觉鉴赏语义是在"现实事态域"下从身域中的原型语义转喻延展识解;"看3+NP3"的视觉认知语义是在"认识域"下从身域中原型语义跨域隐转喻映射到心域中识解;"看4+NP4"的视觉行事语义是在"言语行为域"下通过心域从身域中的原型语义跨域隐转喻映射到以言行事域中识解.该研究为汉语的多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看+NP"构式"三域"多义性语义网络模型认知识解

    汉英因果复句句法与语义界面的认知语法研究

    吴吉东董海涵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客观或主观因果关系复杂事件与其句法结构之间配对的象征结构.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基于BCC和COCA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探讨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及其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认为,入场是实现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概念化者借助于外显或隐含因果复句入场元素,将射体—陆标连接的客观或主观因果关系复杂事件转为意象图式,符号化为因果骨干复句;同时通过外显或隐含现在时或过去时、情态动词入场元素,或调用表征可能性的副词入场,对因果骨干复句进行实例化语法操作,实现客观或主观因果关系复杂事件与其句法结构之间的配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彼此映射,形成汉英因果复句的句法与语义界面.

    认知语法汉英因果复句句法与语义界面入场

    中国高校校庆公告中隐喻类型的认知理据研究

    袁国荣孙毅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精神,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社会交际不可或缺的手段.校庆活动,被认为是学校可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大规模庆祝活动,其所发布的校庆公告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借助大量的隐喻表达来传递并深化其内容与情感.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大学校庆公告为语料,分析得到这些公告所运用的 10 类概念隐喻,剖析其背后的认知理据和立体化认知模式,并进一步挖掘校庆公告所构建的中国高校主要形象.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隐喻普遍性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高校文化等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

    校庆公告隐喻类型认知理据

    外语教师情感研究二十年:研究视角、方法和发现

    孙引陈则航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国内外 2001 年至 2023 年间 265 篇核心期刊文章,系统分析了外语教师情感研究的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发现.分析结果显示,外语教师情感研究的理论视角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仍以心理动力学和社会建构视角为主;研究方法涉及量化、质性、混合三种范式,但各类别的研究选取的范式及方法较为同质;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外语教师情感的产生、调节和作用过程,发现它受到教师因素、情境因素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建构了外语教师情感模型,并为未来外语教师情感研究提出建议.

    外语教师情感研究述评

    面向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教材编写:问题与路径

    贾蕃刘俊玲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能力是英语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本文回顾了思辨能力在教材编写中的困境与问题,梳理了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与教材编写的流程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教材编写的理论框架和原则,通过教材编写实例,从思辨编写理念和思辨内容设计两大维度阐释其应用路径.本文认为,教材编写应当充分关注国家与社会、学科和学生的需求;教材编写是理论阐释与教学实践的物化成果.教师也应提升教材素养和自身思辨能力,依据学情实际动态调整教学方法.

    思辨能力教材编写英语专业

    美国《语言绩效描述语量表》与我国学生语言绩效量表的开发

    张蔚磊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语言绩效描述语量表》及其对我国语言教学和测评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概述了该量表的基本信息,它可帮助教师针对学生语言能力等级设计语言表现任务,同时激发学习者使用更高等级的语言学习策略;其次,剖析了该量表和美国其他语言能力量表的关系和区别;再次,区分了"语言绩效"和"语言熟练度"这两个核心概念,并澄清了语言绩效的维度;然后,剖析了该量表的组织架构和组织原则;最后,详述了该量表的作用、功能和使用范围以及相关参数,并揭示了该量表对建立我国学生外语绩效描述语量表的启示以及对我国外语测评体系完善的意义.

    《语言绩效描述语量表》语言绩效语言熟练度外语能力标准

    生命政治视域下《破碎的地球》三部曲中的科技异化研究

    谷红丽覃露珊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裔美国女作家杰米辛在《破碎的地球》三部曲中先后塑造了两个科技帝国形象,呈现了一个科技恶托邦的景象.本文借助福柯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解读小说中的科技异化主题,指出小说揭示了未来社会受科技异化影响的后人类等边缘人所面临的"单向度"和"赤裸生命"的生存困境,由此批判了极权社会通过生物技术和伪科学话语控制个体的新形式.同时,小说对后人类女性借助技术赋能进行自我救赎的理想化表征,寄托了对女性作为主体参与构建美丽新世界的美好愿景.通过勾勒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作家表达了对于科技发展两面性的反思,这对于反思日益科技化的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N.K.杰米辛《破碎的地球》三部曲生命政治科技异化后人类

    布鲁克斯诗歌中的"逃逸线"与性别政治书写

    方幸福任怡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温多琳·布鲁克斯是美国民权运动时期著名的非裔女性诗人,其作品蕴含着对性别、种族、阶级等问题的深刻关切.布鲁克斯诗歌以其温和又激进的政治美学呈现出德勒兹式的"逃逸线":解域既定的社会规范、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生成生命并创造无限可能性.布鲁克斯将抵抗性、解放性与创造性的逃逸线交织于诗歌性别与政治的互动中,这成为她对性别歧视这一政治现状的非暴力抵抗策略.抵抗性逃逸线使得布鲁克斯超越性别与种族意义上的"双重他者"身份,解域社会性别规范与男性话语权威;解放性逃逸线促使其笔下的黑人女性奋力摆脱被编码为客体及边缘人的身份处境,获得生成主体性与尊严的可能;创造性逃逸线引领黑人女性跨越身份边界,生成游牧式的黑人女性主体,获得重塑自我与凝聚黑人族群的力量.

    格温多琳·布鲁克斯逃逸线解域生成性别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