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唐伊蔓陈力畅陈思思金海红...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hr-HPV检查的体检女性志愿者1 197例,其中hr-HPV阳性180例为阳性组、阴性1 017例为阴性组;同时选取因宫颈筛查异常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437例,依据阴道镜检查结果及活检病理结果分为非宫颈上皮内瘤变组237例(正常宫颈131例、慢性宫颈炎10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20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hr-HPV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绘制血清25(OH)D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38。00(13。03,131。43)、41。73(13。40,236。70)nmol/L,两组比较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hr-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B为-0。013,SE为0。004,OR为0。987,95%CI:0。978~0。995,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非宫颈上皮内瘤变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0。8(34。9,47。3)、45。1(38。25,55。15)nmol/L,两组比较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LSIL、HSIL、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3。5(37。1,50。5)、39。5(34。4,45。3)、30。6(21。3,37。8)nmol/L,两两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佳临界值为49。15 nmol/L,此时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41%、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0。680~0。576,P<0。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导致宫颈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风险升高,血清25(OH)D水平有助于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

    25羟维生素D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

    自制水枕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晓丽张勤贾平王丽...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自制水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经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124例,按入住ICU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自制水枕(静脉营养袋注水)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软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操作时间(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时从翻身操作开始到结束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人工气道滑脱、人工气道弯折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均升高(P均<0。05);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间分别为9。02(8。36,10。31)、9。51(8。64,10。79)min,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发生人工气道滑脱0例、人工气道弯折11例(17。74%)、压力性损伤9例(14。52%),对照组分别为0例、13例(20。97%)、26例(41。94%),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自制水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助于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自制水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压力性损伤

    1例酒精性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伴早期食管癌的治疗

    孙文聪赵莹莹雷晓斐徐昌青...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1例酒精性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VB)伴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酒精性肝硬化并发EVB伴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中年男性,因"黑便2 d,腹痛、呕血5 h"入院,既往有"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病史2年余,"食管中上段黏膜病变,早癌可能"病史2年余,"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手术史4月余,"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手术史9 d,饮酒史30余年,平均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约200 g。入院后行急诊内镜检查提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给予药物止血、输血、保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首次入院3个月后患者返院复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EVB、早期食管癌,既往有EVB史,符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手术适应证,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指征。排除禁忌证,于首次入院3个月后行TIPSS,术后随访2月余,首次入院4个月胃镜检查显示曲张静脉直径较前缩小。排除禁忌证,于首次入院6个月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预防性套扎术,套扎后接着进行早期食管癌ESD,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0个月,病情稳定。结论 对于肝硬化并发EVB伴早期食管癌的患者,在对黏膜病变处采取内镜治疗等手术操作前可先行TIPSS,TIPSS可同时改善食管和胃底静脉的曲张程度,能减少内镜手术中及术后再出血风险。

    酒精性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食管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转录组学技术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孟英肖根发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具有高病死率,以肺血管阻力增加、肺血管重构、肺动脉压力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为临床特点,其中肺血管重构涉及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增生、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过度增殖和迁移、外膜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等。转录组是细胞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生理条件下的全部转录本及其数量总和,转录组学能够揭示基因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表达水平和模式,从而深入了解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其研究方法包括基于杂交技术的基因芯片和基于测序技术的转录组测序等。目前,已有关于PVECs、PASMCs、肺组织炎症免疫及PAH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的转录组学研究,对此进行总结可以为揭示PAH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提供依据。此外,转录组学还可以为PAH的诊治提供新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转录组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滑肌内皮细胞

    克隆造血DNMT3A基因突变、Tet2基因缺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反应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严锐朱梓良招轩娜黎东明...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隆造血是指造血系统体细胞基因突变的非恶性增殖性现象,可驱动基因突变后的突变白细胞比例升高。新近研究指出,由白血病驱动基因突变引起的克隆造血可通过促炎反应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克隆造血是COPD的非传统、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导致COPD发生的一种新机制。甲基化DNA转移酶3a(DNMT3A)基因突变及Tet2基因缺失是体细胞突变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二者可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引起肺功能下降,从而导致COPD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DNMT3A基因突变及Tet2基因缺失与COPD炎症反应的关系,可为研究COPD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提供新思路。

    克隆造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突变甲基化DNA转移酶3aTet2基因炎症反应

    血清生物标志物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石龙郭秋哲张顺利陈永昆...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疾病,特点是发病迅速、病死率高和预后不佳。根据累及范围不同,AAD的临床表现多变,常被误诊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急腹症,导致治疗延误。尽管动脉增强CT被认为是确诊AAD的"金标准",但由于患者需频繁移动、存在辐射暴露和造影剂过敏等风险,导致其使用受限。血清生物标志物具有无创、快速、简单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其在AAD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得到关注。目前,AAD诊断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包括凝血相关的D-二聚体,可反映凝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炎症及应激反应相关的铜蓝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S100钙结合蛋白A1,可反映机体是否处于急性时相期;以及心血管及平滑肌相关的平滑肌22α、血管生成素2和溶血磷脂酸,可反映心血管和平滑肌损伤情况。上述血清生物标志物的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有助于区分AAD和其他临床症状相似疾病,为AAD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血清学生物标志物D-二聚体铜蓝蛋白平滑肌细胞急性主动脉夹层

    微小核糖核酸对包虫病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王宇琦达哇卓玛樊海宁刘川川...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虫病是一种对宿主造成严重损害的潜在致命性人畜共患疾病。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分子,可在转录后以序列特异性方式通过抑制或促进mRNA降解以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发挥调控生物学过程的作用。宿主感染棘球蚴绦虫后可以引起多种miRNAs表达改变,并参与宿主的免疫调节过程。在包虫病患者的感染过程中,miR-71、miR-4989-3p、miR-222-3p、miR-155-5p、miR-146a-5p可影响单核巨噬细胞功能,miR-277a-3p能够影响树突状细胞功能,miR-374b-5p、miR-126a-5p可影响T淋巴细胞功能,miR-181a-5p能够影响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上述miRNAs通过影响患者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而参与免疫调节。但目前还有很多miRNAs的功能和机制尚未得到证实,需要我们使用更先进的方法来确定有效的miRNAs及其功能,以便为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及理论依据。

    微小核糖核酸棘球绦虫包虫病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调节

    腐植酸抗菌抗炎机制及其在口腔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司敏敏张彩凤冯志远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腐植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质,也是中药石炭的活性成分,其内部具有丰富的化学基团。腐植酸可以下调与生物膜形态发生相关的基因表达,其内部醌基和多酚等化学基团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从而干扰细胞膜结构,通过降低细胞活力来发挥抗菌作用;同时,腐植酸还可通抑制炎症细胞黏附,调控抗炎和促炎细胞因子间的平衡,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因此,腐植酸具有抗菌抗炎双重作用。基于其抗菌抗炎作用,腐植酸能够抑制牙周炎、龋齿、炎症根管和口腔伤口等处的病原菌,从而减轻牙周组织炎症,促进伤口愈合。因此,腐植酸在牙周病、龋病、根管治疗、伤口愈合和真菌感染的防治中具有较大潜力。此外,天然来源的石炭腐植酸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深入研究腐植酸的抗菌抗炎机制及其在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可为口腔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腐植酸富里酸抗菌作用抗炎作用牙周病龋病根管治疗真菌感染

    病理性口呼吸对人体口腔颌面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王港唐金侨冯瑜王小琴...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可分为鼻呼吸和口呼吸两种方式,口呼吸又可分为生理性口呼吸和病理性口呼吸。病理性口呼吸大致分为解剖性口呼吸、习惯性口呼吸和阻塞性口呼吸,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口呼吸最常见的两个病因。病理性口呼吸作为一种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可对患者造成局部和全身危害,局部危害如颅颌面发育异常、口腔功能下降,全身危害如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造成的白天困倦、嗜睡和心血管系统健康等,均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就病理性口呼吸的病因来说,腺样体以及扁桃体肥大是最为常见的,多采用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给予治疗;对于病理性口呼吸导致无严重上下颌骨关系不调的错(牙合)畸形,临床上可给予正畸掩饰性治疗进行纠正,而对于较为严重的错(牙合)畸形,则需进行双期矫治来改善面型以及咬合关系,更为严重者则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OSAHS是病理性口呼吸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国际公认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必要时需各科协同治疗。

    病理性口呼吸错(牙合)畸形颅颌面颞下颌关节龋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单味中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俞鹏飞薛凯元林立杨婧雯...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其发生与角质细胞过度分化、炎症反应有关,以皮肤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发挥了关键作用,患者皮损组织的诸多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2、白细胞介素17A等均可通过该通路影响疾病进展。研究表明,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苦参的主要成分苦参碱、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多糖、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芍药总苷、蛇床子的主要活性成分蛇床子素、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A、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紫草素、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均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或其下游相关因子表达,使多种机制相互协同,从而减少炎症因子产生,达到改善银屑病皮损症状的目的。对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银屑病的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进行总结,可为中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依据。

    PI3K/Akt信号通路银屑病葛根苦参黄芪单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