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辛仁东

月刊

2095-5375

yaoxueyanjiu@163.com yaoxueyanjiu@sina.com

0531-81216586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泺大街2749号

药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药学研究》是由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493/R,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5375。《药学研究》集知识性、学术性、实用性、服务性于一体,重点介绍国内外医药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新理论和安全用药知识,交流药品研发、检测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为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服务,为医药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服务。本刊栏目有:实验研究、制剂研究、综述、临床药学、工业药学、流通药学、药学教育、药品不良反应、药物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凝胶微针技术的应用进展

    陈雯琳马超张奕雯袁华...
    366-372,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凝胶微针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微针,插入皮肤时,它会吸收皮肤组织液以形成连续和不可阻塞的微通道,从而使药物通过网状结构的间隙进入体内。水凝胶微针具有高载药能力、可调药物释放速率且不会在体内残留针体,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水凝胶微针技术在皮肤间质液采样及生物标志物分析、伤口治疗、抗肿瘤、药物储库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水凝胶微针生物标志物分析伤口治疗抗肿瘤药物储库

    HDL向肝转运的生物学基础及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研究进展

    金许曈江子贤王馨怡田吉来...
    37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仿生纳米颗粒给药系统在高效递释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作为天然纳米颗粒,具有高效运输性、高度安全性、特异靶向性和极强穿透性等特点,具有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潜能。仿生HDL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HDL的组成、结构、代谢等生物学基础及人工重构的HDL作为药物载体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现状,以期为HDL药物载体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高密度脂蛋白逆向转运清道夫受体药物递送系统纳米药物

    沉香精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蓝保强王丽
    380-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沉香精油的不同提取方法、精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沉香精油提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CO2 萃取法、亚临界流体萃取法、酶辅助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等,沉香精油主要由倍半萜类、色酮类、芳香族类和脂肪酸类等天然化学成分组成,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目前沉香精油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在精油提取方法、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沉香精油提取化学成分药理

    tPA溶栓引起的出血性转化机制及小分子化合物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黄娟张米玲余俊河宫帅帅...
    384-390,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 activator,tPA)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的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药物,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狭窄以及会导致严重的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拟从血脑屏障破坏、神经炎症、氧化应激以及亚硝酸应激等方面对HT发展的机制及近7 年来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对HT保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缺血性中风的新药开发和药物联用提供一定参考。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出血性转化小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

    甘草及其复方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药源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杨必乾何昱洁何慧明邓毅...
    39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近年来甘草及其复方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药源性肝损伤(DILI)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以"甘草or甘草复方"and"肝损伤"and"肠道菌群"为关键词,对近年来甘草及复方缓解药源性肝损伤的文献进行筛选,总结肠道菌群与DILI的关系、甘草和复方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缓解DILI的机制。结果 药源性肝损伤可导致肠道菌群构成异常、肠道屏障损坏以及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易位,而异常的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途径加重肝脏损伤。甘草中的成分和复方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构成、恢复肠道屏障、抗炎以及增强免疫作用机制改善DILI。结论 甘草及其复方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从而缓解药DILI,为扩大药源性肝损伤的中医药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甘草甘草复方肠道微生物药源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西妥昔单抗临床综合评价

    栾亚丽王元明高田田王晓君...
    396-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对西妥昔单抗开展临床综合评价,拟为临床合理使用及药品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相关指南,基于真实世界数据,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6 个维度对西妥昔单抗进行评价。结果 安全性,西妥昔单抗的多数不良反应与贝伐珠单抗、传统化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但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案;有效性,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无显著性差异,但 5%的缓解率远低于临床试验结果;经济性,进行倾向值得分匹配后,应用西妥昔单抗与应用贝伐珠单抗方案的总费用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传统化疗方案总费用;创新性,西妥昔单抗可用于头颈部鳞癌,填补了该领域临床治疗空白,满足了临床需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适宜性,非劣性;可及性,当前在山东地区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相对较差。结论 与贝伐珠单抗相比较,西妥昔单抗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无显著性差异,创新性有优势,可及性略差。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真实世界数据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优势的Meta分析

    苗依婷葛亚龙黄晶贺雪梅...
    402-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对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ACEI/ARB)在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n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CBM)中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及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 10 篇文献共1 118例老年RHF患者。结果 显示,应用 ARNI 组(研究组)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MD=-282。61,95%CI-344。56~-220。66,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3。48,95%CI-4。58~-2。39,P<0。05)低于应用ACEI/ARB组(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6。35,95%CI 4。65~8。06,P<0。05)、有效率(OR=2。449,95%CI 1。851~3。241,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肾功能损害、头晕、高血钾比较无差异,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与ACEI/ARB相比,ARNI可显著改善心室重构,进一步改善老年RHF患者心功能,并且安全性良好。

    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沙库巴曲缬沙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Meta分析

    1例阿莫西林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乳酸血症继发急性肾损伤分析

    徐保平彭怀文喻怀斌王晓涛...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1 例女性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后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乳酸血症继发急性肾损伤案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患者临床特点、相关检查,治疗方案进行回顾,并提出用药建议。结果 患者口服阿莫西林(2g)1d后出现精神状态改变,进行性加重,意识障碍,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乳酸血症。依据诺氏药物不良反应评分为 6 分(很可能相关),即该患者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很可能"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所致,急性肾损伤继发于严重酸中毒。经过治理患者病情迅速逆转,住院 1 周出院。结论 接受阿莫西林治疗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病情变化时,需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排除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肾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对于阿莫西林相关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需充分评估,必要时启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改善预后。

    阿莫西林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急性肾损伤

    1例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致肌张力障碍分析

    董琼许文成
    414-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醒临床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时注意肌张力障碍的不良反应。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物与用药时间的关联性,分析 1 例由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导致的肌张力障碍的病例。结果 肌张力障碍可能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新的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初次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患者应关注肌张力障碍不良反应。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肌张力障碍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