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海顺

季刊

1009-4490

zrxb1986@126.con

0357-2051149

041004

山西省临汾市贡院街1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应用数学,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数理统计学,高能核物理,理论物理,材料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多样性,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山西地方区域性地理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现本刊发行国内外,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各自然科学类科技工作者。本刊优先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合理论创新的科研成果,热忱欢迎校内外学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联Bernoulli数与Stirling数、Eulerian数的恒等式

    唐军强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数的幂和公式可以用Bernoulli数、两类Stirling数和Eulerian数分别表示.这些常数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将后两者公式中关于n的组合数用第一类Stirling数的升阶乘定义展开,将所得结果与雅各布·伯努利公式中关于n的各幂次的系数进行比较,得到了关联Bernoulli数和两类Stirling数及Eulerian数的恒等式.

    自然数方幂和Bernoulli数第一类Stirling数第二类Stirling数Eulerian数

    Burgers方程精确解的进一步确定

    赵临龙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科学中,Burgers方程模型在等离子物理、非线性光学、量子理论和通信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种可行方法是将Burgers方程转化为Riccati方程求其精确解.现在相关文献转化为Riccati方程的基础上,给出广义的解情形结论,以扩大Burgers方程的应用范围.

    Burgers方程Riccati方程精确解

    随机环境中分析具有Gilpin-Ayala功能响应的改进的Leslie-Gower捕食模型

    焦媛张秀锋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改良的Leslie-Gower捕食系统为主体,增加自然干扰的随机噪声和Gilpin-Ayala项.并研究其种群的数量的持久性、唯一性、全局稳定性以及物种灭绝的边界条件,同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论和实验结果大致吻合,此研究具有生物意义.

    伊藤公式李雅普诺夫函数随机微分方程

    带有隔离调整发生率的随机COVID-19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王晓红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播速度非常快,感染了全球200多个国家近2亿多人.COVID-19的特点是它可以通过自由存在的病毒或空气分子迅速扩散.假设病毒的传播是随机的而不是确定的.利用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随机模型方法对带有随机变量的临界状态进行预测.论文考虑了一类带有隔离调整发生率的随机SIQ新型冠状病毒模型.定义了一个停时,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停时为无穷大,从而证明了该模型唯一正解的全局存在性.通过构造紧集和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模型解的平稳分布的存在性及其遍历性.此外还证明了疾病的灭绝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调整发生率Lyapunov函数平稳分布灭绝性

    基于C-GHZ态实现近乎完整的逻辑贝尔态分析

    韩菲朱孟正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现有理论证明,新型宏观薛定谔"猫态"的叠加态即:逻辑量子位的级联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C-GHZ)态在实际含噪声的环境中相较于普通的Greenberger-Home-Zeilinger(GHZ)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抗噪声能力更强等特点.因此,基于逻辑量子比特纠缠C-GHZ态,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和大规模量子网络是更具可行性的.依据先前的理论验证,提出了一个在仅使用简单线性光学器件以及基于电子系统的非破坏测量装置P门可以近似完全区分出逻辑贝尔态的理论方案,提高了量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相位噪声,实验的可操作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方案也可以区分具有N个逻辑量子位的任意C-GHZ状态.

    量子通信量子纠缠贝尔态分析C-GHZ态

    含锌的金属有机框架(Zn-MOF)的制备与荧光性能研究

    段丽娜裴小菲韩彩云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无机或者有机发光材料,由于它们多样化的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组成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MOFs这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作为发光材料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Zn2+与对苯二甲酸反应得到的MOF(Zn-BDC)为非发光材料.为得到荧光材料,实验选择以Zn2+为代表的电子组态为d10的过渡金属离子与两种有机羧酸配体:对苯二甲酸、对(4-苯基吡啶基)甲基苯甲酸合成具有荧光性质的Zn-MOF 配合物.由于对(4-苯基吡啶基)甲基苯甲酸参与配位,Zn-MOF具有发光性能.该材料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在波长350 nm激发条件下,该材料在411 nm有1个很强的发射峰.用紫外灯(λ=365 nm)在常温常压下分别照射这两种MOFs材料,Zn-BDC无荧光,而合成的Zn-MOF配合物呈蓝色,其最有可能产生荧光的原因是配体内部的(π-π*)作用引起的跃迁.该实验为有效探索新型MOFs荧光材料提出了合适的合成方向.

    金属有机框架(MOF)复合材料Zn-BDC荧光合成

    基于BFAST模型的青藏高原典型草地植被变化特征

    郝爱华薛娴尤全刚勾朝阳...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保护青藏高原草地资源,基于GIMMS NDVI3g产品,采用BFAST模型和线性趋势法分析了 1982年-2015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长季NDVI突变特征,揭示了不同时段两种草地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生长季NDVI突变发生在1988、1998和2010年,高寒草原生长季NDVI突变发生在1995、2002和2010年.(2)高寒草甸生长季NDVI在1982年—1988年变化速率为0.002 l/a(P>0.05),1988年—1998年、1998年—2010年和2010年—2015年三个时段均呈下降趋势.高寒草原生长季NDVI在1982年—1995年、1995年—2002年和2002年—2010年均呈增加趋势,增长速率最大为1995年—2002年(0.001 5/a,P<0.05),2010年—2015年则呈下降趋势.(3)空间上,高寒草甸生长季NDVI显著下降的面积占比在1998年—2010年为34.45%(P<0.05),2010年—2015年为17.05%(P<0.05);高寒草原生长季NDVI显著增加面积占比在1982年—1995年为29.35%(P<0.05),1995 年—2002 年为 39.13%(P<0.05),2002 年—2010 年为 19.03%(P<0.05).

    NDVIBFAST模型植被突变高寒草地青藏高原

    甘肃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芳芳
    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肃省159个国家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探究了甘肃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甘肃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大体呈"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特征;(2)甘肃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但有较大程度差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高值集聚(H-H)出现在天水市;低值集聚(L-L)主要集中在张掖和武威2市;(3)甘肃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经济基础、人口密度和交通区位等因素影响,大多分布在海拔1 000~2 000 m、坡度小于35°的阳坡地区、植被高覆盖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地区和主要公路铁路途经地区.

    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甘肃省

    生态安全格局下的自然资源要素数量管控优化——以山西省和顺县为例

    贺波李荣荣
    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底线思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尤其在自然资源管控优化方面作用更为重要和突出.本文以和顺县为例,从自然资源的底线控制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自然资源要素管控优化方法,在基于MCR模型划分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区的基础上,引入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进行自然资源要素数量的测算与优化.结果表明,由近期至远期,研究区数量优化控制结果更加吻合于研究区生态功能优化分区结果,但自然资源要素现状较远期目标差距较大.为了满足自然资源全要素管控目标、构建研究区新的发展格局,研究区今后要拓展生态空间,适当减小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自然资源全要素土地利用优化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生态安全格局

    基于ArcGIS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准格尔旗为例

    刘志平张建闫晓勉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地形坡向、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断裂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植被(NDVI)7个因素作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基于ArcGIS信息量法,分析不同因子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影响,并利用信息量法绘制出影响因子与地质灾害关系分布图及易发性评价图.研究表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与致灾因子影响性分级具有相关性.此研究可为类似准格尔旗这样面积大、人口少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ArcGIS信息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