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种花色黄芩中F3'5'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郭凤丹尹鑫张翠翠刘梦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黄酮 3',5'-羟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催化形成蓝色飞燕草素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从蓝紫花、玫红花、白花黄芩中克隆得到F3'5'H基因的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SbF3'5'H-b、SbF3'5'H-r、SbF3'5'H-w。经序列比对,SbF3'5'H-r基因较SbF3'5'H-b/w缺失 7 bp,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三个SbF3'5'H蛋白均属于细胞色素P450 家族,定位在内质网。SbF3'5'H-B/W蛋白具有典型的CYP450保守序列,包括富含脯氨酸基序"LPPGP"、底物识别位点SRS1~6、折叠锁定基序"E××R"、血红素结合基序"PFGAGRRICAG"及预测的羟化活性位点CR1 和CR2。而SbF3'5'H-R蛋白由于序列缺失影响二级、三级结构,并导致CYP450 结构域不完整,C端缺少多个维持酶活性的保守基序。基于F3'5'H蛋白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黄芩与同为唇形科的丹参、一串红等亲缘关系最近,聚在一个分支,与单子叶植物亲缘关系较远。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SbF3'5'H在白花中整体表达最高,其次是蓝紫花,玫红花中整体表达最低;不同花发育阶段比较,SbF3'5'H基因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中蕾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幼蕾期,盛花期表达量最低,蓝紫和白花黄芩不同花发育阶段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花色黄芩中SbF3'5'H基因的功能差异、揭示黄芩花色变异的分子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黄芩花色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滇水金凤耐铜相关基因CAX3和CC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谭弋张晓丽赵潞秋李凡...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CAX(Ca2+/H+反向转运蛋白)和CCS(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蛋白)分别是重要的液泡膜转运蛋白和铜伴侣蛋白,通过不同机制在缓解重金属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对铜胁迫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并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耐铜相关基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野生滇水金凤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耐铜相关基因CAX3 和CCS,分别命名为IuCAX3和IuCCS,其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 320 bp和975 bp,分别编码439 个和324 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IuCAX3 为不稳定蛋白,具有caca2 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定位在质膜、液泡上;IuCCS为稳定蛋白,具有PLN02957 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定位在叶绿体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IuCAX3 和IuCCS均与喜马拉雅凤仙花的相应基因聚为一支,相似性分别为 98。18%和 89。81%。通过设置不同的铜处理浓度(0、5、10、15、20、25 mg·L-1)研究了IuCAX3 和IuCCS基因在滇水金凤叶片中的表达情况,qRT-PCR分析结果表明,铜处理能诱导两个基因大幅上调表达,且铜浓度为 15 mg·L-1时的上调幅度最大,并均在处理 12d达到最高水平;随处理时间延长,IuCAX3 的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IuCCS的表达量在铜浓度不高于15 mg·L-1时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但当铜浓度高于 15 mg·L-1 后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铜处理下IuCC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u-CAX3,因此推测IuCAX3 基因主要在铜胁迫前期起作用,而IuCCS基因在铜胁迫后期仍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滇水金凤耐铜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滇水金凤CAX3基因CCS基因铜胁迫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马铃薯DHN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张宴萍魏延政董道峰胡柏耿...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水素(dehydrin,DHN)作为一种高亲水性蛋白,在植物响应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马铃薯基因组中鉴定出 7 个StDHNs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 3 条染色体上,编码氨基酸数目为 80~243 aa,内含子数目均为 1;StDHNs蛋白分子量在8。54~25。12 kDa之间,等电点为5。24~7。38,共3 个保守motifs,保守基序及进化关系分析表明 StDHN家族成员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转录表达分析结果显示,StDHN5、StDHN6、StDHN7 在特定逆境胁迫下显著高表达。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StDHN5、StDHN6 受到盐和ABA胁迫的显著诱导,StDHN7 响应干旱胁迫。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马铃薯DHN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在逆境胁迫抗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马铃薯DHN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227个花生品种(系)蛋白质及10种主要氨基酸遗传多样性分析

    卢选康严鑫陶宇刘娜...
    26-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花生籽仁蛋白质及主要氨基酸的遗传特性,为蛋白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测定 227 个花生品种(系)的蛋白质及 10 种主要氨基酸含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共 11 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以脯氨酸含量为最高,超过 12%;赖氨酸含量次之,超过 10%,其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一倍,改良潜力较大;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 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 10 种氨基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蛋氨酸和苏氨酸含量间相关不显著,与缬氨酸含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氨基酸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27 个参试品种(系)分成三类,其中高蛋白及高氨基酸含量的 10 个品种(系)聚在第Ⅰ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3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 84。32%,其中第 1 主成分主要包括非极性氨基酸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及蛋白质,贡献率接近 60%;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 22 个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系)。综上表明,参试品种(系)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共 11 个性状具有不同程度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该结论可为花生品种蛋白品质改良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花生品种(系)蛋白质氨基酸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59份苜蓿种质种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黄雷谢文辉鲁林欣高海娟...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 59 份来源不同的苜蓿种质种子为试材,分析不同种质间种子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基于数字图像系统得出并分析其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种子周长、种子形状系数、百粒重和种子厚共 7 个种子形态指标,进而结合种子形态指标评估不同种质种子表型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分量、表型方差分量、基因型方差系数、表型方差系数、广义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59 份苜蓿种质间的种子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 1。87%~35。18%之间。各种子表型性状中,百粒重的表型方差系数(PCV)、基因型方差系数(GCV)值均最大,百粒重和种子厚的广义遗传力(H2b)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位。各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聚类热图分析看出,当欧式距离为 50 时,59 份苜蓿种质可分成三大类群。结合遗传力和遗传增益对 59 份苜蓿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性状优良种质的编号分别为 712(WL712)、440(WL440HQ)、5(维多利亚)、28、801(巨能 801)、525(WL525HQ)和 21(无棣苜蓿)。综上,59 份苜蓿种质种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苜蓿种质种子性状改良、选种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苜蓿种子性状表型变异遗传力综合评价

    PEG胁迫下小麦新品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王诗音李增辉吴冰瑞李天宇...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旱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种子萌发速度和成苗质量。为鉴定 9 个自选小麦新品系的抗旱性强弱,本试验以洛旱7 号为对照,用20%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测定种子萌发期相关形态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小麦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麦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胚根长、胚芽鞘长、胚芽长的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 32。9%、6。1%、27。3%、47。1%、15。4%、66。6%。由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可知,洛旱7 号、KD7020-2 为强抗旱型,KDG07-6、KD7034-8、KD7053-9、KD7043-8 为中抗旱型,KD7047-2、KD6055-6、KD701 为弱抗旱型,KDG03-1 为不抗旱型。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对D值影响最大,可用作小麦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快速评价指标。

    小麦萌发期PEG-6000综合评价抗旱性鉴定

    温度对不同油酸含量花生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树云丁沙张建成于天一...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培养皿发芽方式,研究普通和高油酸花生种子萌发对温度响应的差异,温度设置为 10。0、12。5、15。0、20。0、25。0、30。0、35。0℃,品种包含高油酸大花生品种(GD,花育951)、高油酸小花生品种(GX,花育 51)、普通大花生品种(PD,花育 22)和普通小花生品种(PX,花育 20)。结果表明:(1)在15。0~35。0℃范围内,4 个花生品种的总出芽率均为 100。0%;10。0℃时,2 个普通花生品种(PD、PX)的总出芽率均较低,分别为 60。0%和 56。7%,两个高油酸花生品种(GD、GX)则几乎不能出芽;12。5℃时,2 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的总出芽率仍较低,分别为 70。0%和 40。0%,2 个普通花生品种则均达到 100%。(2)出芽动态结果显示,低温(10。0℃和12。5℃)和高温(35。0℃)条件下,2 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瞬时出芽率明显低于2 个普通品种,15。0~30。0℃范围内这种差异明显减小。(3)多数情况下,高油酸花生品种出芽的平均速率和最高速率低于相同果型的普通花生品种;在 10。0℃和 12。5℃条件下,GD的出芽平均速率较 PD 分别降低 80。6%和31。7%,GX较PX分别降低97。1%和 67。6%。(4)与普通花生品种相比,高油酸花生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出芽高峰期、始盛期和盛末期均推迟。综上可知,低温(≤12。5℃)时,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瞬时出芽率及总出芽率均明显低于相同果型的普通花生品种,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适宜出芽温度为 15。0~35。0℃。

    高油酸花生温度总出芽率瞬时出芽率

    多中心干树形对苹果新梢叶片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曾艳鑫宫昊楠王小非由春香...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苹果树采用多中心干(Guyot)树形整形对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 3 年生'维纳斯黄金/M9'为试材,对当年苹果树冠近远端各部位春梢叶片生长发育、叶绿体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春秋梢停长期叶片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春梢生长期多中心干树形苹果树冠近端叶片的叶面积、叶厚、叶重、叶绿体色素含量、光合能力等都优于远端叶片;这些指标虽在春梢生长初期近远端叶片间存在差异,且以上部与下部近远端叶片间的差异更为显著,但随着生长发育期延长,后期远端叶片生长迅速,近远端叶片各指标的差异逐渐缩小直至最后无显著差异。同时,6 月下旬春梢停长期近端上部叶片促进生长类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均高于远端上部叶片,利于营养生长;9 月下旬秋梢停长期,近端上、中、下三部位叶片的脱落酸(ABA)含量均高于远端,近端秋梢生长受抑制,利于促进花芽形成。综上,'维纳斯黄金/M9'采用多中心干树形整形后其在新梢生长初期明显促进树体近端新梢叶片生长,而远端新梢叶片生长发育较慢,但随着生长发育期延长,新梢生长后期近远端叶片的生长和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

    苹果多中心干树形新梢叶片生长光合特性生长激素

    盆栽万寿菊农艺性状对不同光周期的响应分析

    陈强田凤鸣叶文斌王永斌...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光周期对万寿菊全生育期各农艺性状的影响程度,分析各农艺性状指标与光周期的关系,确定万寿菊生长的适宜光周期以增产避害,本试验在温室中采用LED光源模拟三种光周期环境(光照16h/黑暗 8 h,Long-day,LD处理;光照 12h/黑暗 12 h,Natural-day,ND处理;光照 8h/黑暗 16 h,Short-day,SD处理),以盆栽万寿菊为对象,研究不同光周期对不同生长时期(二叶期到五叶期即V2 期至V5 期、顶花可见期和花期)万寿菊农艺性状和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D相比,LD、ND处理均推迟万寿菊的开花时间,但其营养生长充分且旺盛,侧芽数量较多,生产切花的潜力提高。随着光周期延长,LD、ND处理单花直径、鲜重、干重以及舌状花瓣数量均显著高于SD,叶黄素含量则为LD>SD>ND。综上看出,万寿菊为兼性短日照植物,SD光周期下虽提前开花,但因其对光周期敏感性较低,各农艺性状表现欠佳;LD处理能显著提高万寿菊营养生长水平,并增加花朵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可对万寿菊光周期因素的适应性提高及温室万寿菊切花生产潜力的发掘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光周期盆栽万寿菊农艺性状叶黄素发光二极管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黄心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松虎张玉雪孙浩爽李慧杰...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浓度褪黑素对盐胁迫下黄心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以黄心菜品种'黄心乌'为试材,研究 0。1 mol·L-1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0、10、20、40、80、160 μmol·L-1)褪黑素浸种对黄心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和 0。15 mol·L-1 NaCl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 μmol·L-1)褪黑素对黄心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mol·L-1 褪黑素浸种对盐胁迫下黄心菜种子发芽率、下胚轴长、胚根长及幼芽鲜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盐胁迫下叶面喷施 100 μmol·L-1褪黑素处理幼苗叶长、叶宽、株幅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看出,0。1 mol·L-1 NaCl胁迫处理时,10 μmol·L-1 褪黑素浸种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抑制作用,0。15 mol·L-1 NaCl胁迫处理时,叶面喷施 100 μmol·L-1褪黑素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黄心菜褪黑素盐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