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miR-144a-3p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陈沐周圆明韩俊彦袁伟锋...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miR-144a-3p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探讨miR-125a-3p、miR-144a-3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测效能,为临床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识别提供新的预测指标。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轻症组各20例。另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时采取鼻黏膜拭子样品,并从中分离上皮脱落细胞,采用qPCR方法检测两组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和miR-144a-3p。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和miR-144a-3p相对表达量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ROC评价miR-125a-3p、miR-144a-3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miR-144a-3p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症组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miR-144a-3p相对表达量高于轻症组(P均<0。05)。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miR-144a-3p相对表达量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miR-125a-3p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ROC下面积为0。803,最佳截断值为1。83,灵敏度79。1%,特异度80。8%;miR-144a-3p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ROC下面积为0。609,最佳截断值为2。44,灵敏度73。6%,特异度79。1%;miR-125a-3p和miR-144a-3p联合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ROC下面积为0。856,灵敏度86。2%,特异度87。7%。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鼻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中miR-125a-3p和miR-144a-3p相对表达量升高,重症患者升高更明显。miR-125a-3p和miR-144a-3p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可作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测指标,以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佳。

    微小RNAmiR-125a-3pmiR-144a-3p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损伤诱导蛋白1、黄嘌呤氧化酶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阮永坤何嘉盛陈晴清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INJ1)、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变化,分析血清NINJ1、XO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并评估血清NINJ1、XOD检测对AIS预后的预测效能,以探讨AIS患者NINJ1、XO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AIS患者165例(AIS组)和体检健康者87例(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轻度AIS 33例、中度AIS 74例、重度AIS 58例;根据90 d预后,AIS患者分为不良预后组(51例)和良好预后组(114例)。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Ninjurin-1、XO。比较AIS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病情AIS患者血清Ninjurin-1、XO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血清Ninjurin-1、XO水平与AIS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injurin-1、XO检测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Ninjurin-1、XO水平升高(P均<0。05)。轻度、中度、重度AIS患者血清Ninjurin-1、XO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血清Ninjurin-1、XO水平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796、0。748,P均<0。05)。不良预后组血清Ninjurin-1、XO水平高于良好预后组(P均<0。05);血清高Ninjurin-1水平(OR=1。047,95%CI:1。025~1。069)、高XO水平(OR=3。246,95%CI:1。405~7。498)、高年龄(OR=1。087,95%CI:1。026~1。153)、NIHSS评分增加(OR=1。092,95%CI:1。041~1。145)、梗死体积增加(OR=1。202,95%CI:1。019~1。417)为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Ninjurin-1联合XO检测预测AIS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Ninjurin-1、XO单独检测(Z值分别为 3。089、3。737,P均<0。01)。结论 AIS患者血清Ninjurin-1、XO水平升高,血清Ninjurin-1、XO水平与患者病情加重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Ninjurin-1联合XO检测对AI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高,且优于单独检测。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黄嘌呤氧化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预后不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4天内预后的关系

    韩燕飞杨毅张拥波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4 天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HbA1c、发病24 h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治疗前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总数、血沉、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数据。根据治疗前HbA1c水平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三组(HbA1c<6。5%,6。5%≤HbA1c≤8。0%,HbA1c>8。0%),比较三组上述指标。结果 发病第14天,HbA1c>8。0%组NIHSS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HbA1c>8。0%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结论 相较于HbA1c<8。0%,HbA1c>8。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差。

    糖化血红蛋白脑卒中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种类、丰度变化及与血清NT-proBNP水平相关性

    李晶皇甫卫忠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的种类、丰度变化,分析变化明显菌群丰度与血清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HFpEF患者30例(HFpEF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入院后,采集两组粪便样本,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的种类及丰度,并比较。收集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两组差异显著的肠道菌群丰度与血清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门水平上 HFpEF组中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高(P<0。05);纲水平上,HFpEF疣微菌纲、杆菌纲相对丰度高(P<0。05);目水平上,HFpEF组疣微菌目、乳杆菌目相对丰度高(P<0。05);科水平上,HFpEF组瘤胃菌科、肠杆菌科、毛螺旋菌科相对丰度低(P>0。05),阿克曼菌科高(P<0。05);属水平上,HFpEF组阿克曼菌属高(P<0。05);种水平上,HFpEF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种高(P<0。05)。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与血清NT-proBNP水平有相关性(r=0。283,P<0。05)。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HFpEF患者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的种类分布均存在差异,疣微菌门和阿克曼菌属的相对丰度高;疣微菌门相对丰度与血清NT-proBNP水平有正相关。

    肠道菌群菌群失调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术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分析

    麦洁赫蔡少青杨婷赵湛元...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预后,以探讨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23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6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住院病死率、术后并发症、手术体循环及阻断时间等。根据术前是否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将患者分为双抗组30例和非抗组2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术后并发症、体循环时间,并对住院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双抗组住院病死率高于非抗组(P<0。05)。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延长的体循时间以及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与术前未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术前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差;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住院病死率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乳酸清除率与脓毒症患者并发肝损伤的关系及预测效能

    张凤冉姜雅宁单天驰赵文静...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联合乳酸清除率(LCR)与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关系,并评估NLR、LC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预测效能。方法 302例脓毒症患者中,并发急性肝损伤89例(肝损组)、未并发肝损伤213例(非肝损组),比较两组NLR、6h LCR。肝损组中,胆汁淤积型38例、混合型40例、肝细胞损伤型11例,轻度肝损伤42例、中度肝损伤33例、重度肝损伤14例,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NLR、6 h LC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LR、LCR与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采用ROC评价NLR、LCR对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 肝损组外周血NLR、6 h LCR分别为 19。25±5。70、-57。5%(-127。6%,-17。7%),非肝损组分别为14。03±5。06、24。1%(-12。9%,47。6%),两组比较,P均<0。05。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6 h LCR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6 h LC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是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NLR预测脓毒症并发肝损伤发生的ROC下面积(AUC)为0。786(95%CI:0。717~0。854),6 h LCR的AUC为0。816(95%CI:0。763~0。868),而NLR联合6 h LCR预测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AUC为0。857(95%CI:0。807~0。908),当取最佳截断值0。398时,灵敏度为69。7%,特异度为90。6%,优于单一指标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预测效能。结论 外周血NLR及6 h LCR是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危险因素;NLR及6 h LC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并发肝损伤均有一定预测效能,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乳酸清除率脓毒症并发症肝损伤脓毒症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口服艾司氯胺酮的鼾症患儿亲子分离焦虑及静脉通道建立时镇痛镇静情况观察

    刘尊远王学霞徐慧颖刘磊...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前口服艾司氯胺酮的鼾症患儿亲子分离焦虑及静脉通道建立时的镇痛镇静情况,以评价口服艾司氯胺酮对鼾症患儿亲子分离焦虑的缓解及静脉通道建立时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 拟行小儿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的鼾症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EK1组和EK2组及C组,分别为29、30、29例。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前,EK1组、EK2组分别口服含有艾司氯胺酮1 mg/kg、2 mg/kg的10%葡萄糖溶液0。2 mg/kg,C组口服10%的葡萄糖溶液0。2 mg/kg。在服药后15~30 min内进行亲子分离及静脉穿刺置管。服药后采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对患儿进行镇静评分,依据四点情绪状态评分量表评价亲子分离焦虑、静脉通道建立时镇痛及静脉通道建立时配合情况。根据上述评分界定标准,计算各组亲子分离焦虑改善、静脉穿刺镇痛及静脉穿刺配合的满意率,并比较。结果 EK1、EK2、C组亲子分离焦虑改善满意率分别为93。10%、93。33%、79。31%,EK1、EK2组高于C组(P均<0。05)。EK1、EK2、C组静脉穿刺镇痛满意率分别为65。52%、70。00%、31。03%,EK1、EK2组高于C组(P均<0。05)。EK1、EK2、C组静脉穿刺配合满意率分别为68。97%、93。33%、44。83%,EK1、EK2组高于C组(P均<0。05),EK2组高于EK1组(P<0。05)。三组围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前口服艾司氯胺酮的鼾症患儿亲子分离焦虑减轻,静脉通道建立时的镇痛镇静满意率高;术前口服1mg/kg和2 mg/kg的艾司氯胺酮均具有改善鼾症患儿的亲子分离焦虑及静脉通道建立时的镇痛镇静作用,以2 mg/kg的艾司氯胺酮效果更好。

    艾司氯胺酮亲子分离焦虑镇静镇痛小儿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完成即刻静注5、10 mg地塞米松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反跳痛发生情况对比观察

    张汝梦冯昌付佳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完成即刻静脉注射5、10 mg地塞米松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反跳痛发生情况,为地塞米松更优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16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1组、D2组、C组,分别为39、39、38例。患者入室后均使用0。3%罗哌卡因30 mL完成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D1组在完成阻滞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D2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比较三组神经阻滞后24 h内反跳痛的发生率、反跳痛发生时间、反跳痛持续时间和最严重疼痛强度[疼痛数字评分(NRS)],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前及术后8、12、24、48 h静息时NR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D2组反跳痛发生率低、反跳痛发生时间延迟(P均<0。05)。D1组、D2组反跳痛发生率、发生时间比较,P均>0。05。三组反跳痛持续时间和最严重疼痛强度比较,P均>0。05。与C组相比,D1组、D2组神经阻滞作用持续时间均延长,且术后24 h的NRS评分低,补救性镇痛概率低(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率比较,P均>0。05。结论 5 mg和10 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反跳痛均有预防作用,可减少神经阻滞后反跳痛发生、延缓反跳痛的发生时间、降低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减少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临床推荐地塞米松应用剂量为5 mg。

    地塞米松反跳痛臂丛神经阻滞骨科手术上肢骨折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脑炎的诊断(附15例分析)

    张瑞雪鲍磊时宏娟李庆节...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脑炎(抗LGI1脑炎)有效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抗LGI1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及脑脊液LGI1抗体滴度,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血清生化、肿瘤及副肿瘤标志物)、脑电图及MRI检查等资料。结果 15例抗LGI1抗体脑炎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11例、精神行为异常11例、癫痫发作7例、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10例、意识障碍8例、睡眠障碍7例、自主神经症状5例、眩晕2例、行走不稳1例。患者脑脊液LGI1抗体阳性、1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9例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8例脑脊液免疫球蛋白高,血清LGI1抗体均阳性、11例出现低钠低氯血症。8例患者脑电图示额颞叶局灶或弥漫性的慢波、尖波及尖慢波。颅脑MRI异常8例,病灶累及颞叶、额叶或基底节区,表现为长T2信号,4例出现海马萎缩。结论 患者临床表现为边缘脑炎症状,包括认知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等症状时应考虑抗LGI1抗体脑炎,血及脑脊液LGI1抗体检测阳性可明确诊断。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认知障碍

    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疗效观察

    杨雨为王培军邹鹏程张希远...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过程。结果 1例确诊为AITL的老年患者,经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4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且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目前持续治疗14个疗程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 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AITL疗效好,对于不能耐受CHOP样方案治疗的高龄AITL患者可尝试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

    西达苯胺阿扎胞苷表观遗传药物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