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水利
陕西省城乡供水管理办公室
陕西水利

陕西省城乡供水管理办公室

王辛石

双月刊

1673-9000

sxwmr2008@126.com

029-87463221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陕西水利/Journal Shaanxi Water Resources
查看更多>>陕西水利杂志是由陕西省水利厅主管、陕西水利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水利行业综合指导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由我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亲手创办,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杂志全国公开发行,覆盖各级党政机关、水利系统管理、灌溉、供水、河库、水保、发电各级各单位和涉水施工、设计、监理、销售等企业,在开展水利科技交流、报道水利建设成就、指导行业工作、引导水利市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国家A类刊物和陕西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抽水蓄能电站岔管年效益损失模型

    代元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岔管产生的水头损失占比较大,进行岔管体型优化时,如何选择最优体型是一个关键问题。前人通过比较水头损失系数来确定最优体型,然而发电工况与抽水工况水头损失系数最小值对应的体型不一样,无法得到唯一解。为了便于选择岔管的最优体型,通过分析电站经济效益,建立抽水蓄能电站岔管年效益损失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岔管导流板体型优化中。结果表明:通过岔管年效益损失模型可得到体型优化的唯一最优解,该模型可行,并且导流板能够减小电站岔管29。75%的年效益损失。年效益损失模型可用于岔管体型优化选型。

    抽水蓄能电站岔管年效益损失模型体型优化导流板

    基于Lu模型的土石坝温度场对坝体渗流场的响应分析

    唐友山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温度场与渗流场相互影响特征对土石坝渗流热监测具有重大意义。以均质土石坝为研究对象,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自带的多孔介质传热模块和多孔介质地下水渗流模块进行计算,模型中引入Lu模型来描述导热系数与含水量的定量关系,同时考虑流体温变效应,建立二维均质多孔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传热模型。结果表明,土体饱和度对坝体传热影响较大,非饱和土中,导热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可达 50%以上,导热系数随土体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与传统热参数模型相比,Lu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土体饱和度与热参数的关系。坝体温度场对渗流场变化敏感,可以通过温度场来反馈坝体渗漏。

    温度场饱和非饱和渗流场耦合Lu模型

    东庄拱坝横缝开度仿真研究

    杨骏猛张帅师孟悦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拱坝施工期混凝土浇筑、温控、接缝灌浆、拦洪渡汛是四位一体的环节,环环相扣并互相牵制,只有浇筑顶高程、冷却区顶高程、已灌区顶高程和蓄水高程协调一致,才能保证高拱坝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以高拱坝横缝开度为核心的方案决策暂无成功案例,而施工期横缝开度监测只能解决过去已有问题,不能预测未来,借助高拱坝横缝开度数值模拟来预测横缝开合对坝体施工的影响尤为重要。对东庄水利枢纽开展拱坝施工期横缝开度仿真分析,模拟混凝土浇筑过程、温控过程、灌浆过程和蓄水过程,从而预测拱坝施工期的应力应变状态。

    东庄水利枢纽高拱坝横缝开度数值模拟

    地应力对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李春辉任哲明王洪洋刘天鹏...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与岩体的初始地应力状态紧密相关,为保证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稳定,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初始地应力场反演以及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十分必要。分别以实测地应力和地应力反演结果为边界条件,基于有限元法综合评价初始地应力对兴城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的影响,重点关注边墙、顶拱等重要部位岩体结构的安全稳定问题,可为合理选择地下厂房洞室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等提供依据。

    地应力围岩稳定有限元计算

    三河口碾压混凝土高拱坝非线性超载安全度分析研究

    赵玮解豪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河口拱坝为国内已建的第二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结构复杂,综合难度大。通过仿真计算分析非线性超载情况下三河口高拱坝安全度,进行综合技术评判,初步给出拱坝的安全度,与类似高拱坝工程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坝体应力状态及发展趋势,提出坝肩岩体的相对薄弱部位,并建议进行相应工程加固处理处理,保证拱坝结构安全运行,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非常有益参考。

    三河口高拱坝非线性超载评价安全度

    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重力坝抗滑稳定性研究

    张秀琴傅小孙王会学
    20-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岩土体失稳破坏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采用同一折减系数并不能真实反映出重力坝滑动直至失稳的破坏过程。以我国西南某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坝体-地基三维仿真模型,基于对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不同折减系数的双折减系数法研究该重力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等比例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夸大了重力坝的抗滑安全裕度;采用双折减系数法分析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是可行的,且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重力坝在滑动失稳过程中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各自的安全储备。

    重力坝双折减系数法等比例强度折减法抗滑稳定性

    龙潭河水库工程土石坝静动力分析与应力变形研究

    向金宝武娥芬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龙潭河水库工程为对象,对土石坝的静动力分析和应力变形进行探索。首先构建Duncan-ChangE-B计算模型,再利用三轴试验计算模型所需的参数,然后再结合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龙潭河水库土石坝和地基的位移和应力分布。并探讨地震荷载下土石坝的加速度、剪应变和残余变形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竣工期上下坝坝体最大沉降值分别为 2。45 cm和 2。63 cm,处于合理范围,不会产生危害。固结后,最大沉降约为2。70 m。而在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中,坝顶、坝中、坝基三个节点的加速度分别为-13。9 m/s2、-3。6 m/s2、-0。8 m/s2。地震后,上、下游侧水平向残余变形最大值分别约为 1。28 m和1。19 m。

    龙潭河水库工程土石坝静动力分析应力变形坝体位移监测

    设立马力桥自动监测站水资源论证分析

    林彦娥林彦和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本文就设立马力桥自动监测站可行性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资源量、可开采量、水质等方面进行水资源论证分析,建成后马力桥自动监测站能实时、连续提供水质监测数据,全面提升地表水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水质监测预警能力。防范水环境风险,确保下游的人饮和灌溉用水安全,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水资源概况可行性分析结论建议自动监测站

    WSJL-01型自动监测系统在坡面径流场分水源监测中的应用

    李强张义鑫付纪鑫
    28-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坡面径流场,是指布设在地形、土壤、植被等有代表性的天然坡地上,用于观测径流的自然集流区。为研究方便,便于建立运算模型,通常在野外设置观测场进行定量研究,面积因研究尺度不同大小不一,从几十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场地周围应设有围堰,保证集水面积固定,场地内外没有水分交换,同时也保证计算单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传统的径流量通常用量水堰或径流池进行径流过程或总量的监测,而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自动监测和实时记录数据,根据径流形成原理和当地河槽切割河流深度确定三个出流通道,分别监测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在计算各分水源的径流量的基础上计算径流总量和径流过程。径流场监测项目主要是降水、蒸发和径流等。

    坡面径流监测流量地下水自动

    基于Mann-Kendall方法的闽江流域降水趋势分析

    陈奔月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闽江流域 1965 年~2020 年逐日降水资料,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①闽江流域 1965 年~2020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653 mm,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和区域分布特点。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降水在空间上呈现由上游至下游,从西北至东南减少的趋势;②闽江流域全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汛期及非汛期期间内,多数站点的降水量呈现递增变化,少数站点表现为弱减少;③闽江流域汛期有雨日的日平均雨强有增加趋势,提高了洪水风险,增加了防洪难度。

    Mann-Kendall方法闽江流域降水