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

    45页

    褪黑素腹腔注射对脑出血大鼠继发性脑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蒋义碧陈鑫舒艺璇郑晓梅...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褪黑素腹腔注射对脑出血(ICH)大鼠继发性脑损伤(SBI)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每组18只.模型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均采用基底节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建立ICH模型,假手术组仅钻孔后插入针头;模型建立成功后,褪黑素组腹腔注射褪黑素30 mg/kg,抑制剂组腹腔注射褪黑素受体抑制剂Luzindole 30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转角实验(向左转身百分比)和前肢放置实验(左前肢成功放置率)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后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NLRP3、Caspase-1、GSDMD mRNA表达,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计数GSDMD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及TUNEL染色(计算TUNEL阳性细胞率)观察脑组织细胞焦亡情况.结果 模型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及细胞核消失,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褪黑素组和抑制剂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胞肿胀减轻,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细胞固缩、溶解减少,且褪黑素组变化更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褪黑素组、抑制剂组、模型组向左转身百分比及左前肢成功放置率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比较,褪黑素组向左转身百分比及左前肢成功放置率均升高(P均<0.05).假手术组、褪黑素组、抑制剂组、模型组大鼠mNSS、脑组织含水量、血清IL-18、血清IL-1β、脑组织GSDMD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率以及脑组织NLRP3、Caspase-1、GSDMD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褪黑素腹腔注射可减轻ICH大鼠的SBI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而降低小胶质细胞焦亡及神经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褪黑素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细胞焦亡

    聚焦式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修复大鼠面神经损伤效果观察

    桑亚茹张李娜方莹周平辉...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聚焦式低强度脉冲超声(FLIPUS)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局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RP组、FLIPUS组及PRP + FLIPUS组,每组5只.各组均建立右侧面神经损伤模型,PRP组于神经损伤处局部注射PRP 50 µL,2次/周;FLIPUS组于神经损伤处进行FLIPUS治疗10 min,1次/天;PRP + FLIPUS组参照上法给予PRP局部注射及FLIPUS治疗;模型组不予特殊处理;各组疗程均为28 d.各组术后1~4周每周进行行为学评估,记录胡须运动和瞬目反射评分.各组术前及术后第28天,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行右侧面神经电生理检查,记录损伤面神经的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振幅并计算R值.各组大鼠处死后取损伤面神经节段组织,HE染色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记录单位面积的轴突数量、直径及面积.结果 各组大鼠术后1~4周瞬目反射及胡须运动评分比较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各组大鼠术后损伤面神经的最大CMAP振幅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PRP组、FLIPUS组及PRP + FLIPUS组大鼠术后损伤面神经的最大CMAP振幅及R值均升高(P均<0.05),PRP组、FLIPUS组及PRP + FLIPU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PRP组、FLIPUS组及PRP + FLIPUS组神经束变性、脱髓鞘及轴突空泡化程度减轻,再生轴突增多且神经纤维排列更有序.与模型组比较,PRP组、FLIPUS组及PRP + FLIPUS组大鼠损伤面神经节段组织单位面积内的轴突数量均升高(P均<0.05);PRP组大鼠损伤面神经节段组织单位面积内的轴突直径、轴突面积均高于模型组、FLIPUS组、PRP + FLIPUS组(P均<0.05).结论 FLIPUS联合PRP局部注射对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不优于二者单独应用.

    聚焦式低强度脉冲超声富血小板血浆面神经损伤神经再生轴突

    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比较

    吴瑜丹陶爱林刘雪婷何颖...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6~14岁)49例、青壮年组(15~44岁)106例、中老年组(45~80岁)39例.使用全自动体外过敏原诊断仪检测血清总IgE(tIgE)水平及屋尘螨、粉尘螨特异性IgE(sIgE)阳性情况,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观察尘螨过敏情况(以尘螨SPT阳性率表示);肺功能测试仪检查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气体50%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用力呼出气体25%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的实际值/预计值及FEV1/FVC(实际值).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与年龄、血清t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分别为(377.41±239.78)、(313.47±276.95)、(235.27±240.85)IU/mL,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低于儿童组(P<0.01),儿童组、青壮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7.76%(42/43)、77.50%(62/80)、34.38%(11/32),血清粉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75.00%(78/104)、35.90%(14/39),尘螨SPT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87.74%(93/106)、56.41%(22/39),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及尘螨SPT阳性率均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各组FVC、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儿童组、青壮年组MMEF、MEF50、MEF25及FEV1/FVC均高于中老年组(P均<0.01).肺功能相关指标与血清tIgE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肺功能相关指标中FEV1、FVC/FEV1、MMEF、MEF50、MEF25与年龄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203、-0.499、-0.401、-0.343、-0.361,P均<0.05).结论 儿童哮喘患者较青壮年及中老年哮喘患者的血清tIgE水平及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尘螨SPT阳性率升高,且肺功能良好.

    尘螨过敏原免疫球蛋白E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肺腺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鼠双微体2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韩晓丽黄景涛赵宝山孙光蕊...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鼠双微体2(MDM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手术切除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60例,术中收集其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各60例份.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TGF-β1、MDM2蛋白定位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MDM2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的肺腺癌患者癌组织TGF-β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肺腺癌组织中TGF-β1、MDM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肺腺癌组织中TGF-β1、MDM2蛋白均呈过表达状态,TGF-β1大量表达于细胞质、少量表达于细胞核,MDM2绝大多数表达于细胞质.肺腺癌组织TGF-β1蛋白阳性表达42例份(70.00%)、MDM2蛋白阳性表达47例份(78.33%),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为24例份(40.00%)、24例份(40.00%);肺腺癌组织TGF-β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均<0.05).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的肺腺癌患者癌组织TGF-β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及低分化的肺腺癌患者癌组织TGF-β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及高中分化者(P均<0.05).肺腺癌组织中TGF-β1、MDM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 = 0.539,P<0.05).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TGF-β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且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及低分化的肺腺癌组织升高更明显,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转化生长因子β1鼠双微体2肺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

    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口服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秦贺张昕红李玉超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口服辅助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ACI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rt-PA组55例(给予rt-PA 0.9 mg/kg静脉溶栓)、蒙药联合rt-PA组61例(在rt-PA组基础上给予额尔敦—乌日勒口服,15粒/次,1次/天,共90 d).比较两组入院时、溶栓即刻、溶栓后14 d以及溶栓后90 d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mRS评分;两组溶栓后90 d评价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与同组入院时和溶栓即刻比较,两组溶栓后14、90 d 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蒙药联合rt-PA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蒙药联合rt-PA组显效22例、好转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44%,rt-PA组分别为6、35、14例及85.46%;两组比较P<0.05.蒙药联合rt-PA组溶栓后90 d梗死区域继发性出血1例(1.6%)、症状性出血1例(1.6%)、全因死亡1例(1.6%),rt-PA组分别为1例(1.8%)、2例(3.6%)、1例(1.8%);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辅助口服额尔敦—乌日勒有助于修复损伤神经并提高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额尔敦—乌日勒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神经功能

    1例可疑迟发性胫骨肌萎缩症的诊断分析

    郑光莉许叶段洋洋王埮...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1例可疑迟发性胫骨肌萎缩症(TMD)患者的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可疑迟发性TM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患者女,43岁,因"四肢乏力20余年,加重2年"入院.对背侧骨间肌、三角肌、胸锁乳突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进行肌电图检查显示,未观察到自发去神经电位,插入电活动正常,肌膜稳定;轻收缩时胸锁乳突肌、股四头肌内侧头出现多相电位,右侧三角肌的运动单位缩小,可见早期的募集现象.双侧臀部、大腿、小腿横断层面肌肉MRI检查显示,大腿肌前外侧群、后群、内侧群、盆带肌外侧群以及比目鱼肌肌肉组织几乎完全被脂肪取代,脂肪化呈网格状,或融合成斑片状,肌纤维形态消失.肌联蛋白(TTN)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及其儿子存在1个杂合变异体,即c.88009+4_88009+5delins-GT.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家族史,考虑本例为成人起病的迟发性TMD.患者行肌肉磁共振检查未见胫骨肌明显萎缩,建议行肌肉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但患者及其家属拒绝,因此未能明确诊断.结论 迟发性TMD是一种迟发的常染色体显性远端肌病,病情进展缓慢,主要累及小腿前部肌肉,临床上可结合患者的症状、TTN基因检测结果及肌肉活检进行诊断.

    迟发性胫骨肌萎缩症肌联蛋白基因肌营养不良

    血乳酸/白蛋白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金鑫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乳酸/白蛋白(LAR)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247例,入组时存在胃肠功能障碍143例(AGI分级Ⅰ级68例、Ⅱ级75例)、胃肠功能衰竭104例(AGI分级Ⅲ级51例、Ⅳ级53例),随访12个月判断预后.比较不同胃肠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查尔森共病指数(CC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及实验室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CT)、乳酸(LAC)、白蛋白(ALB)、LAR],绘制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指标预测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价值.根据LAR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LAR低、高水平者,比较其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 247例患者随访12个月生存105例、死亡142例,其中AGI分级为Ⅰ、Ⅱ、Ⅲ、Ⅳ级的老年脓毒症患者生存率分别为61.8%(42/68)、44.0%(33/75)、31.4%(16/51)、26.4%(14/53),随着AGI分级的增加老年脓毒症患者生存率逐渐降低(P<0.05).胃肠功能障碍的老年脓毒症患者LAR、LAC、SOFA评分均低于胃肠功能衰竭者(P均<0.05),二者性别构成比及年龄、BMI、CCI、APACHEⅡ评分、MAP、PCT、ALB比较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A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程度的AUC及95%CI为80.365 8(74.767 1~85.934 4),最佳临界值为1.315、敏感度为77.88%、特异度为74.13%,均高于LAC、SOFA评分;LAR低水平者121例、LAR高水平者126例,LAR低水平者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LAR高水平者(P<0.05).生存的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R、LAC均低于死亡者且ALB高于死亡者(P均<0.05),二者性别构成比及年龄、BMI、CCI、MAP、PCT比较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A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及95%CI为84.070 0(74.796 6~86.017 3),最佳临界值为1.030、敏感度为83.10%、特异度为65.38%,AUC及敏感度均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C、ALB;LAR低水平者生存率高于LAR高水平者(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LAR水平升高与胃肠道功能损伤程度加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血乳酸/白蛋白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损伤预后

    超声辅助定位椎管内穿刺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张文超蔡楠何冰源罗太君...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定位椎管内穿刺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超声显影定位组和旁正中入路组.超声显影定位组采用低频超声探头扫描腰椎旁正中矢状位腰椎影像,确定椎管内前后复合物显影最佳的位置,标记穿刺点及穿刺角度,进行椎管内穿刺.旁正中入路组采用触感体表标志进行定位,旁正中入路进行椎管内穿刺.记录两组穿刺相关指标(首次穿刺成功情况、穿刺进针次数、穿刺针重新定位次数)、定位时间、穿刺操作时间,以及两组术后24 h感觉异常、神经损伤、穿刺出血及腰疼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显影定位组首次穿刺成功32例(71.11%)、穿刺针进针次数1.00(1.00,2.00)次、穿刺针重新定位次数1.00(1.00,2.00)次,旁正中入路组分别为15例(33.33%)、2.00(1.00,3.00)次、2.00(1.00,2.00)次;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定位时间、穿刺操作时间比较P均>0.05.超声显影定位组术后感觉异常 5 例(11.11%)、神经损伤 1 例(2.22%)、穿刺出血 2 例(4.44%)、腰疼3例(6.67%),旁正中入路组分别为6例(13.33%)、3例(6.67%)、5例(11.11%)、6例(13.3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超声辅助定位椎管内穿刺技术有助于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进针次数,安全性较高.

    超声穿刺定位髋部骨折蛛网膜下腔阻滞老年人

    孕早期女性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2水平变化及其与早期妊娠丢失的关系

    赵婕张清宇冷喆黄煜...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孕早期女性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变化,探讨血清CXCL12水平与早期妊娠丢失的关系.方法 选择孕5~8周的孕早期女性393例,根据孕12周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早期正常妊娠组310例、早期妊娠丢失组83例,两组均从中选择入组时分别为孕5、6、7、8周的受试者各20例,每组80例,早期妊娠丢失组入组时已临床确诊早期妊娠丢失24例(孕6、7、8周各8例)、未临床确诊早期妊娠丢失56例(孕5周20例,孕6、7、8周各12例).选择同期处于黄体期的体检健康未孕女性志愿者20例为未孕对照组.三组入组后即刻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XCL12水平,计算早期妊娠丢失组血清CXCL12降低早于临床确诊早期妊娠丢失的天数.结果 未孕对照组、早期妊娠丢失组、早期正常妊娠组血清CXCL12水平分别为(1.405±0.645)、3.402(1.824,5.709)、8.254(3.405,13.080)ng/mL,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入组时孕5、6周的早期妊娠丢失组血清CXCL12水平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组时孕7、8周的早期妊娠丢失组血清CXCL12水平均低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P均<0.05).入组时孕6、7、8周并已临床确诊的早期妊娠丢失组血清CXCL12水平均低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P均<0.05);入组时孕5、6周并未临床确诊的早期妊娠丢失组血清CXCL12水平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组时孕7、8周并未临床确诊的早期妊娠丢失组血清CXCL12水平均低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P均<0.05).早期妊娠丢失组血清CXCL12降低早于临床确诊早期妊娠丢失的天数为(14.27±8.61)d,95%CI为11.96~16.57 d.结论 孕早期女性血清CXCL12水平升高,在孕7周达峰值后略有下降,早期妊娠丢失者可在临床诊断前14 d左右检测到血清CXCL12水平下降.

    趋化因子配体12孕早期早期妊娠丢失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