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iR-129-5p、miR-140-5p水平及其与TLR4/NF-κB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

    林振发谢锐锋叶建国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9-5p(miR-129-5p)、miR-140-5p水平变化,探讨两者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重型TBI患者118例作为sTBI组、轻中型TBI患者100例作为轻中型TBI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RT-qPCR法检测血清miR-129-5p、miR-140-5p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型TBI患者血清miR-129-5p、miR-140-5p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的相关性;统计重型TBI患者术后28 d内的全因死亡例数,根据重型TBI患者术后28 d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者及死亡者,比较不同预后结局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TB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血清miR-129-5p、miR-140-5p水平对照组>轻中型TBI组>重型TBI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重型TBI患者血清miR-129-5p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0、-0。312,P均<0。01),miR-140-5p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361,P均<0。01)。118例重型TBI患者28 d内死亡42例、生存76例,28 d生存率为64。40%。死亡重型TBI患者入院时外科损伤严重度(ISS)评分、术中失血量、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高于生存重型TBI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清miR-129-5p、血清miR-140-5p低于生存重型TBI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ISS评分高、受伤后至手术时间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表达高为重型TB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入院时GCS评分高、血清miR-129-5p水平高、血清miR-140-5p水平高为重型TBI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重型TBI患者血清miR-129-5p、miR-140-5p水平降低,血清miR-129-5p、miR-140-5p水平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存在相关性,且为重型TBI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重型颅脑损伤微小核糖核酸-129-5p微小核糖核酸-140-5p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早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展豪冯重睿刘建文陈思...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脑出血患者40例,按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早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疗法,待患者病程满4周后增加低频rTMS治疗;早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增加高压氧及低频rTM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6周,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两组大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Fugl-Meyer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改良Bathr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大脑组织HbO2浓度均有提升,且早期组在治疗4周、6周时的大脑组织HbO2浓度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改良Bathr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6周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threl指数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早期组治疗4周、6周时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threl指数均升高(P均<0。05)。结论 早期低频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及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良好。

    经颅磁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高压氧脑出血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PNF疗法联合矫形鞋垫干预对脑性瘫痪足下垂伴内翻患儿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观察

    袁九洲戴燕琼陈丽丁健...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联合矫形鞋垫干预对脑性瘫痪足下垂伴内翻患儿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脑瘫足下垂伴内翻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A组)28例、矫形鞋垫组(B组)26例及PNF联合矫形鞋垫组(C组)26例。A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矫形鞋垫干预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PNF疗法。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踝背屈角度、足外翻角度、踝背屈肌力、平衡功能、步长及步速。结果 各组治疗前踝背屈AROM、足外翻角度、踝背屈肌群肌力、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踝背屈AROM、足外翻角度、踝背屈肌群肌力、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踝背屈AROM、足外翻角度C组>B组>A组,踝背屈肌群肌力、BBS评分C组>B组、A组(P均<0。05)。各组治疗前步长、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步长、步速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步长、步速C组>B组、A组(P均<0。05)。结论 PNF疗法联合矫形鞋垫干预可有效增加脑性瘫痪足下垂伴内翻患儿踝背屈角度、足外翻角度及踝背屈肌群肌力,同时改善患儿平衡能力及步态参数。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矫形鞋垫脑性瘫痪足下垂足内翻下肢功能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腺病毒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王彦丽李丽范美英张海亚...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1例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腺病毒脑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腺病毒脑炎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52岁,因白细胞减少2月、发热7 d入院,完善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骨髓染色体核型及免疫分型后确诊为AML,给予IA方案(阿糖胞苷+去甲柔红霉素)3个疗程化疗、行腰椎穿刺并鞘注化疗药物预防中枢系统白血病,历次复查骨髓微小残留病灶、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微小残留病灶均无异常,复查骨髓细胞学达完全缓解,给予预处理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3个月因恶心、呕吐伴头晕再次入院,查体病理征阴性,颈软,感觉共济正常。行腰椎穿刺送脑脊液检验,脑脊液DNA-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提示阳性,检出人腺病毒C型147条,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为人腺病毒脑炎感染;给予更昔洛韦粉针抗感染、输注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并停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治疗后患者未再恶心、呕吐,头痛症状减轻,脑脊液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门诊随访,一般状况良好。结论 AML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腺病毒脑炎临床罕见,容易误诊或漏诊,在临床中遇到移植后患者出现可疑脑部感染征象,应尽早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腺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应及时减停免疫抑制剂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人腺病毒人腺病毒脑炎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沙培林雾化吸入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曾颖蔡祎琳刘燊易桂华...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培林雾化吸入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60例,根据雾化吸入给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阳性对照组及沙培林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同步放化疗标准治疗,沙培林组在同步放化疗标准治疗基础上进行沙培林雾化,阳性对照组在同步放化疗标准治疗基础上进行地塞米松雾化,两组雾化治疗均从同步放化疗第1天始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随访4年,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及中位无病生存期(DFS)。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并评估RIOM的严重程度,将Ⅰ、Ⅱ度RIOM判定为轻度RIOM,Ⅲ、Ⅳ度RIOM判定为重度RIOM,计算重度RIOM发生率;记录不同等级RIOM的发生时间。于治疗前、治疗第3周及第6周分别记录患者卡式(KPS)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雾化后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发热、真菌感染。结果 沙培林组总有效率、中位OS、中位DFS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沙培林组重度RIOM发生率低于阳性对照组,Ⅰ、Ⅱ、Ⅲ、Ⅳ度RIOM发生时间晚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培林组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KPS评分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沙培林雾化吸入应用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可减少重症RIOM发生率、延迟RIOM发生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沙培林雾化吸入疗法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食管黏膜病变患者术前NBI-ME下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举尚委苇李秀敏常廷民...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黏膜病变患者术前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NBI-ME下病理活检及食管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81例,根据术前NBI-ME下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情况分为病理降级者、无病理变化者及病理升级者,比较病理升级与无变化、病理降级与无变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病理升级及病理降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81例管黏膜病变患者发生病理升级15例(18。5%),病理降级10例(12。3%),病理无变化56例(69。1%)。发生病理升级的患者内镜下存在乏血管区域比例、有颗粒/结节样改变比例、病变面积均大于病理无变化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颗粒或结节样改变是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病理降级患者年龄、吸烟比例均小于病理无变化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是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降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存在颗粒或结节样改变是食管黏膜病变患者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是食管黏膜病变患者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降级的独立危险因素。

    食管黏膜病变窄带成像放大内镜食管黏膜下剥离术病理检查影响因素

    成人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牙根移动情况观察

    唐明远李娜李道堃邱生磊...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根骨系统(IRS)建立三维牙颌模型,观察成人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牙根的移动情况。方法 收集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7例,共计164颗牙作为研究对象。在矫治前及矫治中期对患者进行口内扫描及锥形束CT拍摄,通过IRS进行三维牙颌模型重建,并将重建的矫治前牙颌模型、矫治中期实际牙颌模型以及矫治中期设计模拟牙颌模型导出,采用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模型配准。以矫治前的牙齿作为参考模型对每颗牙齿建立三维坐标系,比较牙根在三维方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上的实际移动量与模拟移动量,计算并比较牙根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效率;进一步将牙根移动方向细分为颊向、舌向、近中向、远中向、压低向、伸长向,比较不同方向牙根的实际移动量与模拟移动量及移动效率。结果 牙根在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及颊向、舌向、近中向、远中向、压低向、伸长向上的模拟移动量均高于实际移动量(P均<0。05)。牙根移动效率近远中向高于颊舌向(P<0。05),垂直向与颊舌向、近远中向牙根移动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牙根移动效率颊向高于舌向,压低向高于伸长向(P均<0。05),远中向牙根移动效率与近中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牙根在三维方向上的实际移动量均低于模拟移动量,牙根在舌向及伸长向的移动较为困难,建议对舌向及伸长向进行过矫治设计以辅助牙根移动。

    无托槽隐形矫治口腔正畸根骨系统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牙根移动

    血清外泌体miR-494水平与妊娠期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陈陆静钱坤马秋林刘珮瑜...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微小RNA-494(miR-494)水平与妊娠期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 收集妊娠期妇女182例,RT-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494。对研究对象追踪至分娩结束,以是否发生FGR将研究对象分为FGR者及非FGR者。比较发生与未发生FGR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发生FGR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182例孕妇中22例发生FGR、160例未发生FGR,FGR发生率为12。09%。发生FGR孕妇BMI、第27周血清外泌体miR-494水平、孕期增重过度比例、贫血比例、脐血流异常比例、羊水过少比例、脐带扭转比例、胎盘灌注不良比例、瘢痕子宫比例、不良孕产史比例及合并甲亢、甲减、免疫血栓相关疾病、肝内胆汁淤积症比例均高于未发生FGR孕妇,血细胞比容、血红素水平低于未发生FGR孕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27周高血清外泌体miR-494、脐带扭转、不良孕产史、孕期增重过度、胎盘灌注不良是妊娠期发生FG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第27周高血清外泌体miR-494与脐带扭转、不良孕产史、孕期增重过度及胎盘灌注不良均对妊娠期发生FGR具有相加交互作用(P均<0。05)。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494在发生FGR的孕妇中水平升高,是FG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FGR发生中,高血清外泌体miR-494与脐带扭转、不良孕产史、孕期增重过度、胎盘灌注不良等危险因素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微小RNA-494胎儿生长受限外泌体交互作用

    长期驱铜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龚成亮方向金珊孙正涛...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长期接受驱铜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长期驱铜治疗的HLD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Epiinfo7。5。3软件计算获得两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年龄别BMI Z评分(BAZ)以评价儿童营养状况,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价两组儿童心理行为情况。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HLD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身高、体质量、BMI、HAZ、WAZ、BAZ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评分及心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抑郁、交往不良、体诉、强迫性、分裂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药依从性、家庭平均月收入是长期驱铜治疗HLD患儿HAZ、WAZ、BAZ的影响因素,父母文化程度、服药信念是HLD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服药依从性、家庭平均月收入是患儿身高、体质量及BMI水平的影响因素,服药信念、父母文化程度是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肝豆状核变性儿童驱铜治疗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王艳飞王宇浪王龙江庞轩...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各65例。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及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分别静脉推注0。10 mL/kg生理盐水、0。15 mg/kg艾司氯胺酮及0。30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0。30 mg/kg环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情况追加环泊酚麻醉。记录各组环泊酚消耗量,包括诱导消耗量及内镜检查期间追加消耗量,计算环泊酚总消耗量(诱导消耗量+追加消耗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胃镜插入即刻(T2)、结肠镜检查前即刻(T3)、结肠镜检查后(T4)、患者苏醒期首次睁眼时(T5)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及流泪、激动、噩梦、幻觉、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追加消耗量降低;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比较,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P均<0。05)。与同组T0时点比较,对照组在T1~T5时点SBP及DBP均降低、SpO2均升高,在T2~T5时点HR均降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1~T5时点SBP均降低、SpO2均升高,在T2~T4时点DBP均降低,在T3~T5时点HR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2~T5时点SBP均降低、SpO2均升高,在T2~T4时点DBP均降低,在T3~T5时点HR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1~T2时点SBP、DBP均升高,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1~T2时点SBP升高,T1~T3时点DBP、HR均升高(P均<0。05)。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当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中不良反应更少。

    环泊酚艾司氯胺酮胃镜检查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