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冶金
山西冶金

王荣贵

双月刊

1672-1152

0351-4063125

030001

太原市迎泽大街338号

山西冶金/Journal Shanxi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轧钢脉冲式加热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宗成涛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随机因素干扰导致加热炉燃烧过程温度控制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脉冲式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脉冲燃烧控制原理和结构组成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某大型钢铁企业2号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策略,制定脉冲式燃烧程序;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动态优化轧钢脉冲式加热炉运行状态,并进行试验验证,评价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炉膛温度响应速度快,板坯温度均匀,脉冲燃烧控制精准;为制定不同钢种的最优升温曲线,采用优化后的温度控制模型自动控制板坯温度.此研究提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改善钢板坯加热效果,节约能耗,对轧钢脉冲式加热炉技术改造有指导意义.

    自动化控制轧钢脉冲加热炉计算模型

    矿山冲击地压对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刘发实张红财马琨
    203-205,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矿山冲击地压对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以某地煤矿企业编号为4313的开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该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引入综合指数法,对矿山冲击地压风险等级与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以此明确矿山冲击地压对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防止矿山冲击地压的措施,从实测结果来看,本次提出的基于钻孔卸压的防冲击地压技术模式较为有效.

    矿山冲击地压工作面稳定性

    电石生产中直燃活性回转窑炉尾气利用优化技术

    张俊
    206-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回收利用自然活性回转窑炉的化学物质和热能,提出尾气利用优化技术.以某企业电石生产为背景,了解石灰炉尾气利用现状,确定电石炉尾气工艺参数,研究直燃回转式气烧石灰窑工艺,将尾气作为燃料供石灰烧结使用,考虑尾气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设计尾气净化装置.结果表明:应用该尾气利用优化技术后,尾气中热能的回收利用率高,节约工业生产的资源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电石生产有指导意义.

    电石生产尾气回收利用回转窑优化技术

    柳钢中金公司1680m3高炉工艺技术特点

    鄢明黄培真唐汇赵泽文...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钢中金公司1 680m3高炉设计采用多种工艺技术:矿焦槽及上料系统采用无中继站供料胶带机直接上料及焦丁回收工艺;炉顶采用PW第Ⅱ代标准型串罐无料钟炉顶及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回收工艺;粗煤气系统采用五通管结构;炉体采用全铸铁冷却壁薄壁结构和象脚区设置安全石墨墙、WHBJ法高炉渣处理工艺、SDM顶燃式热风炉、超洁净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工艺等先进工艺技术.高炉投产后主要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各项生产指标稳步提升.

    高炉设计高效技术

    德盛煤矿20107上顺槽声波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高金鑫
    212-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巷道掘进过程中误揭导水构造是造成突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20107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声波超前技术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利用声波探测20107上顺槽掘进头前方的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在20107上顺槽通尺180 m处实施超前超声波探测,圈定了掘进头前方94~102 m(即巷道通尺274~282 m)段存在一个弱反射界面区;结合相邻的20106工作面揭露的地质资料以及20107上顺槽通尺240 m处施工的2个探查验证钻孔,确定该异常区为2F22断层在20107工作面范围内的延伸,并且富水.此研究为其他区域实施声波超前探测地质异常区和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声波超前探测断层富水性

    基于DEM的露天煤矿坡顶线与坡底线的提取研究

    王雅健王博
    215-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岱沟露天煤矿0.5 m分辨率DEM为例,运用ArcGIS软件,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率DEM的露天煤矿坡顶线与坡底线提取方法.通过计算DEM中坡顶和坡底的平面曲率,利用矿山DEM在坡顶、坡底的平面曲率与坡面、平盘的平面曲率存在差别,从而分离坡顶线和坡底线.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度较高,为我国露天煤矿地理信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高分辨率DEM露天煤矿坡顶线坡底线ArcGIS曲率

    板坯连铸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杨鹏郭振泳
    218-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连铸工艺过程中结晶器冷却工艺、扇形段二次冷却工艺、连铸机辊缝设置、安装及调整对连铸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以期提升板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板坯连铸生产工艺质量措施

    综放工作面U型通风上隅角CO积聚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赵颖红范晓辉
    220-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同安煤矿410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其上隅角CO浓度进行监测,分析CO浓度超标的问题源头,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并进行工业应用试验.研究发现,4101工作面上隅角CO主要来源于采空区,采用喷洒阻燃剂和采空区注氮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在应用实践阶段进行实测和分析,采空区φ(O2)可降至8%以下,有效惰化了采空区遗煤的氧化反应,上隅角φ(CO)降至0.000 6%左右,有效解决上隅角CO超限问题,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上隅角阻化剂防灭火厚煤层

    中阳钢铁高线堆钢智能检测与碎断技术应用

    魏建宏张智应王保勤任斌应...
    224-22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材生产过程中,堆钢事故经常发生,难以避免.采用传统的应急处理方式,即人工时刻盯着轧线,一旦发现堆钢,立即手动拍下碎断按钮,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操作因人而异,导致废钢堆积量多少不一、处理时间长短不定,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有效的生产时间.通过技术攻关,实现堆钢智能检测并及时碎断,堆钢量大大减少,处理废钢时间明显缩短,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减轻了操作工人清理废钢的劳动强度.通过机器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生产运行更加高效、稳定、安全,符合智能化发展趋势.

    堆钢智能检测碎断有效生产时间智能化

    甘肃省孙家沟金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李军
    226-228,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近年来地质勘查资料,以Au1主矿体(成家沟区块)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孙家沟金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孙家沟金锑矿床共圈定工业矿体8条,低品位矿体7条,矿化体6条,其中Au1矿体、Sb2矿体规模较大,为矿区主要矿体.Au1矿体赋存于隆务河群上组第一岩性段(TL21)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体受构造蚀变带控制,含矿岩性主要为砂质、砂钙质板岩夹薄层灰岩和细石英脉.此研究结果可供今后地质勘查参考,也可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帮助.

    孙家沟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