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沙康唑诱发的水肿反应特点(附1例报告)

    闫美玲贺健秦寅鹏张弋...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艾沙康唑诱发的水肿反应特点。方法 分析1例艾沙康唑诱发严重水肿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女,47岁,因"服用奥硝唑后出现急性药物性肝衰竭",痰培养显示烟曲霉菌感染。给予艾沙康唑治疗,第2天开始出现颜面部及四肢不对称水肿,随后水肿逐渐加重;停用艾沙康唑后水肿逐渐减轻,2 d后消退;停药4 d后再次给予艾沙康唑,连续给药5 d后又出现四肢轻度水肿。结论 艾沙康唑可诱发外周水肿,表现为颜面部及四肢不对称水肿,停用药物后可消退。

    艾沙康唑药物不良反应水肿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瘢痕疙瘩患者瘢痕组织Klotho、MYH9表达变化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杜全全刘鹏超韩福生缪国东...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瘢痕疙瘩患者瘢痕组织Klotho、肌球蛋白重链9(MYH9)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71例手术切除耳部瘢痕疙瘩患者(观察组)和39例重睑术切除正常上睑皮肤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手术切除组织Klotho、MYH9。采用Kendall's tau-b等级相关系数分析瘢痕组织Klotho与MYH9表达的相关性。观察组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复发情况,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瘢痕组织中Klotho、MYH9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观察组瘢痕组织Klotho、MYH9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Klotho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MYH9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瘢痕组织Klotho表达水平与MYH9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25,P=0。013)。观察组术后复发24例、未复发47例,其中Klotho阳性患者复发率较阴性患者降低、复发时间较阴性患者延长,MYH9阳性患者复发率较阴性患者升高、复发时间较阴性患者缩短(P均<0。01)。结论 瘢痕疙瘩患者瘢痕组织Klotho、MYH9表达异常,Klotho阴性表达且MYH9阳性表达提示瘢痕疙瘩术后易复发。

    瘢痕疙瘩Klotho蛋白肌球蛋白重链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口服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小龙胡鑫鑫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风险增加,这与疾病本身及其治疗用药有关。不同降糖药物通过不同的生物学途径治疗糖尿病,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对骨代谢产生影响。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不会额外增加骨折风险;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对骨折发生风险的影响与药物种类有关,应考虑单个药物背景下对骨脆性的潜在影响;噻唑烷二酮类使骨质流失并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与其他降糖药物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可减少其对骨骼的负面影响;关于磺酰脲类药物对骨骼影响的大型临床研究目前仍缺乏,尚需更多的数据支持。临床制定糖尿病用药方案时,为了预防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应考虑各种降糖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

    糖尿病降糖药物骨代谢骨质疏松骨折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对育龄期女性妊娠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凯旋李林玲马增香孙梅...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性脂肪肝(MAFLD)为多系统代谢功能紊乱累及肝脏的疾病,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是组成MAFLD的三大基础疾病。妊娠期女性机体内环境稳态波动明显,这种内环境稳态的波动与MAFLD互为因果,促进妊娠疾病的发生发展。肥胖及代谢紊乱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肥胖、2型糖尿病等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症的发生,并降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成功率。MAFLD已成为育龄期女性妊娠功能的潜在威胁,临床应加强对妊娠期MAFLD患者的监测,以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健康。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妊娠功能妊娠并发症

    自噬与氧化应激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彭焱靖秦铭锆邱伟雯彭素银...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具有长轴突和高密度线粒体,因而对氧化应激更加敏感。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ROS)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自噬是细胞内一种质量控制系统,可以去除氧化的细胞成分,维持细胞稳态。在各种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模型中,氧化应激被激活,ROS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启动自噬;接着自噬通过促进RGCs线粒体自噬和抗氧化反应减少ROS的积聚。然而当视神经中仍有过量的ROS则会抑制自噬发生,因为多余的ROS会破坏线粒体功能、氧化自噬相关蛋白和降低自噬溶酶体活性,导致青光眼视神经的变性。ROS与自噬相互影响,二者共同参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过程。

    自噬氧化应激青光眼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石东叶亲颖陈丹娜杨柳...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是病理性近视严重的继发性损害之一,研究显示,MCNV是由机械牵引机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遗传等多种机制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全身性疾病等多因素相互促进所致。目前MCNV的治疗手段包括光动力疗法、中医药疗法以及新兴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其中抗VEGF药物能够精准作用于VEGF靶点,显著降低眼内VEGF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诱导新生血管消退,是消除MCNV的一线用药。临床常用的玻璃体腔内抗VEGF药物包括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这些抗VEGF药物短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难以维持,辅助中药以及光动力疗法可获得更好的疗效。目前,一些更为强效、持久针对MCNV的新药如DCZ19931、EV11、法瑞西单抗等正在进行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有望为MCNV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及其诱发胃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孙振灿张晓彤王军郑亚...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Hp)属于革兰阴性菌,可以在人胃内存活并定植。Hp能够利用其毒力因子调节宿主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其感染的长期结局包括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是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与Hp生存相关的毒力因子主要是脲酶,在脲酶的帮助下,Hp可以在pH值极低的胃内生存,形成持久感染;与Hp定植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外部炎症蛋白A、Hp外膜蛋白Q、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这些毒力因子与宿主胃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帮助Hp在胃黏膜定植,增加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风险;与Hp致病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空泡细胞毒素、外膜囊泡、γ-谷氨酰转肽酶、高温需求蛋白A等,Hp在胃上皮细胞存活、黏附并成功定植后,上述毒力因子进一步诱导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促使胃部炎症向胃癌转化。深入研究Hp毒力因子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有助于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幽门螺杆菌胃肿瘤毒力因子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空泡细胞毒素

    AIM2炎症小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郑昱洁周京国党万太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是AIM2炎症小体的重要组成部分。AIM2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与胞质中的双链DNA结合后,招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前体在内的凋亡相关蛋白,诱导Caspase依赖性的炎症小体形成,促使Caspase-1激活及IL-1β成熟与分泌,启动自身免疫反应。AIM2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激活可导致免疫相关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白塞病等。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自身或外来DNA的异常累积可以激活AIM2炎症小体,释放致炎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因此,调控AIM2炎症小体活性,可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并阻止组织损伤及限制自身免疫反应。

    AIM2炎症小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半胱天冬酶1线粒体DNA炎症反应

    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薛敏李智原栋洋卫玉华...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瘢痕疙瘩是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纤维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手术切除可以直接有效去除病灶,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因此临床常与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注射类的糖皮质激素、钙通道阻滞剂、抗肿瘤药物、肉毒素等,以及外涂的免疫调节剂、硅凝胶、洋葱提取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及中药制剂等。注射类药物起效较快,但同时疼痛、局部皮肤萎缩坏死等不良反应也较多;外涂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其起效较慢,且操作后注意事项较多,如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刮蹭等。临床上多采用两种甚至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复发率。

    瘢痕疙瘩药物疗法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药物肉毒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