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粱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姜昱雯陈满静赵应任艳...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植物中,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Box(SBP)普遍参与植物的生长、开花调控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过程。本研究对高粱(Sorghum bicolor L。)SBP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qRT-PCR对高粱SBP基因在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表达进行分析,以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从高粱中共鉴定出 19 个SBP成员,除第 8 条染色体外,其他 9 条染色体上均分布有SBP基因;绝大部分SBP蛋白在亚细胞水平定位于细胞核,且均为亲水性蛋白质。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稻类似,这 19 个高粱SBP基因也可分为 3 个亚类,分别含有 7、5、7 个SBP基因;相比于拟南芥,高粱SBP与水稻、玉米的SBP关系更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高粱SBP可能参与了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信号通路,部分成员可能与植物的低温响应、昼夜节律调控有关。qRT-PCR分析结果显示,高粱SBP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有 17 个基因受干旱胁迫诱导上调表达,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存在差异化表达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高粱SBP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高粱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干旱胁迫

    石榴蔗糖代谢相关酶SPS和INV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冯立娟李英朋王传增尹燕雷...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石榴基因组中鉴定出 4 个SPS基因和 11 个INV基因,其编码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家族成员间特征motif数量和种类大致相同,蛋白结构高度保守;这些蛋白不均匀地分布在染色体上,均定位于叶绿体中,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与巨桉同源性较高;不同SPS和INV基因在石榴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PgINV3 在 9 月 15日(果实增大期)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本研究结果对解析石榴果实中蔗糖代谢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石榴SPS基因INV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春大白菜可溶性糖代谢及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陈熙程斐倪润茂刘维信...
    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春大白菜品种'吉锦'和'华耐'为材料,探索了春大白菜从幼苗期到叶球收获期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类的积累变化规律及相关代谢酶和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春大白菜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快速积累,葡萄糖积累占优势,果糖则在结球后期结球叶的叶柄中含量快速增加。莲座叶和结球叶的柄部都是可溶性糖积累的重要部位;蔗糖合酶基因BrSUS1 与两个品种叶柄中可溶性糖积累密切相关。分解蔗糖的酶基因 BrSUS5、BrSUS6、BrCINV2 及糖转运蛋白基因 BrSUC4、BrTMT1、BrSWEET17、BrERDL6-16 均在叶柄部位活跃表达,不同程度参与两个白菜品种的可溶性糖积累和分布。BrERDL6-16 在两种白菜结球后期多个部位中的表达量急剧升高,可能在促进大白菜叶球发育中发挥特殊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从分子水平调控大白菜可溶性糖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春大白菜可溶性糖代谢与转运基因表达

    基于生殖性状的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郭海斌景颖冯晓曦许海涛...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了解自交系的遗传基础,探明自交系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本试验田间种植 30 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对其 18 个生殖性状进行遗传变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自交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结果表明:雄穗分枝数、苞叶重、雄穗长、轴粗、秃尖长变异系数均大于 10%,变异丰富度高,粒长、穗行数、最长苞叶长、穗长、穗粗变异系数均小于 2%,稳定性相对较高;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 0。68~2。09,平均值为 1。51,百粒重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苞叶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变异系数越大遗传多样性指数越高。主成分分析得出,前 7 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 77。39%;以主成分得分值为坐标的二维排序图可得出,自交系 7922、驻 136、ZM7211、H1613、驻 85、21H86、浚 92-8、Mo17 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自交系间欧式距离变化范围为 0。002~0。161,平均欧式距离 0。031;在欧式距离为 0。03 时可将30 个自交系划分为 5 个类群,在欧式距离 0。01 处则可进一步将其分成 13 个亚类,亚类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10。综上可知,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择相应的杂优模式可以提高自交系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加快玉米品种的培育进程。

    玉米自交系生殖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距离

    补光光强和补光时间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若婵高瑀杰寇龙龙曹晓阳...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冬季设施黄瓜高效优质生产,本试验以黄瓜品种改良 21-10 为试材,设置对照(CK)、40 μmol·m-2·s-1补光 4 h(T1)、80 μmol·m-2·s-1补光 4 h(T2)、40 μmol·m-2·s-1补光 8 h(T3)和 80 μmol·m-2·s-1补光 8 h(T4)共 5 个处理,研究不同补光光强和补光时间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 和T4 处理虽然显著增加黄瓜株高和果实纵径、K含量,然而显著降低果实VC含量;T2 和T3 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株高、最大叶面积、果实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实K、Ca、Mn含量,同时T2 处理还显著增加黄瓜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隶属函数分析表明,T2 处理黄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综上表明,80 μmol·m-2·s-1补光 4 h(T2)最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和果实优良品质的形成。

    黄瓜补光光强补光时间果实品质矿质元素积累

    不同浓度根皮苷对苹果砧木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博洋任胜寒刘怀特王月...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苹果砧木组培苗为试材,设置 0(CK)、0。1、0。5、1。0 mmol/L和 1。5 mmol/L共 5 个根皮苷浓度处理,研究砂培条件下各处理对苹果砧木组培苗生长、根系构型及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施不同浓度根皮苷均抑制苹果砧木组培苗根系生长,显著降低组培苗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降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株高净增长量(0。1 mmol/L浓度处理除外),且随着根皮苷浓度升高而降幅增大。外源根皮苷胁迫导致苹果砧木组培苗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与根系根皮苷代谢相关的查尔酮合酶、查尔酮异构酶及根皮苷水解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综之,随着根皮苷浓度增加,苹果砧木组培苗根系抗氧化保护性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超氧阴离子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升高,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苹果砧木组培苗生长。

    根皮苷苹果砧木组培苗根系构型抗氧化酶活性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菊花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霍芸芸罗艳杨小英张黎...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绚秋凝红'菊花幼苗为材料,用 20%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100、150、200 μmol/L)褪黑素(MT)对干旱胁迫下其生物量、根系形态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外源MT对干旱胁迫下菊花幼苗光抑制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与CK相比,PEG干旱胁迫(T1)处理菊花幼苗的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 49。1%、36。4%和 46。6%;外源喷施 100 μmol/L MT+PEG(T3)处理的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较PEG处理增加 52。4%、26。9%和 34。9%,幼苗根系活力仅次于CK,根系平均直径最大,根尖数最少。相较于CK,干旱胁迫处理均降低幼苗叶片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外源施加 100 μmol/L MT的T3 处理降低幅度最小,保持了PSⅡ反应中心较高的开放程度。综上,外源喷施 100 μmol/L MT可有效改善干旱胁迫下菊花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性能,缓解干旱胁迫对菊花幼苗生长造成的危害。

    褪黑素菊花PEG干旱胁迫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

    锡林郭勒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李雪杰陈杰于红博张丽华...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不同草原亚型的植被特点和土壤养分特征,探明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化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种草原亚型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物群落的生物量(W)、丰富度指数(M)、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均表现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均匀度指数(J)在荒漠草原数值最高。②土壤钾含量在典型草原中最高,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在草甸草原中最高;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不同草原亚型中差异显著(P<0。05),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③草甸草原中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最大的是速效氮含量,作用最小的是全磷含量;典型草原中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较大的是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作用较小的是速效钾含量;荒漠草原中全磷含量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较大,全钾含量对植物群落特征的作用较小。综上,在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植被保护中,应注重氮元素的投入,而对荒漠草原,应注重磷元素的控制。

    物种多样性草原亚型植物群落特征生物量土壤养分冗余分析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管西林郭洪海贾曦王璐...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在黄河三角洲典型盐碱地上进行,以菊芋品种南芋 1 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F)、商品有机肥(M)、生物炭基调理剂(T1)、抗盐调理剂(T2)共 5 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改良剂对菊芋苗期生物量、块茎产量及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苗期干物质量和成熟期地下块茎产量影响显著,其中T1 处理菊芋苗期干物质量和成熟期块茎产量最高,较CK、F处理分别显著提高 76。4%、36。2%和 38。7%、25。1%。与CK相比,T1 处理菊芋苗期 0~30 cm土层土壤pH值显著下降;M、T1 和T2 处理较CK和F处理显著降低菊芋苗期 0~20 cm土层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降幅达 8。3%以上,且T1 优于M和T2 处理;菊芋收获后,M、T1 和T2 处理 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5。1%、20。7%和 21。0%,T1 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M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上,施用生物炭基调理剂对改良土壤盐碱化、促进壮苗培育、提高菊芋产量效果较优。

    菊芋盐碱地有机改良剂块茎产量土壤理化性质黄河三角洲

    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郭宇坤张燕飞野金花李佳擎...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用量氮对香稻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在砂培条件下以香粳稻品种稻花香2 号为试材,设置N20(20 mg/L)、N30(30 mg/L)、N40(40 mg/L)、N50(50 mg/L)、N60(60 mg/L)共 5 个氮浓度处理,研究其对香稻苗期生长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的影响,并对与氮素水平显著相关的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Z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氮浓度的升高,叶片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于N50 处理下最高。随着氮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在N40 处理下最低,POD活性在N30 处理下最低。丙二醛(MDA)含量低氮(30 mg/L以下)处理显著高于高氮(40 mg/L以上)处理。N40~N60 处理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的总和(∑Zi)为正值,其中,N50 处理水平的∑Zi值最高,为 10。201。综合来看,40~60 mg/L氮素可以保证稻花香 2 号苗期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但低于或者高于 50 mg/L均会对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一定抑制,并且低于40 mg/L会显著增加幼苗叶片MDA的积累,故50 mg/L的氮最有益于稻花香 2 号幼苗的生长发育。

    香稻氮用量生长发育氮代谢关键酶抗氧化指标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