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湿法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湿法冶金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湿法冶金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牛玉清

双月刊

1009-2617

sfyj4348@163.com shifayejin@163.com

010-51675321;51674348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云景北里145号

湿法冶金/Journal Hydrometallurgy of Chin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湿法冶金技术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关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及贵金属的湿法冶金工艺,选矿技术,有机材料(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絮凝剂等)合成技术,化工过程自动控制,化工设备、选矿设备、仪器仪表的研制及应用,水处理技术,三废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也报道有关科技简讯、文献综述等。《湿法冶金》的读者群为从事金属选矿、湿法冶金、化学化工、金属综合回收、三废治理、分析测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湿法冶金》目前的发行范围已扩大到除港澳台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含钌废料中回收钌的研究进展

    刘忆王才平田磊李金辉...
    215-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铂族金属废料中回收再利用钌对于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大影响.钌废料一般包括含钌废催化剂、含钌合金材料、含钌核废料和其他含钌废料等.综述了不同钌废料的综合回收处理方法,分别介绍了氧化蒸馏法转化可溶性盐、熔融—还原—氧化法、熔融—氧化—蒸馏法、微波浸出—浊点萃取法、蒸馏—熔融—还原法、熔融—还原—氧化法、离子交换法、氧化挥发法、电解法、生物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工艺,总结了现有钌废料回收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钌废料回收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铂族金属废料废催化剂合金材料核废料回收技术研究进展展望

    用空白焙烧 酸浸工艺从石煤钒矿中提取钒

    王祥吴天娇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采用空白焙烧—酸浸工艺从某石煤钒矿中提取钒,考察了磨矿细度、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用量、助浸剂CaF2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空白焙烧条件为磨矿细度-74 μm占70%,焙烧温度775 ℃和焙烧时间5 h;适宜的酸浸条件为硫酸用量10%、助浸剂CaF2用量3%,液固体积质量比1.5∶1,浸出温度25 ℃和浸出时间1.5 h;适宜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81.5%.

    石煤钒矿空白焙烧酸浸硫酸

    相山铀矿及其伴生稀土资源生物浸出研究

    夏庆银刘龙成牛玉清孟运生...
    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相山铀矿伴生稀土资源进行有效的经济开发,研究了利用一株全新的具有特异性铀识别能力的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6-1对相山富稀土铀矿石进行浸出.结果表明:该株微杆菌可定向附着在含铀矿物表面,高效浸出铀元素及伴生稀土元素.在30 d内可浸出原岩约81%铀元素和约62%稀土元素,且能进一步富集浸出液中重稀土元素.研究结果对综合开发铀-稀土伴生矿资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山铀矿铀-稀土伴生矿稀土元素微杆菌生物浸出特异性铀识别能力

    用氢氟酸从白云鄂博矿中浸出铌及动力学研究

    孙盘石赵增武贾艳贺宇龙...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白云鄂博尾矿中含铌矿物综合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用氢氟酸浸出含铌矿物中的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了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 ℃、液固体积质量比7/1、氢氟酸浓度20 mol/L、反应时间2 h、搅拌速率300 r/min条件下,铌浸出率达90.91%;铌的浸出过程符合核收缩模型,浸出过程由化学反应和扩散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为35.459 kJ/mol.该法能有效提取尾矿中的铌,有利于后续分离提纯.

    白云鄂博尾矿含铌矿物氢氟酸浸出动力学

    钼酸铵生产中杂质钾的浸出特征分析研究

    刘起航翁石林王苗杨双平...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采用焙烧—氨浸法生产钼酸铵过程中,通过ICP、XPS、SEM等手段研究了钼焙砂氨浸过程中钾元素的浸出规律,并借助MLA和Factsage热力学软件考察了氨浸过程中钾元素的赋存形态变化.采用未反应核模型、抛物线扩散方程、双常数方程、Elovich方程及一级动力学方程等动力学模型探讨了钾释放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钼焙砂氨浸过程中钾的浸出可分为2个阶段:前期为离子钾的浸出过程,主要发生KCl、K2SiF6的离子交换反应,浸出活化能较小,仅为4.79 kJ/mol,Elovich模型对该阶段的拟合效果最好;后期主要为矿物钾中钾的浸出过程,浸出活化能较大,为34.55 kJ/mol,最优动力学模型为双常数模型.浸出后期,钾的释放速率较慢,4种含钾矿物的释钾能力由弱到强顺序为:伊利石<钡铁云母<云母<正长石.

    钼酸铵钼焙砂浸出动力学低钾钼制品特征

    硬团聚对轻烧粉氧化镁酸化浸出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刘宇白丽梅马玉新李绍英...
    250-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采用盐酸酸化法从菱镁矿低温煅烧所得轻烧粉中浸出镁,考察了盐酸添加方式、盐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外力作用方式和反应时间对镁浸出率的影响,采用收缩核模型分析了超声条件下轻烧粉的浸出动力学,并进一步分析浸渣的粒度分布、矿物成分及矿物嵌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反向缓慢添加盐酸、盐酸浓度14.8%、液固体积质量比9.8/1、搅拌速度400 r/min、浸出时间12.5 min条件下,镁浸出率达70.48%;引入超声可使硬团聚产生裂纹或碎解,有利于固液传质,将镁浸出率提高至90.56%;轻烧粉的浸出过程符合表面化学反应及产物层扩散的混合控制模型;硬团聚内部镁氧比为1.33,边缘为1.65,内部有大量未反应的镁,超声作用使浸渣粒度由42.61 μm减小至24.39μm,超声的气泡振动力和空泡破灭形成的冲击波可有效防止硬团聚的形成或使硬团聚重新碎解分散.

    轻烧粉浸出盐酸硬团聚机制动力学

    《湿法冶金》编辑部关于仿冒虚假信息的严正声明

    《湿法冶金》编辑部
    257页

    铝灰水解制氢过程动力学研究

    刘定平王海陈爱桦周俊...
    258-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设计了一套铝灰水解制氢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搅拌速度及铝灰粒径对铝灰水解制氢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铝灰水解制氢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铝灰水解制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 ℃,液固体积质量比10 mL/1 g,搅拌速度130 r/min,铝灰粒径>80目;最佳条件下所得水解渣的主要物相为MgAl2O4、Al(OH)3及Al2O3;铝灰水解制氢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化学表观活化能为67.01 kJ/mol,浸出过程符合Avrami-Erofeyev模型.该法可为铝灰水解制氢工艺过程的设计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铝灰水浸法水解制备动力学资源化

    磁性介孔碳负载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对U(Ⅵ)的吸附性能

    曾冬玲陈磊郑智阳张志宾...
    265-274,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沉淀法研究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磁性介孔碳(MMC)与羟基磷灰石(HAP)复合材料(MMC@HAP-x,x=1、4和6)并用于去除溶液中U(Ⅵ).采用XRD、FT-IR、Zeta等方法表征了 MMC、HAP和MMC@HAP-x的结构、功能基团及表面电位等理化性质.探讨了 MMC@HAP-x吸附U(Ⅵ)的动力学、热力学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MMC@HAP-x对U(Ⅵ)的吸附最佳pH均为4.0,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均小于10 min,MMC@HAP-6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可达1 164.62 mg/g,且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化学吸附过程.U(Ⅵ)在MMC@HAP-x的固定是由于 HAP 与 UO22+相互作用形成了 Ca(UO2(PO4)2·3H2O.MMC@HAP-6是一种快速的铀吸附剂,有望用于放射性废水中铀的去除.

    磁性介孔碳羟基磷灰石U(Ⅵ)吸附

    用H2TiO3型锂离子筛从盐湖卤水中提锂试验研究

    朱晓峰吕龙李天玉侯雪超...
    275-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藏碳酸型盐湖,采用吸附法进行连续离子交换提锂试验研究,考察了 H2TiO3型锂离子筛在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解吸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吸附前后锂离子筛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造粒后H2TiO3锂离子筛表面颗粒分散性良好,孔道疏松,晶体结构稳定,循环使用后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在连续离子交换系统中,按吸附—洗料—解吸—洗酸4段工序将30柱分配为6∶1∶2∶1,H2TiO3型锂离子筛在吸附进料流速12 BV/h、三级吸附、吸附时间3 h、洗料流速10 BV/h、冲洗时间30 min、解吸过程盐酸为0.1 mol/L、解吸温度30~40 ℃、循环解吸1 h、洗酸流速8 BV/h、冲洗时间30 min条件下连续吸附卤水运行30个周期,吸附性能稳定,吸附量约6.67 mg/g,吸附率约80%,富锂解吸液中Li+质量浓度约为1.2 g/L,ρ(Li+)/ρ(Na+)约为1.该法具有一定工业化推广应用价值.

    H2TiO3锂离子筛吸附法盐湖提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