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冶金
山西冶金

王荣贵

双月刊

1672-1152

0351-4063125

030001

太原市迎泽大街338号

山西冶金/Journal Shanxi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MEIC冷酸轧压下分配模型的分析及应用

    赵文姣闫洪伟齐海峰刘永国...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带钢产品规格的不断开发和对机组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等压下轧制策略已无法满足产线实际应用,针对此现状,对TMEIC冷酸轧的总压下超限检查、三种轧制策略(等压下、等轧制力及等功率压)下分配计算过程和分配过程的模型参数极限及调整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末机架的恒压下和恒轧制力两种压下分配计算过程进行了分析,为酸轧产线合理排产和选择合适轧制压下分配策略、有效提高生产制造能力并降低成本提供了依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对于特殊钢种的生产,等轧制力和等功率策略比等压下模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能够更好地发挥机组设备能力,提高产能和生产稳定性.

    压下分配等压下等轧制力等功率超限检查

    基于康斯迪电弧炉的智能化设备应用研究

    于春强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张宣科技升级改造项目及电弧炉最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现状,指出智能化技术在电弧炉炼钢领域的重要作用,更可靠更全面的流程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将成为今后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弧炉智能化自动机器人

    基于红送辊道和智能保温坑的热轧材节能技术研究

    张建辉
    20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炼钢连铸机与轧钢生产线布局较远、连铸生产节奏与轧钢生产节奏不匹配的问题,根据产线布局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条能够分比例输送的高速钢坯红送辊道,同时在一棒和高线配套建设能够自动进坑、出坑的智能保温坑,实现了钢坯通过辊道热送直接进炉、富余的红坯自动进坑保温、自动反坑入炉的无缝衔接,解决了连铸机和轧钢生产线生产节奏不匹配的问题.

    钢坯红送辊道分时输送智能保温坑自动移钢机

    氢氧焰切割技术在连铸板坯一次切割中的应用

    周子杰
    204-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某钢炼钢厂北区1号、2号连铸机氢氧焰断火切割技术的整体设计理念及特点.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传统连铸坯火焰切割技术出现的割缝大、毛刺多及需保持长明火切割能耗高等缺点,达到提高铸坯断面质量、降低割损、节能减排及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

    氢氧切割火焰切割节能降本氢氧发生器

    卸压爆破开采技术在金属矿山深部矿体中的应用分析

    霍丹丹
    207-20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矿山深部矿体的开采对采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采矿方法存在着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提出了卸压爆破开采技术,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金属矿山深部矿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重点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金属矿山深部矿体中的作用和影响.

    卸压爆破开采技术金属矿山深部矿体

    基于级联BP网络的转炉合金化模型开发

    张立夫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氧合金化是转炉冶炼流程的重要一环,成分稳定性是否精确直接影响后续精炼效果.由于受出钢氧含量等影响,合金元素收得率影响因素较多,给脱氧合金化模型的创建带来一定难度,很多传统转炉也没有配备合金化模型.基于级联BP神经网络技术,以数据分析筛选重要影响因子作为网络输入,钢水量、合金量作为输出建立网络,最终以VBA程序形成合金化应用软件.该软件的应用促使实际生产取得重要进步,结果表明:钢水量预测与实际偏差2 t以内命中率97.5%,硅锰合金预测与实际偏差50 kg以内命中率94.6%,硅铁量和实际值的偏差10 kg以内达到命中率98.5%,增碳剂加入量和实际值的偏差5 kg以内命中率89.8%.

    神经网络级联BP合金化模型

    钢铁行业焦化生产中VOCs控制技术的应用

    冯子好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钢铁行业焦化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问题及常用的治理技术.基于VOCs排放的主要节点和原因,详细阐述了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直接燃烧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常用的控制技术.然后以某钢铁企业的改造过程为例,提出了化产工段、粗苯工段、粗苯储罐大小呼吸及装车逸散气、污水处理区域废气的治理方案,并分析了治理成效.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减少钢铁行业焦化过程中的VOCs排放,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焦化VOCs治理技术

    小孔径水压致裂法在阳泉五矿地应力测量中的应用

    高青松汪刚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阳泉五矿开采深度与广度的增加,针对其围岩的应力环境、变形与破坏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利用小孔径水力致裂法对阳泉五矿采区巷道内9个测点的原岩应力及方向进行测量与统计,并分析地应力空间分布特征及随埋深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与该区域内已有水平主应力研究成果较为一致.研究表明:阳泉五矿区域内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的最大值分别为12.58 MPa、15.08 MPa,平均值分别为6.73 MPa、11.88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在N61°E~N79°E范围内,井下应力场属于中等应力值区域,垂直应力占优势,属于自重型应力场;测压比的范围在0.12~1.53之间,在浅部区域,垂直主应力小于最大水平主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垂直主应力大于最大水平主应力;地质构造以及超前支承压力对局部区域内地应力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地应力测试小孔径水力致裂法围岩应力构造影响

    深埋松散特厚煤层巷道变形及全锚索梯次让压支护技术研究

    李全水
    220-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埋藏松散特厚煤层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的显著问题,往昔采用的传统锚杆支护方式显然难以遏制其变形趋势.为改变当前深埋巷道的支护状况,进一步强化围岩承载能力,对巷道围岩的变形特点及其破坏成因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颖的全锚索梯次让压支护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一支护方案实施之后,巷道围岩的变形得到了显著控制,围岩裂隙发育的程度相对适中,顶板下沉及两帮收敛的最大累计值分别为58 mm和120 mm,巷道围岩的变形状况完全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深埋藏松散特厚煤层变形全锚索梯次让压支护

    常村煤矿2102工作面切顶护巷留小煤柱技术研究与应用

    闫涛
    224-226,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村煤矿3号煤层厚度大、留设30m区段煤柱损失大量煤炭资源的问题,提出采用切顶护巷的方法缩小区段煤柱尺寸.综合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字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预裂孔深度为15 m,角度为0°,区段煤柱宽度为10 m.在2102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对2102轨道巷进行切顶护巷,并留设10 m区段煤柱.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不大,且顶板无离层失稳风险,可以满足现场的安全生产需求.

    厚煤层切顶卸压区段煤柱围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