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失眠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和脑电功率频谱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梁峰李忻蓉刘莎徐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失眠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和脑电功率频谱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失眠患者74例,根据是否合并OSA将患者分为失眠组和失眠伴OSA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两组睡眠指标,使用脑电功率频谱分析软件分析睡眠脑电功率频谱;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评估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失眠伴OSA患者睡眠指标、脑电功率频谱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失眠组比较,失眠伴OSA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升高,最低氧饱和度(LSPO2)降低,总睡眠时间(TST)及NREM2期睡眠减少(P<0。05或<0。01)。与失眠组比较,失眠伴OSA组清醒期beta、delta脑电功率频谱降低;NREM1期delta脑电功率频谱升高;NREM2期delta、beta脑电功率频谱升高,theta、sigma脑电功率频谱降低;REM期delta、beta、sigma脑电功率频谱升高(P<0。05或<0。01)。失眠伴OSA组MES总分、MoCA总分及其视空间与执行、抽象、延迟回忆等子项目评分低于失眠组(P<0。05或<0。01)。REM期睡眠与MoCA中延迟回忆评分呈正相关(r=0。331,P<0。05),NREM2期睡眠与MES总分呈正相关(r=0。352,P<0。01),AHI与MES总分呈负相关(r=-0。335,P<0。05),入睡后觉醒时间与MoCA中命名、定向评分呈正相关(r=0。445,P<0。05;r= 0。452,P<0。05),入睡潜伏期和AHI与MoCA中命名评分呈负相关(r=-0。415,P<0。05;r=-0。360,P<0。05)。NREM2期theta脑电功率频谱与MES总分呈正相关(r=0。334,P<0。05),NREM1期alpha脑电功率频谱与MoCA中注意评分呈负相关(r=-0。679,P<0。05),NREM1期beta脑电功率频谱与MoCA中抽象评分呈负相关(r=-0。585,P<0。05)。结论 失眠伴OSA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和脑电功率频谱表现为NREM2期睡眠减少,睡眠中与缺氧相关的指标增加,NREM2期theta脑电功率频谱减少,NREM1期theta、alpha脑电功率频谱减少,这种睡眠的改变可损害其认知功能。

    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导睡眠图脑电图频谱分析

    醒脑解郁方灌胃对大鼠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彭涛杨一帆王海霞李雨...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解郁方对大鼠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关系。方法 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SD组、氟西汀组、醒脑解郁方低剂量组、醒脑解郁方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做干预,其余4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制备PSD模型。CUMS期间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溶液0。2 mg/100 g灌胃,醒脑解郁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5、2。10 g/mL醒脑解郁方灌胃,正常对照组、PSD组给予1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根据大鼠体质量、强迫游泳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估抑郁状态;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PA轴相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PA轴相关激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蛋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组体质量降低、强迫游泳测试时间缩短、糖水消耗量减少、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降低,海马组织神经元数量缺失明显,呈现炎性改变,血清ACTH、CORT水平升高,海马组织G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下丘脑组织CRH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与PSD组比较,氟西汀组和醒脑解郁方低、高剂量组体质量增加、强迫游泳时间延长、糖水消耗量增多、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增加,海马组织神经元受损程度较轻,水肿现象减少,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排列紧密;血清ACTH、CORT水平降低,海马组织G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下丘脑组织CR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结论 醒脑解郁方能够改善PS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PA轴过度激活从而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作用。

    醒脑解郁方卒中后抑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海马神经元

    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

    谷亚伟楚旭赵路静洪波...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方法 选择rt-PA静脉溶栓救治的221例高龄中重度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早期组75例、晚期组76例。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启动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晚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24 h后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于治疗7 d时采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预后情况,比较三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观察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比较三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三组7 d神经功能改善率、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早期组高于晚期组(P均<0。05)。三组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组低于晚期组和对照组(P均<0。05),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90 d病死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P均<0。05)。结论 高龄中重度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即刻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提高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阈值的选择

    黄川胜郑召龙李芹谢福才...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rCBF)阈值的选择。方法 对42例AIS患者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成像、3D pCASL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SC-PWI),将磁共振弥散成像、3D pCASL和DSC-PWI影像数据导入F-stroke软件自动分析,生成3D pCASL和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以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作为参考标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PLD分别为1 525、2 525 ms时,rCBF<30%、<40%、<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缺血半暗带体积的一致性;比较不同rCBF阈值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的差异。结果 3D pCASL PLD为1 525 ms时,rCBF<40%、<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具有一致性(ICC分别为0。595、0。791,P均<0。01);PLD为2 525 ms时,rCBF<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具有一致性(ICC=0。577,P<0。01)。PLD为1 525 ms时,rCBF<4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PLD= 2 525 ms时rCBF<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3D pCASL中,1 525 ms和2 525 ms的PLD均可用于定量评估缺血半暗带,并且不同PLD时的rCBF阈值不同:短PLD(1 525 ms)应选择较高的rCBF阈值(<50%),而长PLD(2 525 ms)的rCBF阈值则要高于短PLD(1 525 ms)。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相对脑血流量

    龙胆苦苷腹腔注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彭炳鸿曾琪谭睿陟粟宏伟...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龙胆苦苷(GP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2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其余四组采用结扎单侧输尿管的方式建立UUO模型。造模成功后,GPS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0。2 g/kg GPS腹腔注射,厄贝沙坦组给予0。02 g/kg厄贝沙坦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RT-qPCR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另取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各3只,建立UUO模型后,干预组给予0。2 g/kg GPS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最后采用RT-qPCR法进行验证。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小管明显扩张,肾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程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改善,其中GPS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且GPS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干预组存在71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进程、生物调节、生物进程调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Ras、Rap1、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筛选出2个有效基因HGF、CCDC3进行验证,干预组肾组织HGF、CCDC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均<0。05),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GPS能够有效改善UUO小鼠肾脏纤维化,且高剂量GPS改善作用更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GF及CCDC3表达作用于Rap1、Ras、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途径有关。

    龙胆苦苷肾间质纤维化纤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输尿管梗阻转录组测序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

    张孟孟伍燕平张平平王蒙...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表达和敲低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TL14)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B4进行培养,分为过表达对照组、过表达组、干扰对照组、干扰组,过表达对照组及过表达组分别转染空白质粒和METTL14质粒,干扰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转染si-NC和si-METTL14质粒。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Dot Blotting法检测细胞N-6甲基腺苷(m6A)修饰水平。结果 与过表达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升高,NB4细胞m6A修饰水平提高(P均<0。05);与干扰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降低,NB4细胞m6A修饰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 METTL14可促进NB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提高m6A修饰水平有关。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侵袭细胞迁移甲基转移酶N6-甲基腺苷

    CDC25C表达下调的黑色素瘤细胞线粒体应激反应和线粒体途径凋亡情况观察

    缪欣宇栗彦飞郑方园刘海龙...
    31-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C(CDC25C)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线粒体应激反应和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黑色素瘤B16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转染组、转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转染组转染CDC25C低表达慢病毒质粒,转染对照组转染慢病毒空质粒,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利用Rhod-2/AM与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内Ca2+浓度及线粒体活性氧(ROS),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细胞线粒体应激反应相关分子ClpP、LONP1及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9、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线粒体Ca2+及ROS含量增加,ClpP、LONP1、Caspase-9、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0。01)。结论 CDC25C表达下调激活黑色素瘤B16细胞发生线粒体应激反应,并诱导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

    黑色素瘤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线粒体应激反应线粒体钙离子超载线粒体活性氧细胞凋亡

    艾迪注射液对宫颈癌细胞的放疗增敏性作用观察

    韩朵石书玮田菲庞得全...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对宫颈癌细胞的放疗增敏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宫颈癌SiHa细胞进行培养,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艾迪注射液组,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100 μL,艾迪注射液组加入10 mg/mL艾迪注射液100 μL。培养24 h后,使用医用直线加速器对两组细胞进行放疗,分别给予0、2、4、6、8 Gy照射剂量。观察两组0 Gy时的克隆形成率(PE),根据PE计算两组2、4、6、8 Gy时的存活分数(SF),SF降低表示放疗敏感性增加。另取SiH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放疗组、艾迪+放疗组,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100 μL,放疗组加入100 μL细胞培养液后给予10 Gy照射剂量放疗,艾迪+放疗组加入10 mg/mL艾迪注射液100 μL后给予10 Gy照射剂量放疗。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三组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Bcl-2 mRNA表达。结果 艾迪注射液组照射剂量2、4、6、8 Gy时的SF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02)。放疗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艾迪+放疗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放疗组(P均<0。01)。放疗组细胞Bcl-2 mRNA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艾迪+放疗组Bcl-2 mRNA表达低于放疗组(P均<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可增加宫颈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表达来促进细胞凋亡。

    艾迪注射液子宫颈肿瘤放疗敏感性细胞凋亡Bcl-2基因

    三种方式注射乳腺癌细胞构建的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对比观察

    毛昀蔡亚芳褚雪镭薛鹏...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经左心室、胫骨骨髓腔和尾动脉注射乳腺癌细胞构建的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方法 取BALC/c裸小鼠24只,随机分为左心室注射组、胫骨注射组、尾动脉注射组各8只,使用人源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luc分别进行左心室注射、胫骨骨髓腔注射、尾动脉注射构建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取BALC/c普通小鼠16只,随机分为胫骨注射组、尾动脉注射组各8只,使用鼠源性乳腺癌细胞4T1-luc分别进行胫骨骨髓腔注射、尾动脉注射构建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模型建立和骨转移发生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MDA-MB-231-luc细胞左心室注射组小鼠死亡1只,其他造模方式小鼠全部存活。小动物活体成像及HE染色显示,左心室注射组造模成功率60%左右,裸鼠造模后第20天显示荧光信号散在分布于小鼠全身,少量肿瘤细胞浸入骨组织、骨质破坏较少;胫骨注射组可见双侧胫骨荧光信号,骨质破坏明显、肿瘤细胞呈团状生长;尾动脉注射组显示荧光信号在双侧肺部,未见明显骨转移病灶。②4T1-luc细胞注射后小鼠全部存活,造模后第10天活体成像显示两组荧光信号均较强,尾动脉注射组肿瘤细胞定植于双侧股骨以及尾背部,肿瘤细胞包绕骨组织生长,持续侵蚀骨质;胫骨注射组荧光信号显像在双侧胫骨,胫骨浸润大量乳腺癌细胞,并呈外向型生长,形态异常、细胞排列紧密,肿瘤灶可见少量片状骨组织。结论 采用MDA-MB-231-luc细胞、4T1-luc细胞左心室注射、胫骨骨髓腔注射和尾动脉注射造模均能够形成骨转移,但造模成功率、病理状态具有一定差异;胫骨骨髓腔注射法成功率最高,左心室注射法、尾动脉注射法能够早期模拟骨转移过程。

    乳腺癌骨转移肿瘤移植动物模型注射方式

    烟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刘薇陈璟莉严虹任凌云...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α7亚基N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s)激动剂烟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雌性C57BL/6J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烟碱组、甲基牛扁亭柠檬酸盐(MLA)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烟碱组和MLA组腹腔注射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12 mg/kg制备中枢神经炎症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烟碱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烟碱1 mg/kg;MLA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α7nAchR拮抗剂MLA 5 mg/kg,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烟碱1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 h,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记录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和逃避潜伏期;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自主运动能力,记录小鼠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小鼠处死,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评价中枢神经炎症改变程度;采用qPCR法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IL-6、TNF-α、INF-β、INF-α、IL-1β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旷场实验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减少,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增加,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增加,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烟碱组水迷宫检测示潜伏期延长并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旷场实验示平均运动速度以及运动距离均增加,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降低,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降低,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降低(P均<0。05);与烟碱组比较,MLA组水迷宫检测示潜伏期延长并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旷场实验示平均运动速度以及运动距离均减少,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增加,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增加,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结论 烟碱能够改善Poly(I∶C)所引起的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行为改变,其机制与烟碱作用于α7nAchR后减少NF-κB p65磷酸化,进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烟碱中枢神经炎症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胆碱能抗炎通路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