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余子彤

双月刊

1671-749X

SXMJ@chinajournal.net.cn

029-87671830 87671657

710001

陕西省西安市和平路东十一道巷6号

陕西煤炭/Journal Shaanxi Meitan
查看更多>>本刊是陕西煤炭系统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需要,期刊将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充分发挥陕西的煤炭资源,经济潜能和科技力量优势,结合陕西煤炭生产建设的实际,跟踪陕西煤炭工业发展轨迹,报道陕西煤炭工业开发建设,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动向和发展水平;积极传播新科技,报道新成果,交流新经验,探讨新问题。为全方位促进产、学、研信息交流,宣传沟通,相互结合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为推进陕西煤炭工业现代化,构筑具有陕西特色的环保型能源工业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10工法沿空留巷顶板注浆加固技术实践

    卢少帅薛小锋高军伟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空留巷巷道受下一阶段回采工作面采动动压影响,采用常规的锚网索支护方式难以控制巷道顶板下沉.以韩家湾煤矿214202工作面回风顺槽沿空留巷巷道围岩控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受两次回采扰动影响下巷道顶板岩层结构变化特征,提出在第2次回采扰动影响前,采用顶板注浆加固方式稳定巷道围岩,运用现场施工测量技术对加固前后巷道顶板下沉、围岩变化等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空留巷经过注浆加固之后,在沿空留巷受二次采动影响时,巷道顶板离层量大大的减少,相比未注浆段巷道顶板离层量普遍减少300~400 mm,通过对顶板进行注浆加固,固结了破碎顶板,显著增大了围岩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强顶板整体自承载能力,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110工法沿空留巷注浆加固巷道顶板切顶卸压

    基于相关系数法的顶板含水层富水性主控因素分析

    张维王鑫李伟强城成...
    65-6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炭资源采掘深度的不断加大,矿井顶板水害问题日益严峻,准确评价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对于煤矿防治水工作至关重要.含水层富水性是由具有不同相关程度的多元水文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选取顶板含水层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砂岩厚度、冲洗液消耗量、岩芯采取率、脆塑性岩厚度比这6个主要控制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与各主控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评价各主控因素的正负相关性与相关程度,结合统计学方法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程度的量化对比分析,为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评价提供依据.

    矿井水害顶板含水层富水性主控因素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程度

    重复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支护设计及效果分析

    蔡红博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采巷道受重复采动影响下的支护较为困难.以新疆龟兹煤矿为工程背景,针对重复扰动下01工作面的回采巷道支护设计进行优化,将01下顺槽主要经历的采动影响阶段分为巷道本身掘进阶段、02工作面回采阶段、01工作面回采阶段.根据龟兹煤矿01下顺槽的特点,结合龟兹矿井A5及A6煤层的支护方案、相似开采技术及地质条件下的回采巷道支护方案,提出3种优化后的支护方案.通过对3种支护方案在01工作面回采阶段的支护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各支护方案下01工作面下顺槽应力分布规律、巷道变形特点,最终确定优选的回采巷道支护方案.研究方法为回采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 一种新的思路,可为提高巷道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一定借鉴.

    重复采动回采巷道巷道变形支护设计支护效果

    瓦斯抽采钻孔漏气规律检测与煤层卸压影响分析

    魏东
    77-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斯抽采钻孔的变形破坏与裂隙网络发育会导致煤层瓦斯在抽采过程中发生逸散,从而降低瓦斯抽采效果.为探究瓦斯抽采钻孔的变形破坏特征与漏气特性,以黄陵一矿820工作面的本煤层瓦斯抽采工程为例,分析了抽采钻孔的随钻孔深度变化的应力分区特征与裂隙发育状态,采用钻孔漏气检测装置测定了回风顺槽的钻孔瓦斯浓度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进风顺槽与回风顺槽的瓦斯浓度与纯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抽采钻孔的裂隙发育程度随钻孔深度的不同应力分区逐渐变化;回风顺槽钻孔由于煤层卸压导致钻孔漏气性较高,存在3种瓦斯浓度变化趋势,分别为平缓型、16~19 m漏气型、19~23 m漏气型;进风顺槽的瓦斯浓度与纯量表现为负指数形式的衰减规律,由于煤层未卸压,煤层内裂隙网络发育程度较低,钻孔密封性良好,相较之下,回风顺槽的瓦斯浓度表现为线性衰减规律,且由煤层卸压导致瓦斯抽采钻孔的漏气程度较高.

    瓦斯抽采钻孔变形漏气检测抽采浓度煤层卸压

    三软厚煤层锚杆索联合支护技术实践

    赵洋文建东李文忠
    82-8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软煤层的围岩强度较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易导致安全隐患.为解决三软厚煤层的巷道失稳难题,以魏家地煤矿东1100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巷道支护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结果对三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及控制展开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锚杆索联合支护的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软厚煤层巷道不稳定围岩范围较大,锚杆支护范围无法有效控制围岩结构,需采用锚杆索联合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及现场应用结果显示,锚杆索联合支护方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效果明显,围岩变形及巷道稳定性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三软煤层巷道失稳围岩稳定性锚杆索联合支护

    复采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及实践

    曲柱杨元伟谷廷华张宁...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复采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针对复采工作面煤层易自燃的问题,在对运河煤矿F1301复采工作面现场条件以及遗煤自然发火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矿井复采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灭火技术.采用风流场调控、均压堵漏、惰化处理、监测探测等有效手段,定性分析了复采条件下的防灭火机理,规范了防灭火技术工艺,量化了防灭火技术参数.通过实施综合防灭火技术,有效控制了掘进期间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风险,使得F1301复采掘进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工作面的回采创造了良好的防火条件,实践经验可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开采提供工程经验支撑.

    复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自燃防灭火风流场调控

    黄陵一号煤矿814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评价

    贾继平李赵岩李涛田超超...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评价是落实煤矿防治水效果评价要求的重要内容,其评价结论是支撑工作面是否具备安全开采条件的理论依据,对保障工作面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健全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评价体系,凸显其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作用,以黄陵一号煤矿81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客观分析了顶板直罗组下段砂岩裂隙水是影响工作面回采安全的主要水害因素.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治灾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井下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治理设计方案,采用"动、静态水结合法"工作面回采阶段涌水量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为进一步完善工作面排水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已施工的井下物探探查、钻孔疏放水、排水系统建设等防治水工作进行效果评价,在做好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涌水量动态监测监控,工作面排水系统正常有效运行,准备好水害应急预案措施的前提下,工作面具备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实际开采情况,工作面回采期间基本无水,有力支撑了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工作效果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此为煤矿单位及其他生产建设单位水害治理效果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矿井水害治理水文地质涌水量预测富水异常区探放水效果

    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影响因素及技术优化

    康萌冯磊张宏涛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条件下存在难掘进、顶板易出现破碎、两帮易出现垮落的现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巷道围岩变形现场试验,对韩城矿区下峪口煤矿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影响因素分析及支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快速掘进因素重要度排序依次为巷道掘进工艺B2>围岩地质因素B1>劳动组织形式B3>巷道掘进设备B4>机械故障B5,且巷道掘进工艺及围岩地质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锚网索+U型棚的支护方式,通过现场试验对23306下进风顺槽进行了表面位移观测,发现该段巷道表面位移基本能保持平稳且变形量显著降低,巷道顶底板变形量不超过450 mm,两帮变形量不超过350 mm.采用该支护方式可使巷道围岩变形稳定,为类似条件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经验和参考.

    近距离煤层掘进巷道层次分析法围岩地质联合支护

    近距离煤层及上覆煤柱协同开采技术实践

    张欣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封闭煤层的开采会保留大量总宽度为30~40 m的断面煤柱,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存在自燃、失稳和破坏剩余煤柱的风险.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下煤层巷道与上覆煤柱水平距离(即间距)对巷道围岩控制和合理布置的影响,分析了上覆煤柱宽度对采场地压和煤柱回采率影响的机理.东周窑煤业公司的实践表明,当水平间距由0 m增大到15 m时,巷道围岩变形量、围岩应力峰值、塑性区面积均显著减小;当上覆段煤柱宽度由25 m增加到40 m时,采场横向应力峰值和超前轴承应力峰值分别下降21 MPa和12 MPa,采场地压驱动强度显著降低,煤层间覆岩和煤柱回收率分别提高7.45%和4.29%.结合顶柱放煤方式,提出了优化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近距离煤层上覆煤柱协同开采煤柱回收率放煤方式

    桑树坪煤矿岩巷掘进爆破参数优化

    周连清
    110-11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保护钻装机组、提高出碴效率、合理提高循环进尺,在充分调研现有爆破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空孔直眼掏槽"为基础的爆破试验方案.通过爆炸成形中空孔双七眼掏槽爆破试验、下台阶双掏槽区直眼掏槽爆破试验、下台阶单掏槽区3步起爆爆破试验以及3步起爆法优化等确定了桑树坪煤矿岩巷掘进最优爆破参数,实现了爆破飞石距离小于15 m、大块率低、爆堆集中的目标,对移动受限的钻装一体设备、拱顶锚网支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每月掘进进尺能提高20~30 m.该试验方案有效解决了岩巷掘进效率低和爆破飞石抛掷远的问题,为煤矿岩巷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岩巷掘进中空孔直眼掏槽爆破方案三步起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