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潘新良

双月刊

1673-3770

ebhxb@sdu.edu.cn

0531-88392393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Ophthalmology of Shandong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耳鼻咽喉及眼科学专业的稿件,本刊选题着重创新,编排严谨规范,印刷装订考究,出版以来深得读者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ONSORT声明和STRICTA清单评价针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王东芳张清雨宋继科毕宏生...
    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国内外针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报告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RCT,检索时限为2001年1月至2023年12月,用临床试验报告标准声明(The 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2010 及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Interventions in Clinical Trials of Acupunc-ture,STRICTA)对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初步检索获得中英文文献共1 136篇,经去重、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66篇,包括中文59篇、英文7篇.中英文文献CONSORT条目平均报告率为43.8%和62.9%.中文文献报告缺失的条目主要集中在"方法学"、"结果"和"其他信息"3方面.中英文STRICTA清单条目总报告率分别是63.2%和74.1%;纳入的中文文献只有"所用穴位"报告率为100%,而英文文献有8个条目;"对何种治疗作了变动"、"治疗师背景"和"治疗场所和其他信息"3个条目的中文RCT报告率均<15%.结论 中文针刺RCT的报告质量整体较低,未来研究者在报告针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RCT研究结果时应严格按照CONSORT声明2010和STRICTA清单,以提高针刺治疗的RCT质量.

    针刺近视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评价CONSORT声明STRICTA清单

    成人眼眶黄色肉芽肿病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李桂杨艳丽李东海闫秀英...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眼眶黄色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56岁男性成人眼眶黄色肉芽肿病(adult orbital xanthogranulomatous disease AOXGD,AOXG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发现双眼睑肿物7年,伴逐渐增大.巨检:左眼上睑肿物一块,大小1.0cm×0.8cm×0.3cm,切面灰黄质韧,左眼下睑肿物一块,大小3.0cm×2.0cm×0.9cm切面灰黄质中.镜检:病变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见多量组织细胞浸润,部分胞浆嗜酸性,核偏位,大部分组织细胞胞浆呈泡沫状,背景伴有不等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多核巨细胞(Touton巨细胞),局部骨骼肌内见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组织细胞CD68、CD163、TREM-1阳性,CD1a、S-100、IgG4、Langerin均阴性,Ki67约5%.BRAF V600E基因检测无突变.结论 AOXGD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病理分型较多,诊断与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容易误诊误治.其中AOX亚型单纯手术切除,预后好,ECD亚型预后最差,伴有BRAF V600E突变患者,可用靶向药物威罗菲尼治疗.TREM-1可能参与泡沫样组织细胞的形成,与AOXGD发生相关,有望成为AOXGD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或监测AOXGD复发进展的一项新指标.

    成人眼眶黄色肉芽肿病亚型免疫组化鉴别诊断TREM-1

    A型血友病致难治性鼻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郑露程杰欧阳虹池花明...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例临床较少见的A型血友病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病例特点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并总结国内外血友病难治性鼻出血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为自发性鼻出血,无鼻腔、鼻咽部占位病变,起初于门诊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症状先缓解后立即恶化,入院后经历前后鼻孔填塞、输注凝血因子后仍未缓解,遂进一步行介入治疗后,得以控制症状.术后仅数小时,再次出血,遂于全麻下将下鼻道扩容后行"鼻腔电凝术+前鼻孔填塞术",方才成功止血,随访至今未再次出血.结论 血友病是一类具有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鼻出血是其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发现无明显诱因鼻出血,经治疗后反复发作不愈,均应考虑到血友病的可能.血友病鼻出血发展为难治性鼻出血后,由于凝血因子大量消耗,需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该类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时,由于术前可能已行鼻腔填塞或其他治疗,介入手术虽止血成功率较高,但术后止血后,仍需再次行鼻内镜检查,将可疑出血位置烧灼止血,避免术后二次出血.同时在专科治疗无效时应尽快借助多学科协作诊疗确认出血原因,提高临床疗效.

    血友病A型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血管造影输血

    下鼻甲黏液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

    李美辰陈海玲李阳马登殿...
    91-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鼻甲黏液囊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复习1例37岁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因鼻塞、流涕、溢泪20余天就诊,经副鼻窦CT和MRI检查提示,诊断为双侧上颌窦炎症并囊肿、右侧下鼻甲囊肿、鼻中隔偏曲,入院行鼻内镜下右侧下鼻甲黏液囊肿切除术及鼻内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结果 术后常规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病理示右鼻腔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纤毛柱状上皮)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并见增生的骨组织.结论 下鼻甲黏液囊肿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病因机制尚且不明确,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为下鼻甲黏液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复发率低且预后良好.

    黏液囊肿下鼻甲鼻腔黏膜功能鼻内镜预后

    微孢子虫感染导致角膜穿孔1例并文献复习

    王玲黎明应方微王玉...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孢子虫感染性角膜穿孔的诊疗方法,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研究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微孢子虫感染导致角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微孢子虫感染性角膜溃疡穿孔是罕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传染途径暂不明确,可能与患者不洁手卫生史有关.角膜组织病检及荧光增白剂染色、宏基因组检测可确诊.在病程早期及时进行宏基因组检测对于尽早明确病原体类型、及时治疗用药具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论 近年来,微孢子虫感染引起角膜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在诊断结膜炎相关的非典型点状上皮性角膜炎的过程中,应考虑微孢子虫感染的角膜结膜炎,避免发展为角膜穿孔,严重危及视力.

    角膜溃疡微孢子虫Vittaformacorneae角膜移植宏基因组测序

    高压氧治疗COVID-19后视神经炎1例及文献分析

    王磊王学艺田艳娟匡爱华...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后视神经炎的早期视力挽救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COVID-19感染后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OVID-19感染无论是在急性期还是在随后的恢复期都会对感染患者视网膜和视神经产生影响,本研究的3例病例常规药物治疗后视力恢复较差,其中1例接受联合高压氧治疗后视力恢复明显、近期与远期视力恢复程度完全.结论 COVID-19感染后视神经炎并不罕见,及时早期联合高压氧干预治疗COVID-19感染后视神经炎疗效更快、更优,对此类患者尽快恢复视力、防止不可逆转的视力丧失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视神经炎高压氧视力激素

    鼻-眼眶-颅底恶性肿瘤继发眶尖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彭宇婷李坚昊王燕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源性疾病的病因及其早期诊断要点.方法 报道1例74岁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其因"双眼上睑松弛伴遮挡感,左眼为甚4个月余"就诊,入院行左眼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后左眼上睑下垂矫正良好.术后2周,其左眼视力下降伴眼痛、头痛就诊,再次入院进一步完善检查.结果 左眼球向正前方固定、各方向运动障碍,视盘充血水肿,后极部及视盘周围可见线状出血及散在棉绒斑.完善眼眶、颅脑MRI及副鼻窦CT检查,发现鼻部占位累及眼眶及颅底.行鼻活组织检查,标本送病理检查,最终诊断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继发左眼眶尖综合征.患者放弃治疗后半年去世.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可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眼科,眶尖综合征需要考虑鼻部占位病变,早期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有助于鼻源性眶尖综合征的早期病因诊断.

    眶尖综合征病因早期诊断上睑下垂鼻恶性肿瘤

    mTOR通路在耳蜗中的研究进展

    李钰刘皓王敏付小龙...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耳聋一直是临床上的治疗难题,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重,耳聋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耳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加重了社会负担.找到关键的干预靶点,对于耳聋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mTOR位于细胞生长、代谢、增殖和存活等过程的中心位置.近来,mTOR通路在耳蜗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最新的研究表明,mTOR通路在内耳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功能维持、衰老及存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内耳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是听觉形成中的关键环节,因此,mTOR信号有希望成为耳聋新的治疗靶点.论文对mTOR通路在耳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mTOR通路在耳蜗中的调控机制,并探讨该领域未来仍需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mTOR耳聋毛细胞细胞死亡

    嗅觉测试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周纯祎胡慧张艾琳王云翠...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阿尔兹海默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有研究发现,MCI患者中存在嗅球萎缩、神经元丢失等病理改变,且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嗅觉测试有望成为筛查MCI患者的补充工具.目前国内基于嗅觉测试早期诊断MCI的研究相对较少,属于起步阶段.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对嗅觉功能的相关概述、嗅觉测试的内容、特点及应用现状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嗅觉测试工具早期识别MCI提供参考依据.

    轻度认知障碍嗅觉嗅觉测试工具嗅球萎缩神经元丢失

    鼻眶筛并发颧骨骨折伴发症解剖研究现状

    马莉高瞻李鹏起倪前伟...
    126-13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眶筛(naso-orbito-ethmoid,NOE)位于面中部多块骨的交汇处,结构复杂,其单独骨折的概率很低,常并发面部其他骨折,其中最常并发颧骨骨折.NOE并发颧骨骨折的病因多为高能量的钝性损伤,故常伴随多种面部其他损伤,由于NOE区及颧骨均邻近眼眶,故NOE并发颧骨骨折时可出现大量眼部伴发症,轻度伴发症的发病率较高,严重伴发症的发病率低.以NOE区骨折为主的并发骨折的伴发症以内眦间距过宽等靠近内侧的组织损伤为主,以颧骨骨折为主的并发骨折的伴发症以眼球运动受限等靠近外侧的组织损伤为主,NOE区及颧骨骨折均较严重的并发骨折多伴发失明、颅脑损伤等严重伴发症.NOE并发颧骨骨折的主要机制是能量从撞击点沿着面中部的垂直和水平支柱向面中部支柱向周围传播,能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逐渐衰减,在能量传播过程中,鼻窦可通过变形和骨折吸收部分能量从而对颅脑和眼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鼻眶筛骨折颧骨骨折解剖并发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