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后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杜潘志豪顾言阁靳文舒孙华强...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后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FRHF)的影响因素,构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模型。方法 接受PAO手术治疗DDH的患者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侧别、患者术前和术后至少一年的改良Harris评分(MHHS)及髋关节X线检查参数(包括外侧中心边缘角、股骨头挤压指数、p/a比值、髋臼前倾角、髋臼深度、髋臼外展角、Tonnis角、股骨头最内侧表面到髂坐骨线的距离、骨关节炎Tonnis分级、关节匹配度、Calve线、Shenton线)。使用R软件和"glmnet"包采用LASSO回归分析法筛选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相关因素,采用"rms"软件包将筛选出的DDH患者PAO术后FRHF相关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影响因素。使用R语言软件构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计算该列线图的C-index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C-index值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一致性。结果 术前股骨头内侧距髂坐线距离、手术入路、术前髋臼深度、术前Calve线连续性是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影响因素。构建了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列线图。该列线图的C-index值为0。864,ROC的AUC为0。864。DDH患者PAO术后FRHF预测列线图的校准曲线接近参考线。结论 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影响因素为术前股骨头内侧距髂坐线距离、手术入路、术前髋臼深度、术前Calve线连续性。成功构建了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模型,且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均较好。

    髋臼发育不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列线图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38-5p、miR-876-5p、DCAF7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周婵冼丽英李娜卢碧燕...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CRC)组织中miR-138-5p、miR-876-5p、DNA损伤结合蛋白1和CUL4相关因子7(DCAF7)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CRC患者9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留取CRC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38-5p、miR-876-5p,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CAF7蛋白,分析miR-138-5p、miR-876-5p、DCAF7蛋白相对表达量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CRC组织中miR-138-5p、miR-876-5p、DCAF7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CRC患者分为miR-138-5p高表达组和miR-138-5p低表达组、miR-876-5p高表达组和miR-876-5p低表达组、DCAF7蛋白高表达组和DCAF7蛋白低表达组,并分析miR-138-5p、miR-876-5p、DCAF7蛋白相对表达量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RC组织中miR-138-5p、miR-876-5p、DCAF7 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36±0。29、1。41±0。36、0。59±0。19,癌旁组织中miR-138-5p、miR-876-5p、DCAF7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5±0。48、2。08±0。44、0。20±0。08,两者相比,P均<0。05。miR-138-5p、miR-876-5p、DCAF7蛋白相对表达量与CRC患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miR-138-5p低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67。3%,miR-138-5p高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86。6%,两组相比,P<0。05。miR-876-5p低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66。7%,miR-876-5p高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85。1%,两组相比,P<0。05。DCAF7蛋白高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67。2%,DCAF7蛋白低表达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87。5%,两组相比,P<0。05。结论 CRC组织中miR-138-5p低表达、miR-876-5p低表达、DCAF7蛋白高表达,miR-138-5p、miR-876-5p、DCAF7蛋白相对表达量与CRC患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与miR-138-5p高表达、miR-876-5p高表达、DCAF7蛋白低表达的CRC患者相比,miR-138-5p低表达、miR-876-5p低表达、DCAF7蛋白高表达的CRC患者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低。

    微小RNA-138-5p微小RNA-876-5pDNA损伤结合蛋白1和CUL4相关因子7结直肠癌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李媛铃习玲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小血管病(aCSVD)即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是老年卒中及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炎症反应、脑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BBB)功能障碍及其相互作用是aCSVD的发病机制,多种炎性细胞、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紊乱。aCSVD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分为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aCSVD,是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肠道微生态影响包括脑在内的多个靶器官,肠道微生物失调促进aCSVD患者慢性炎症状态的产生,肠道微生物失调也因此成为aCSVD发病的可干预危险因素之一。

    脑小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小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肠道微生物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伊力亚斯·艾萨付瑾阿米娜·苏建和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线粒体作为生物能量、钙信号传导和氧化还原稳态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胞器,其功能出现障碍可导致细胞能量缺乏、细胞内钙失衡和氧化应激,从而进一步加重Aβ和Tau蛋白的影响,导致突触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甚至记忆丧失。随着对AD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及线粒体自噬被认为与AD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导致Aβ蛋白的聚集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而Aβ蛋白的聚集和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可损害线粒体功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GTP相关的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水平异常可导致线粒体过度分裂甚至碎片化,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损伤,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在AD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多种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参与了AD的发病,包括Aβ蛋白积聚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氧化应激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以及受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等,均可引起异常线粒体的堆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诱导AD发病。

    线粒体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β样淀粉蛋白

    神经阻滞作用消退后出现爆发痛的影响因素、病理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李庆宝聂晗笑李世宏王子凡...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阻滞作为一种区域麻醉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术后疼痛。然而,部分患者在神经阻滞效果消退后会发生爆发痛,对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围术期满意度及康复产生消极影响。神经阻滞作用消退后出现爆发痛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手术部位、神经阻滞类型、神经损伤、缺乏术前宣教、术前慢性疼痛及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目前,爆发痛的病理学机制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痛觉过敏、炎症因子聚集、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及神经损伤有关,可能是一种或多种机制的组合,目前尚无定论。为了预防和治疗神经阻滞效果消退后的爆发痛,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包括连续神经阻滞、使用局麻药佐剂、改变局麻药种类或局麻药浓度、关节周围浸润和多种神经阻滞联合、超前镇痛、术前宣教等。

    爆发痛区域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痛觉过敏神经损伤地塞米松

    下颌牙列缺失患者舌侧孔和舌侧管的解剖结构变化研究进展

    杨璐璐李坤薛利军赵彬...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舌侧孔是下颌骨前部中线的舌侧副孔,其在下颌骨舌面开口,朝下颌骨颊侧延续成舌侧管。舌侧孔的数量一般在1~12个之间,大部分舌侧孔直径都超过1 mm。舌侧孔是下颌骨的重要标志,在舌侧开口并允许神经和血管通过。舌侧管从皮质骨表面开始进入骨内,其内容物为微小血管和神经分支。下颌牙列缺失后,无牙颌骨的一般形态会发生变化,牙槽嵴周围关键解剖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包括舌侧孔和舌侧管的位置会变的更加表浅。下颌牙列缺失后,舌侧孔数量和舌侧管直径变化不明显。临床医生在进行下颌椎间孔区手术时,应注意舌侧孔和舌侧管的位置,接近该区时需格外谨慎,预防手术事故发生。

    舌侧孔舌侧管下颌牙列缺失下颌解剖椎间孔区

    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策略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蒋曼郭君妍杜仲马彩玲...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断CD47/SIRPα抑制性信号传导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策略之一,然而单独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具有血液毒性高、疗效较弱等缺陷。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疗法联合靶向治疗性抗体、适应性免疫疗法、化疗、放疗、光热免疫疗法等治疗方式,可通过多种通路激活免疫系统,充分发挥抗肿瘤效应。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疗法联合靶向治疗性抗体,可以增加肿瘤的选择性活性,而且还可减少红细胞毒性。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疗法联合适应性免疫疗法的双重免疫疗法,可以最大程度遏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可能成为最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放疗能产生更强的抗肿瘤效果,有助于消除未知部位的微转移灶和提高局部及远处的无复发生存率。同时,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疗法联合光热免疫疗法可以直接消除肿瘤并诱导持续免疫反应,杀死残留或转移性肿瘤,并通过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来预防癌症复发,是未来联合治疗策略的方向。

    肿瘤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整合素相关蛋白信号调节蛋白α靶向疗法适应性免疫疗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光热免疫疗法

    LKB1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药物应用研究进展

    黄维陈利军刘晓敏张倩倩...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类型的大部分,目前晚期NSCLC多采用免疫治疗及化学治疗,但LKB1基因突变型NSCLC对免疫治疗耐药。LKB1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其编码的肝激酶B1(LKB1)可调节细胞代谢、细胞增殖、细胞极性和细胞迁移等过程。LKB1基因突变型NSCLC具有易发生转移和侵袭性强、对免疫治疗耐药、预后欠佳等临床特点。由于LKB1基因突变型NSCLC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故研究者们从LKB1信号通路上寻找治疗靶点和改善耐药等方面寻找突破口,AMPK激动剂、mTOR抑制剂、PARP抑制剂、CDK4/6抑制剂等药物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多处于临床前阶段,各种方案对于LKB1基因突变型NSCLC的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论证。

    肝激酶B1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抑癌基因免疫治疗基因突变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发病危险因素、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研究进展

    乔文伟黄亚晓胡世娇何新雨...
    112-11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中青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临床表现以胸部不适最常见,病理生理特征是冠状动脉内自发形成壁内血肿和/或内膜撕裂导致动脉壁分离形成假腔。SCA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系统性动脉疾病(如纤维肌发育不良)、躯体性应激(如等长运动)和心理性应激(如焦虑、抑郁)、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基因突变与遗传等。临床上可借助影像学检查来识别SCAD,包括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其中ICA是SCAD诊断的"金标准"。SCAD常见的治疗措施有药物保守治疗(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其他治疗方案(机械支持治疗、心脏移植、心脏康复),预后较好,但需长期随访与监测评估。

    冠状动脉夹层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