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肖柄政郭兵刘苹高新昊...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种类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对中度盐碱地上冬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本试验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试验地上设置不施肥(CK)、施用化肥[CON: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N-P2 O5-K2O)用量=267-252-0 kg/hm2;OPT:优化施肥处理,氮磷钾(N-P2O5-K2O)用量=210-105-105 kg/hm2]和优化施肥基础上粪肥替代15%或30%氮肥(牛粪肥替代处理代号:DM15和DM30;羊粪肥替代处理代号:SM15和SM30;鸡粪肥替代处理代号:CM15和CM30)共9个处理,研究其对中度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氮肥偏生产力、养分含量和小麦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各施肥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相比CON,DM15、DM30和SM15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提高21。5%、17。7%和 1。7%。相比CON,OPT和各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处理能增加氮肥偏生产力。相比CON,各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和pH值,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达32。7%~74。2%,但羊粪肥和鸡粪肥部分替代氮肥会增加土壤EC值。与CON相比,各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均有提高且大多差异显著,土壤有效磷含量除DM30和SM15处理有一定幅度升高外其他处理均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均提高土壤氮钾养分活化系数。DM15、DM30和SM15处理可以提高小麦经济收益,其中DM15处理相比CON增收57。03%,效果最好。综上看出,牛粪肥部分替代氮素化肥(DM15、DM30)可以较大幅度增加小麦产量,提升土壤养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粪肥盐碱地冬小麦产量土壤养分

    逆境条件下药用植物酚酸类物质"内外大循环"代谢及作用机制探讨

    付心雨鞠吉东孟缘周冰谦...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逆境胁迫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驱动因子,关于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日趋深入。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含量中酚酸类大约占到30%,它具有抗微生物、抗氧化、抗细胞毒性和抗炎的作用,是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的主要"功臣",也是药用植物发挥临床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前期研究发现,连作条件下丹参植株体内的酚酸类成分含量增加,根际的邻苯二甲酸、苯甲酸等物质能够促进立枯丝核菌增殖,致使连作丹参木质素合成增加,提升植物对病原菌侵染的防御能力。故而本研究对酚酸类次生代谢物在药用植物体内合成以及体外代谢的"全链条"代谢途径进行综合探讨,总结酚酸类次生代谢物合成及分泌的全过程,以期为药用植物抗逆、抗病应答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酚酸药用植物逆境胁迫合成调控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

    豌豆应对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高利英王晓歌邓永胜申贵芳...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多数农作物在遭受非生物胁迫时产量会显著降低,研究作物在非生物胁迫下的抗逆性指标变化和响应机制、探索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途径,对稳定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豌豆是最古老的驯化物种之一,因其对低温、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力而被广泛种植。同时豌豆也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就豌豆对干旱、盐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理和豌豆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形态结构、抗逆性指标变化及提高豌豆抗逆性的途径措施进行综述,并就今后豌豆抗逆性研究中加强多逆境互作研究、豌豆表观遗传学研究、豌豆耐逆功能基因挖掘与利用进行分析展望,以期为今后豌豆育种提供方向与依据,为进一步加强豌豆抗旱、耐盐、耐低温等抗逆性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豌豆非生物胁迫抗旱耐盐耐低温代谢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